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山村的陳年舊死(1 / 2)

殺妻滅子之說隻在秦安林的嘴裏含糊了這麼一次,再接著秦家上下的嘴就都如同蚌殼一樣封得嚴嚴實實。

“人都瘋得要砍親哥了,還能說什麼好話出來!”,原本一直對秦家事哭哭啼啼的秦奶奶終於挺了腰杆,拿出了老祖母的氣勢,瞪上了秦子軒身後的許洛秋。

追著往事不放的是秦子軒不假,但在秦奶奶的眼中,十之八九跟這個外來女子的攛掇分不開。

秦安海在範書林之前還有個妻子?秦子軒的腦子已是一團漿糊。

許洛秋歎著氣,這種事不可能讓小鬼秦桐挨個兒一個個鬼上身的找答案,別說人理智清醒鬼上身難,單看著小鬼上完秦安林身後,魂體奄奄的表現,就不敢讓他再試一次。

也沒證據實證了秦家人有罪,一個個抓去審,更是不可能。

又花了不少時間,重新地再把秦家的發跡史又理了一遍。許久之後,許洛秋才對秦子軒提了建議,“不如,去你的老家渝縣看看。”

“老家?”秦子軒的眼裏盡是迷茫,從他生下來起,就直當自己是就土生土長的曲林城裏人,又那兒來得半點老家的鄉村影子。

“所以,這才不合理,不是?”,許洛秋攤了攤手。

按理,就算秦子軒的祖、父輩都一個挨一個的成了曲林市裏人,但多少應當要有些正常人都會有的故土情結,還算在青壯年的不說,年紀已大的秦家爺爺奶奶也不曾提過故鄉出處,就令人實在費解。

秦安海在曲林市的第一步就走得順當,先是秦家在曲林買了套舊房,一家老少陸續地搬下山來。接著就托人情送了重禮拿到了範書林當年任教小學校辦印刷廠的一個臨時工名額,再半年後,又娶了能幫他解決戶口和正式工編製的範書林。

可見秦家的第一桶金還是在渝縣掙到的,這樣想著,秦家就更沒有不衣錦還鄉的道理。

秦家人不配合,秦子軒和許洛秋隻能隱瞞著眾人,自己去。

兩人一鬼,開著租來的小車,一路沉重地向曲林市區西麵的渝縣行去。

按著查到的舊戶籍,正經找到秦家的祖地也是到了渝縣的第二天,小車都換了步行。

渝縣也處在多山的丘陵地帶,秦家舊宅在一個形將消失的自然村,村中現如今,隻有著三戶人家,一共七口人,鰥老孤獨,許久沒見到外人。

得知秦子軒是二十年前就搬走的秦安海家的兒子,一個幹癟老頭笑眯了眼,柱著一根爛木棍,顛著步子,把秦子軒與許洛秋領到了荒蕪村落的最邊角處。

三兩間土坯的茅草屋,已完全沒了頂,地麵之上是厚厚的積土層,散著山裏動物便溺的痕跡。但想著,即使是回了二十年前,收拾整齊了,這個家庭比之村裏其他的還都顯得寒酸,通過村中幾處同樣是廢了好久的房子的殘破程度可判斷一二。

“你家原來可真窮死!”,秦桐抱著臂,嘲笑著目瞪口呆的秦子軒。

“安海可是個能耐的!”,帶他們來看的老頭嘿嘿笑著,皺著一臉的核桃皮,“他自小長得和你一樣俊,所以家雖窮,命卻不壞……”

突然一隻枯黃的老手摸了臉頰的秦子軒,很是一窘,臉上不由得紅了起來。

許洛秋白了秦子軒一眼,壓低了聲音,溫柔地問著,“爺爺,他咋個命不壞呢?”

“都討女娃娃喜歡唄……”,老人的感歎如山中的晚風一樣悠長又透著涼。

果然,在這村裏,也有著秦安海的光榮事跡。料想年輕時長得也寒磣至極的老頭,說起秦安海一臉的豔羨。

十六七歲的秦安海,家裏窮得要死,上到初一就輟學在家務農了,老子娘又給生了兩個弟弟一個妹妹,大的差個七八歲,最小的還是個奶娃子。

說來這樣的少年,找對象成婚都會是老大難的,可架不住秦安海有一副難得的好皮相。

“以前他們上中學都是走上二三十裏的山路去半山的,那裏比這兒富多了,秦安海也就上了個初一,就把群小姑娘迷得五迷六道的。等他不上學了,還有好幾個姑娘跑到山裏來看他……”

講故事的老人想起往事突然古怪地笑笑,看得秦子軒一陣心驚,果然,後麵老人說出的事讓他抽緊了胃。

來探望舊同學的女孩子們大多隻是一時興起,家境好點的最多給秦家帶點吃穿的,盡盡同學之誼,然後就放手丟開了。

女孩子都相對的早熟些,家裏也會教育著,要離這樣的窮家遠遠的。

可十七八歲的秦安海卻很利落地瞅準了機會,看準了一個女孩,給自己找了個媳婦……

方娟,與秦安海同齡的一位女同學,家境中平,家裏和女孩本人都極其的內向老實。

半強半騙,方娟失了童貞。覺得她丟人的方家人,索性就把方娟丟給了山裏的秦家,隻當沒生過這個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