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篇 觀外貌:由表及裏的透視(一)(1 / 1)

人要衣裝,佛要金裝,人的外貌還要靠衣飾來襯托。古人識人法中除了上看頭發、下到雙足外,還要外觀著裝以內察心靈,法國諺語說幹什麼就穿什麼,該穿什麼就穿什麼。服飾是一種不出聲的物體語言,它可以傳遞人的心態、性格、愛好及身份等多方麵的信息。通過服飾我們可以窺見一個人的情感、心智與靈魂。

一、從體貌特征迅速看透他人

眼神是心靈的寫照

眼睛是心靈的窗口,心靈是眼神之源。

人的個性是一成不變的,無論其修養功夫如何深遠。俗語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看人的個性還是簡單的,而情的表現則不然。性為內,情為外,性為體,情為用,性受外來的刺激,發而為情。情所表現最顯著、最難掩的部分,不是語言,不是動作,也不是態度,而是眼睛,言語動作態度都可以用假裝來掩蓋,而眼睛是無法假裝的。我們看眼睛,不重大小圓長,而重在眼神。

眼神看人的方法由來已久。史書《三國誌》中就有這樣的記載:

曹操派刺客去刺殺劉備,刺客到見劉備,並沒有當時下手,而是與劉備討論削弱曹操勢力的策略。他的分析極合劉備的意思。

不久之後,諸葛亮進來,刺客很心虛,便托辭上廁所。

劉備對諸葛亮說:剛才得到一位奇士,可以幫助我們攻打曹操。

諸葛亮卻歎息一聲,慢慢說道:此人一看到我,神情畏懼,眼中時時露出忤逆之意,奸邪之形完全泄露出來,他一定是個刺客。

於是,劉備連忙派人追出去,刺客已經跳牆逃走了。

諸葛亮在瞬息之間,透過眼神的變化,便看出一個人的目的和動機。這就說明,即使是一瞬即逝的眼神,也能發射出千萬個信息,表達豐富的情感和意向,泄露心底深處的秘密。

眼神是一個人麵部表情中最主要的部分,它與人的思想感情密不可分。

當一個人對另外一個人產生了好感,他沒有用語言表達出來的時候,多會用一種帶有幸福、欣慰、欣賞等感情交織在一起的眼神不住地打量對方。

當一個人表示對另外一個人的拒絕時,他會用一種不情願,甚至是憤怒的眼神,輕蔑地進行嘲諷。

當一個人用非常友好而且坦誠的眼神看另外一個人,間或地還會眨眨眼睛,說明他對這個人的印象比較好,他很喜歡這一個人,即使他犯了一些小錯誤,也可以給予寬容和諒解。

當一個人用非常銳利、冷峻的眼神審視一個人的時候,有一種警告的意思。

在談話中,一方的眼神由灰暗或是比較平淡的狀態,突然變得明亮起來,表示所談的話題是切合他心意的,引起了他極大的興趣。

眼神裏的心理,是人類的一個廣闊領域。

眼神傳遞的心理,在兩性關係上也甚為突出。正如古羅馬詩人奧維特所說:沉默的眼光中,常有聲音和話語。古時候,當兩性相愛時,曾有心許目成,暗送秋波之詞,來表達他們的情花愛果。當今,兩性較前複雜,使用的詞語更豐富,比如眉來眼去、含情脈脈、眉目傳情、一見鍾情等等。任何青年戀人,必然閃爍著雙雙美秀而深遂的眼睛,從中相互窺探會意對方內心深處的奧秘。

男女用眼神來傳情達意的方式是豐富多彩的。

對異性隻看一眼,就故意將視線移開,然後用好奇的眼神偷偷窺看的人,恰恰表明其渴望與異性交往,這是心理的反向作用。

凡是保持同一眼神不變,目不轉睛注視對方的女性,表明她內心隱藏著某種秘密;而男性保持同一眼神不變,仔細地觀察女子的體形和外表,那是尋找著心理上接近的融點。

男女雙方以親密的眼神不時地對視,是將對方引導到自己心上,進行會情會意的交流。

當高朋滿座時,四目交織,他以期待的眼神注視她,意思就是說:今晚還在老地方見好嗎?,如果她的眼神含笑,則是對他做出OK的承諾。如果她用不同的眼神來回答,則是說:沒空。

女子流波轉盼,含情脈脈,用近似調情的眼神,捕捉著男方眼睛裏隱藏著的訊信,則是在說:我喜歡你,我們可以在一起了。。

夫妻間心照不宣的眼神交流,多是關心,勸告和原諒。如在招待客人時,丈夫與客人興致勃勃地頻頻幹杯,夫人用眼神橫射丈夫是在說:血壓這麼高,還這麼貪杯。丈夫以乞憐的眼光看一下夫人,則是在表示:隻此一次,下不為例。

眼神雖不是有聲語言,但恰似有千言萬語萬語千言的隨心傳播。

總之,眼神有散有聚,有動有靜,有流有凝,有陰沉,有呆滯,有下垂,有上揚,仔細參悟之後,必可發現人情畢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