暑假補課期間,我們補的主要是數學、化學這類需要大量做題,不斷講解的科目,而語文英語這類重基礎,不容易在短期內提高的科目當然不會占用暑假這個黃金時間,所以,暑假講課的老師都是學理科的,不像文科老師那麼感性,就連講的笑話都需要計算,課堂上的乏味程度可想而知,雖然天氣很熱,可還是有一些同學忍不住,在那兒點頭拜佛,老師在講台邊走來走去,加重了聲音講題,試圖打破這死一般的沉寂,但是,這樣的聲音隻會變成催眠曲,把更多的同學帶入夢鄉,剩下的隻有失望,我並不否認,確實存在這樣一些老師,他們很關心學生,不論是學習還是生活,而且他們補課的目的也並不為了酬勞,他們也想在暑假裏為學生做些努力,幫成績好的學生更上一層樓,讓成級差的學生看到大學的希望,我們也希望自己能夠有所提高,可問題是,當我們置身在這樣的環境下時,我們的戰鬥力已經下降了,不是沒有子彈,而是連槍都拿不動了,我們都在超負荷運行,稍有不慎,就會崩潰,我相信老師也不會比我們好到哪裏去,畢竟大家都是人,又不是機器,就算是機器,也有撐不住的時候,我們教室裏的空調在堅持一個多月的高強度運轉後報廢了,不過修空調的時間倒是為我們贏得了兩天的假期,校領導是不會讓我們在學校裏中暑的,在家的兩天裏,主要是做作業,跟學校沒有多大差別,不過沒有了黑板粉筆字和老師呐喊的聲音,我感覺整個人精神了很多,就跟出了一身汗後站在電扇前吹風的感覺一樣爽。
回校後,我們還是老樣子,一直在學校奮戰,學習雖然乏味,不過總比到處奔波好,最近聽說山東一所高中為了逃避教育局的處罰,將學生帶到河北補課,這招暗渡陳倉玩得真是漂亮,山東教育局抓不到把柄,河北教育局又管不著,真是煞費苦心,其中最勞累的還是學生,兩地奔波,苦不堪言,學生不想去也沒辦法,學校說了,補課階段的授課內容開學後不會再講,沒辦法,學生是再苦再累也要堅強,再不情願也得前往,近些年來,國家教育部門對“補課”令行禁止,可還是有學校置若罔聞,即便有的校長因為補課被免職,學校還是對此趨之若鶩,究其原因,我覺得關鍵在於教育部門的手段不夠徹底,每次都有漏網之魚,隻要有一所學校補課,其他的學校必然跟風,大家都不想落後,因為落後就沒有高升學率,落後就沒有好名聲,落後也就來年的充足生源,落後就要挨打,落後就要被罵,學生罵,家長罵,教育局的領導也會罵,所以所有學校都不甘落後,特別是在補課這方麵,這很像中國水泥的產能過剩問題,其他國家十家企業掌握著70%的水泥供應,中國有四千多家,誰也不聽誰的,誰都不甘落後,大量生產水泥,大家都擔心自己這家減產了,別家繼續生產,自己就虧了,現在水泥協會就在努力促進各家中小型企業重組壯大,解決產能過剩問題,當然,學校是不可能重組的,但是各所學校在補課這件事上的心思和那些水泥公司差不多,誰都不想吃虧,不想錯過一次補課的機會,這可能也算是學校之間的一種“攀比”。
學校會攀比,學生家長比學校更會攀比,生怕自己的孩子在學習上不如別人,所以,就算學校停止補課,暑假裏學生也不可能輕鬆,社會上的各種培訓班、輔導班層出不窮,家長總能找到一個地方讓學生補課,這不是個例,而是共性問題,上了學的孩子成天補課,沒上學的孩子成天上什麼音樂班,舞蹈班,鋼琴班,美術班,好像小時侯少了這類培訓,長大後就成不了人才,家長的用心無可厚非,都是為了孩子的成長,可是孩子們卻不一定喜歡這種做法,家長是不是應該聽聽孩子的意見,喜歡鋼琴的小朋友可以練鋼琴,喜歡舞蹈的小朋友可以練習跳舞,喜歡數學的小朋友可以練習珠心算,可是對於隻喜歡玩的小朋友,你逼他學書法,他失去的不僅是暑假,還有美好的童年,最終得益的是各式各樣的培訓機構,損失最大的還是孩子,我們這些高中生的童年已經過去了,可我們還有美好的人生,如果沒有補課,暑假裏我們可以做更多有意義的事,各種有特色的夏令營,社會實踐,哪怕是在家幫父母做家務,這些都比悶在教室裏學習有意義,我並不是說,學習沒有意義,而是沒有計劃、填鴨式的教學加上我們在教室的苦戰就是一場悲劇,主角是我們,犧牲品也是我們,如果學校能夠在平時的教學中多花點心思,在課程改革上多下點工夫,那麼各所學校攀比起來也會是一個良性循環,而不是互相挖空心思補課的惡性循環,對補課再有意見,我還是在學校裏度過了整個暑假,直到高二開學,我本來想,高二的學習生活應該和高一沒有多大區別,不過剛開學就發生了一件比較新鮮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