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一心向漢(1 / 2)

�7ǸR�未能說服韓信的武涉心存愧疚,深感有辱使命辜負了項羽,但是劉邦冊封韓信為齊王的消息提醒了武涉,我之所以沒有成功,主要原因是有承諾無行動,雖然答應三分天下卻沒有正式,公開,隆重地承認韓信的齊王身份,你看人家劉邦第一時間送去一本金光閃閃的齊國土地證,有證在手他韓信才放心呀。

武涉折身又轉了回來,這次不見韓信而是悄悄會見了蒯通,也就是以前說服武臣、張耳、陳餘的範陽辯士蒯通。不知道是不是他隨著韓信大軍到了齊國後改了國籍還是什麼,《史記?淮陰侯列傳》說他是“齊人蒯通”,這與《史記?張耳陳餘列傳》所寫的“範陽人蒯通”明顯矛盾。

當然,也許此蒯通非彼蒯通,史記裏不就有兩個韓信嗎,不過是不是同一個人不重要,這裏姑且就當他們是一個人吧。

武涉清楚的記得,上次遊說韓信時,韓信沒什麼表情但他身邊的蒯通為之動容了,武涉這次將希望寄托在蒯通身上,對他說你現在是齊王的謀士,山珍海味衣食無憂,但以劉邦的為人來看,他一旦打敗楚國是不可能允許齊國存在的,那時隻怕你連喝頓酒都成為奢望。不過,齊王如能與漢王、霸王三分天下那就不同了,鴻溝以西為漢,鴻溝以東為楚,黃河以北及齊魯之地歸齊,那你就是大齊國的開國功臣,官至卿相,名垂千秋,你要好好把握住自己的前途哦。

蒯通說黃河以北是趙、燕,趙國已有張耳,燕國早有臧荼,就算齊王有意三分天下,人家趙燕兩國也不同意呀。

武涉笑道,三巨頭既定天下,容不得他們不同意,再說趙、燕兩國本來就是齊王平定的,張耳有什麼功擅坐趙王之位,臧荼有什麼能力敢反韓大將軍。

蒯通說我也早有此意,隻是擔心齊王為人憨厚不願背漢,所以遲遲沒有進諫,既然你這麼說了,那我就試試吧。

見了韓信,蒯通先是向他彙報了一些齊國軍政方麵的事情,然後一不小心從腋窩裏掉下一本書,蒯通慌忙彎腰捨起,用衣袖小心翼翼地擦拭掉沾在上麵的灰塵,而後吹了又吹,再萬般細膩地重新藏了起來。

韓信瞟見書名為《笏劍曲》,見他這麼珍惜,就問這是什麼書呀,治國的?打仗的?農桑的?水利的?醫藥的?你這學渣什麼時候嗜書如命了。

蒯通正色道,你別小瞧我,我自幼得高人指點,能相人麵目,看人骨骼,斷人前程,準確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韓信大笑那你給我看看,來,看仔細點,我韓信是個什麼樣的命。

蒯通繞著韓信左三圈右三圈,屁股摸摸脖子摸摸,然後一本正經地說從你麵相來看人生鼎峰是王候將相,但處處有危險,可從背部來看卻是貴不可言而且高枕無憂。

韓信笑道我現在就是齊王,你真是個馬後炮,哎哎哎,慢著,貴不可言什麼意思,難道還有比齊王更貴不可言的嗎。

蒯通說有。

韓信慢慢領悟到了蒯通的意思,“正麵”是齊王,“背麵”是皇帝,蒯通這是要我“背”反劉邦呀。

韓信猶猶豫豫、疑疑惑惑、兢兢戰戰地問:你是說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