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劄劄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複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這是鄒平留傳下來的古老風俗,於七夕拜七姐神。
七月初七一大早,若微就被娘親喊了起來,在娘和紫煙的幫助下,換上了漂亮的新裝,粉紅色的百褶裙,外罩同色輕紗緊衣小襖,飄動的流蘇與五彩絲線編成的綴子,煞是好看。
對著鏡子,若微左顧右盼,轉了好幾個圈。
“娉娉嫋嫋,豆蔻梢頭二月初!”從外麵跑來的繼宗看得呆了,直愣愣地盯著若微,直誦出這句詩,惹得素素掩麵而笑,而心中的自豪與喜悅更是漾在臉上。
對鏡梳妝,素素幫女兒把頭發編成驚鳥雙翼欲展的樣子,口中說道:“這就是‘警鵠髻’”。然後又在反綰的髻下留一發尾,使之垂在肩後。
“娘,為何留了一縷?全盤上去豈不好看?”若微揚著臉問,素素不由嘖道:“這丫頭,又癡語了,這叫‘燕尾’,你想全盤上去,也要等再長大些,出了閣才行呢!”
說罷,暗暗笑了起來,紫煙也跟在邊上不住地笑,若微看了一眼立於門口的繼宗,把眼一瞪:“你臉紅什麼?你又沒有說錯話。”
“好了,別鬧了!”素素又幫女兒戴上白蘭、素馨等花飾;輕畫眉、抹脂粉、淡點絳唇、並在她額上印上一朵小小的梅花;最後又用鳳仙花汁染上指甲,這樣一打扮,更似天人下凡。
而整個過程中,若微也沒有閑著,好奇地問著這個,擺弄著那個,站在一旁的繼宗看得有些癡了,聽她吐語如珠,聲音又是柔和又是清脆,動聽至極,向她細望了幾眼,見她神態天真、嬌憨頑皮,年紀雖幼,卻又容色清麗、氣度高雅,當真比畫裏走下來的還要好看。
“母親,妹妹怎會有如此明珠美玉般的容貌?這樣的人品總有一天要嫁入別家,真真是一大憾事!”繼宗不由大呼遺憾,一句話惹得素素忍俊不止,而若微卻是不笑反怒,直追著繼宗要打。
“若微!”孫敬之抱著幼子喊住女兒:“今兒你就乖巧些,遠近親鄰都會來訪,你好歹有些名門淑媛的樣子!”
“是!”若微立即恭順溫良,認真地給父親道了一個萬福金安。
而此時院中一切已然準備妥當,大門敞開,乞巧桌上擺著用麵粉製成的牡丹、蓮、梅、蘭、菊等帶花的巧果,以此來祭祀織女。一家人圍坐一起,吟詩作對,行令猜謎,女孩們穿針祭拜乞巧、彈奏琴簫。
通常這個時候人們可往各處人家參觀陳設,到的人雖多,主人也仍高興招待。歡慶至半夜子時,為織女下凡之吉時,此時所有的燈彩、香燭都要點燃,五光十色,一片輝煌;姑娘們興高采烈,穿針引線,喜迎七姐,到處歡聲鼎沸。最後歡宴一番,這才散去。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閃耀,一道白茫茫的銀河橫亙星空,兩岸各有一顆閃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遙遙相對,那就是傳說中的牽牛星和織女星。
這樣一個充滿浪漫氣息的晚上,對著天空的朗朗明月,擺上時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什麼呢?若微在想,好像所有的人都在祈求天上的仙女能賦予自己聰慧的心靈和靈巧的雙手,但是那隻是表麵上的,而實則是每個人都在祈求姻緣良配。
“若微,你在想什麼?”繼宗站在若微身後,看著她出神地望著星空,不免有些心慌。
若微轉頭一笑,麵上是與她年紀極不相符的清冷與澄明:“我在想,我今生的緣分也不知在眼前,還是在天邊?”
此語一出,繼宗不由一愣,而若微自顧轉過頭,仍然定定地注視著夜空,不再言語。
大明都城應天府皇宮之中。
東六宮之首,柔儀殿中。王貴妃對鏡理妝,烏黑如泉的長發在雪白的指間滑動,一絡絡的盤成發髻,玉釵鬆鬆簪起,再插上一枝金步搖,長長的珠飾顫顫垂下,在鬢間搖曳,朱唇微微一抿,原本絕代的容顏,笑顏一展,如珠輝閃耀,晃得人睜不開眼睛。
“嗬嗬!”身後貼身侍女碧落咯咯一笑:“咱們娘娘呀,真是風華絕代,這眉不描而黛,麵無需敷粉便白膩如脂,唇絳一抿,嫣如丹果!看得人心裏亂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