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6章 改變你的生活習慣——打造不生氣的平衡生活(3)(1 / 3)

為工作需要而上夜班者,基本上不是習慣問題,為享受夜生活者則是。值得注意的是,前者可能轉化為後者,即為工作需要“上慣了夜班”,現在不需要上夜班了,仍是“夜不成寐”。為“享受”夜生活者起初也未意識到這是壞習慣,隻是為了“玩”,在“夜玩”中養成了習慣。不論哪種原因,都希望“夜習”者改掉這種壞習慣。首先要真正認識到這是一種壞習慣,並具體認識其危害性,才能下決心改正,因為這種改正並不容易,要經過一個時期的痛苦——正常作息反而不習慣了。要想有一個好的身體,就從現在起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不然隻能讓身體陷入惡性循環,造成總體的生活不規律的惡習,從而影響後半生。

告別影響健康的壞習慣

生活中,人們的“煙酒”習慣緣於傳統消費趨勢。短時間內不會退出曆史的舞台。但是,我們不能忽視它們對人的身心健康造成的危害。以酒為例,過量飲酒會引發心血管疾病和腸胃疾病,具體來說主要包括:高血壓、冠心病、高血脂、酒精性心肌病、胃潰瘍等。因此,飲酒要適量,懂得自我控製,如果有心血管、胃炎等疾病病史就應戒酒。

吸煙是人類健康最大的敵人,每吸一口煙,都要吸入包括氫化氰、一氧化碳和釙等30餘種致癌物質,人們驚呼:吸煙是20世紀的鼠疫,是僅次於戰爭、饑荒、瘟疫的第四大威脅。

此外,吸煙的危害遠遠超過了酒。當歐美等發達國家興起強大的禁煙運動時,“煙禍”開始橫掃廣大的發展中國家。調查資料顯示,全世界約有12億人吸煙,其中8億在發展中國家,僅我國就有3~4億。吸煙與呼吸係統疾病和肺癌有很大關係,並容易誘發心髒病,加速皮膚衰老。與飲酒不同,吸煙不僅危害本人,而且還會殃及周圍的人群,特別是正在成長中的兒童。事實上,周圍的人被動吸煙(也叫吸二手煙)的危害更大。

如果你還沒有吸煙、飲酒,一定要保持現在的狀況;如果你已經成為其中的一員,那麼要懂得控製煙酒的攝取量,酒要少喝,煙最好要戒除。

煙草在燃燒過程中產生一種致癌物質。但在實際生活中,人們盡管懼癌、恐癌、談癌色變,卻又對改變生活習慣不以為然,無動於衷。積習難改的一大原因是,許多人不相信疾病會真的降臨在自己的頭上而心存僥幸。在很多人心目中,吸煙是一種享受、一種時尚,更是男性的象征。在飯店、茶坊、酒吧、咖啡廳、街道,我們總能看到一些人悠然自得地吞雲吐霧。人們對吸煙有害健康的宣傳已經麻木,但是為了自己和他人的身心健康,我們還是要嚐試著做出改變,迎接新的生活挑戰。

人們對酗酒之害早有認識,並愈來愈深刻。酗酒者,心腦血管、肝髒、神經係統、胃腸等髒器均受損害,慢性酒精中毒加速衰老,故世界衛生組織明確指出:“酒精消費是引起健康損害的最嚴重的世界性問題,是僅次於煙草的第二號殺手,由它引起的死亡比所有非法藥物引起的死亡加起來還多。”

所以想要收獲健康人生須控製煙酒。

很多習慣看起來不起眼,卻會給你的健康帶來無窮的後患。不要對改掉壞習慣這一點既想下決心,又心存疑惑,生活中要改進的地方很多,隻要你做了,就會達到目的。盡量養成好習慣,摒棄壞習慣,會對我們的一生大有裨益。

樹立健康意識,養成科學的生活方式,這是我們擁有健康生活的根本途徑。實際上,威脅人體健康的一些疾病大多是由不良的生活習慣引起的。由於我們不注意日常的身體維護,結果健康的肌體在不知不覺中遭受了侵害。

以談虎色變的癌症為例,世界衛生組織癌症專家委員會的一項報告指出,80%的癌症是由不良生活方式和環境因素引起的,35%~40%的癌症是由不科學、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和環境因素引起的,30%的癌症是由吸煙引起,5%的癌症與飲酒有關。對我們來說,改變上述生活習慣並不是困難的事情,關鍵是我們是否能夠做出及時有效的行動。也就是說,健康就在我們自己的手中,最後要看個人的作為。

習慣之於健康有個“積累效應”,在時間的進程中日積月累,於不知不覺之中便增進了或損害了健康。好的生活習慣有利於健康,要堅持;不良的生活習慣不利於健康,要下決心改正,須知這是你自己在為自己的生命負責,為自己的生命投保,是一生中的大事,要付出些代價才可取得“利息”。何況付出的代價不會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