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生氣不光榮——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2)(1 / 1)

長期生氣的人,會在身體上留下不同的痕跡。從外表看,脾氣火爆,經常處於發怒狀態的人,多數會禿頂。嚴重的還會使頭頂變尖;程度輕點的,則會在額頭兩側形成雙尖的M形微禿。美國《洛杉磯時報》曾報道,愛生氣的人容易長色斑,而且腦細胞衰老明顯加快。從中醫角度分析,發脾氣時,氣會往上衝,造成頭頂發熱,導致脫發。嚴重的暴怒,有時還會造成腦血管意外。如果生了氣散不出來,比如悶氣,時間長了,可出現機體內部病變,愛生氣的人還易得癌。生氣甚至還會“殺人”。

英國著名化學家亨特就是因為在一次醫學會上被別人頂撞而大動肝火,導致心髒病複發,當場就結束了自己寶貴的生命。有兩句詩值得我們永遠記住:“長壽應止雷霆怒,求健須息霹靂火。”

30歲時,德維恩因工傷背部受損,失去工作的同時承受著疼痛的折磨。他因為受傷而變得愛生氣,因為醫生治不好他的病生氣,因為老板對他不公生氣,甚至因為家人對他不體貼生氣,他還對上帝生氣,它是多麼不公平啊,為什麼讓他這麼年青就受到如此大的創傷。

36歲時,他第一次心髒病發作,因為他在街上看到他的一個“仇人”,他被急救車送到醫院,他告訴醫生,他一看見那人就火冒三丈。

之後,他仍然過著這種怒氣衝天的生活。很多事都會讓他勃然大怒。41時再次住進醫院,所有的人都勸他:“別再這樣生氣了,不然你會死的。”但德維恩卻固執地說:“不,我永遠也不能不生氣,我寧願死也不能接受這一切。”

三個星期後,他接到一個令他氣急敗壞的電話,在他衝著話筒大叫的時候,心髒病複發,永遠地離開了人世。

這正如一些醫學家曾經說過的:“救人要先救心,治病卻治不了命。”心理對身體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不良情緒、違反自然的觀念、過分執拗的想法,這些都有可能導致人體內氣血的不良運作,不但會給身心帶來一定的痛苦,而且會導致器質性病變。也就是說,人體內氣血運行正常與否,直接影響人的健康。有時一個看來對己有利對人不利、暫時滿足自己卻有害於他人的念頭或行為,就是致病的根源。馬克思說:“擁有一個較好的心情,要比數千副名貴藥材更能夠解除生理上的疲憊以及痛楚。”

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

不知道是哪位哲人說過“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其實,即使沒有別人的錯誤,你也會因為自己生氣而受到懲罰。

上世紀80年代,年逾古稀的曹禺已是海內外聲名鼎盛的戲劇作家。有一次美國同行阿瑟·米勒應邀來京執導新劇本,作為老朋友的曹禺特地邀請他到家做客。吃午飯時,曹禺突然從書架上拿來一本裝幀講究的冊子,上麵裱著畫家黃永玉寫給他的一封信,曹禺逐字逐句地把它念給阿瑟·米勒和在場的朋友們聽。這是一封措辭嚴厲且不講情麵的信,信中這樣寫道:“我不喜歡你解放後的戲,一個也不喜歡。你的心不在戲劇裏,你失去偉大的靈通寶玉,你為勢位所誤!命題不鞏固、不縝密,演繹分析也不夠透徹,過去數不盡的精妙休止符、節拍、冷熱快慢的安排,那一籮一筐的雋語都消失了……”

阿瑟·米勒後來詳細描述了自己當時的迷茫:“這封信對曹禺的批評,用字不多卻相當激烈,還夾雜著明顯羞辱的味道,然而曹禺念著信的時候神情激動。我真不明白曹禺恭恭敬敬地把這封信裱在專冊裏,現在又把它用感激的語氣念給我聽時,他是怎麼想的。”

阿瑟·米勒的茫然是理所當然的,畢竟把別人羞辱自己的信件裱在裝幀講究的冊子裏,且滿懷感激地念給他人聽,這樣的行為太過罕見,無法使人理解與接受。但阿瑟·米勒不知道的是:這正是曹禺的清醒和真誠,是曹禺對於自己怒氣的控製。

沒有人對於別人的批評和指責是可以一點都不生氣的,關鍵在於你如何看待這樣的事情,如何對待別人的指責。生氣了別人隻會有得逞的滿足感,而自己卻成為怒氣下的犧牲品了。

曹禺這種“傻氣”的舉動正是他自製能力的體現,他已經把這種羞辱演繹成了對藝術缺陷的真切悔悟。此時的羞辱信對他而言已經是一筆鞭策自己的珍貴饋贈,所以他要當眾感謝這一次羞辱,而不是用生氣來懲罰自己。

一隻駱駝在沙漠裏跋涉著,正午的太陽像一個大火球,曬得它又餓又渴,焦躁萬分,一肚子火不知道該往哪兒發才好。

正在這時,一小塊玻璃瓶的碎片把它的腳掌硌了一下,疲累的駱駝頓時火冒三丈,抬起腳狠狠地將碎片踢了出去,卻不小心將腳掌劃開了一道深深的口子,鮮紅的血液頓時染紅了沙礫,升騰起一股煙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