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東宮(1 / 2)

聽著司禮太監黃儼在大殿之上的奏報,若微的心波瀾迭起,原來這幾個朝鮮美人是各有來曆,均不簡單。除權氏以外,還有仁宇府左司尹任添年之女任氏;恭安府判官李文命之女李氏;護軍呂貴真之女呂氏;中軍副司正崔得霏之女崔氏。

最長的十八歲,年紀最小的崔氏才十四歲。

她們連同十二名侍女、十二名廚師一起被送往數千裏之外的異國都城。離開家鄉時,被選淑女的父母、親戚哭聲載道。五名朝鮮淑女頻頻回首,珠淚滾滾,從此家鄉將隻能在夢中出現,萬裏一別永分離!

想到此,若微心中不免難過。

這時又聽到殿上仿佛喚起自己的名字。

她抬頭一看,那是坐在天子下首的中年美婦正向她頻頻招手:“可是若微?走近些,讓本宮看看清楚。”

若微起身,輕移蓮步,稍近了些,又不敢太逾越了,這才又拜在殿中:“若微拜見娘娘千歲、千千歲!”

“免了吧!”王貴妃仍舊一臉和色,笑意不減:“剛剛喚你,恍然不聞,可是想家了?”

若微搖了搖頭:“若微來到宮中,看到殿宇重重,樓閣森森,四下裏皆是金碧輝煌,氣勢恢宏便恍如夢中,進得殿內仰見萬歲和娘娘的真顏,更是覺得無比威儀,所以心生惶恐,一時失了神兒。”

“嗬嗬!”王貴妃不覺掩麵而笑:“萬歲,彭城伯夫人所言不虛呢,小小年紀,這一連串稱頌之辭說得如此工整,果然是既美且慧,不僅姿容秀美,且聰明伶俐、出眾得很!”

“貴妃說的是!”天子略略點頭。若微這才知曉,這位就是賢名遠播的王貴妃,不由抬頭又多看了幾眼,惹得貴妃又是笑聲不斷,而天子顯然更加關注權氏,隻聽他突然問道:“福姬可有才藝在身?”

福姬尚未答話,年紀最小的崔氏獻寶似地搶著回答:“回萬歲,權姐姐玉簫吹的極好。”

“哦?”天子不由笑道:“吹來聽聽”。

立即有人呈上一隻玉簫。

而權福姬並不為動,隻聽她低聲說道:“這乃是口用之物,福姬還望陛下恩典,允我用舊時常用之器。”

天子點了點頭:“去取來。”

隨侍太監即出殿去取,不多時將簫送上。

權福姬微微側身,手執玉簫,隨即傳出優雅動聽的簫聲。一曲終了,眾人恍然不覺,片刻之後,才響起寥寥掌聲,福姬抬頭一望,這擊掌之人正是龍椅上的天子。

當日即傳詔,權氏福姬被冊立為賢妃、任氏為順妃、李氏為昭儀、呂氏為婕妤、崔氏為美人。

若微最終被帶到東宮,在這裏她見到了太子妃。

見到太子妃的時候,兩個人都不由得愣住了。

若微完全愣住了,天呢!她心中一陣驚呼。因為她發現眼前的太子妃居然就是爹爹那天手中畫卷上的人。大明的當朝太子妃與爹爹會有怎樣的幹係?一時間心中浮想聯翩。

而太子妃張妍此時的驚心,是因為雖然她早就已然想到,他和她的女兒本該如此出眾,不管心中如何苦澀,如何有心裏準備,但是初見之下,如新蕾般嬌俏的若微還是帶給她太大的震撼。

微微的冷場,居然還是若微先打破僵局。

“娘娘!”她揚著小臉,麵上含笑,小小的酒窩漾出的全是開心和喜悅。沒有膽怯與畏懼,也沒有少小離家的悲涼與可憐,隻是一片澄淨的童真,那一刻,終於讓太子妃張妍放下芥蒂,她張開雙臂,將若微攬在懷中。

“母妃!”穿著淡紫色袍子的小小少年倚在殿外輕喚一聲。

太子妃衝他招了招手:“基兒,快來,這是若微!”

他和她就這樣相遇了,在一個陽光溫暖的午後,在東宮太子妃的寢殿中,一個如夢中之花,嬌美可人,一個似銜玉公子,在四目相對的那一瞬間,都有微微的意外。

那意外是因為熟悉,是的,雖然是這一世的初見,然而那眼神兒偏偏如此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