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殺爹的辦法沒嚇倒劉邦,辱罵的方法沒激怒劉邦,一箭射去又射不死劉邦,項羽越來越煩躁了。
更讓人坐立不安的是,在不久的將來韓信一定會進攻彭城,彭城可是我西楚霸王的都城呀,彭城丟了這仗就沒法打了。
謀士武涉說霸王勿憂,劉邦挖你的牆角把英布挖走了,請你給我一把鋤頭,我一定將他的大將軍韓信也挖過來給你。
真的假的?你不要說將韓信挖到我這邊來,哪怕讓他保持中立也行,快去快去。
一直崇尚武力的楚霸王也慢慢地學乖了,開始玩弄政治權謀挖對方的牆角,可惜學得不像,人家劉邦挖牆角總是許以高官厚祿,項羽啥也不許,就派武涉兩袖清風地去。
見了韓信,武涉擺出的理由是天下安定了老百姓本來可以過安穩日子了,可劉邦貪得無厭又挑起戰爭,他應該對今天戰亂負責;霸王曾在鴻門宴上放了劉邦,他卻恩將仇報是個無信無義的小人;你以前是霸王的貼身警衛,與其跟隨劉邦這個小人還不如效忠老主人,不然的話,漢王一旦消滅了楚國,第一個收拾的就是你。
一提到楚霸王韓信就來氣,說我在霸王手下當差,隻不過是個小小的警衛,我向他提了很多建設性的戰略計劃都被他當成廢紙丟進了垃圾桶,可我到了漢王哪裏,人家拜我為大將軍,在外讓我統領千軍萬馬,在內與我把盞言歡,我與漢王既是君臣又是兄弟,這樣的知遇之恩萬死難報,我怎麼能背叛他呢!
武涉見韓信不願意追隨項羽,馬上又換一套說辭:你即便不追隨霸王也不能與劉邦這樣的流氓同流合汙呀,你軍事天賦那麼高劉邦隻配做你的學生,他有什麼資格做你的領導?要不你中立算了,齊、楚、漢三分天下,大家化幹戈為玉帛,平息戰爭,發展生產,你們三個人和平競爭。
三分天下的誘惑確實大,但韓信還是搖頭,漢王派我來占領齊國就是要合圍楚國,你這個三分天下的方案本質上還是要我做叛徒呀!
武涉垂頭喪氣地走了,但這番遊說並非一點兒成效都沒有,畢竟拋出了三分天下這個香餑餑。韓信嘴上說不要不要,但心裏麵多少有些激動,見武涉之前心率是八十,見完後變成了一百二。
是呀,我的功勞太大了,幫助漢王拿下魏國、代國、趙國、燕國、齊國,可是張耳做了趙王,臧荼依舊是他的燕王,魏、代已經成為漢王的郡縣,目前隻有我腳下的齊國名花無主,是不是應給分給我?
韓信派人給劉邦送信,說齊國人大大的壞,狡猾狡猾的,我本想從這裏去抄楚國後路,又怕齊人造反,要不你封我個假王(代齊王),待我將齊國治理好了,齊人對我服服帖帖了的時候,我再去打彭城替你解圍。
楚漢在滎陽、成皋、洛陽一帶相持了四年,項羽采用的戰術是盯死劉邦,隻要有機會滅掉劉邦,其他對手不值一提。劉邦的戰略卻是用自己做誘餌死死拖住項羽,然後派韓信從北邊繞個大彎溜到楚國後方去,彙合南邊的英布,梁地的彭越合圍項羽。
現在雙方都已精疲力竭,項羽最擔憂的事,劉邦最期盼的事,韓信此時此刻不知道該不該幹的事,其實都是同一件事:韓信南攻彭城,西擊項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