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民國三十三年(1 / 3)

第十章民國三十三年

三聲槍響,驚起一大片一大片的野鴨子。

四位轎夫抬來一個大青石,用麻繩綁在滑竿上,看著滑竿沉入灘地,黑鏡中年商人滿意地點了點頭。他將大東家身上搜來的介紹信借著馬燈微弱燈光粗略看了一遍,隨手揣入懷裏。當然還有大東家隨身攜帶的武器,一把南部十三式日製手槍以及五十發子彈。還有他的一副行頭,那是一身製作精良的中山裝,甚至好有他的尖頭皮鞋。

他就是“大東家”,日本特高科派遣的修理技師山本一夫。而幾天後,取代山本一夫的劉文化,就以其裝備包括行頭而狸貓換太子。黑木青川、野田、加藤一看貨真價實的特高科開具介紹信自然深信不疑,那劉文化一口流利的日語更加讓他們四人吃了定心丸。這位劉文化也就是山本,就是他們的得力助手。這一切,軍統作得天衣無縫。

七姨太那一幫特高科回報:“我部新增人員順利入礦區,請布置下一階段任務。”當軍統陝南站站長雷震宇看到電台截獲的日特密電後,他長長舒了一口氣,他對手下的幾位大聲命令:“從現在開始,我們要準備兩手打算,一要對待特高科,二要對付共產黨地下特工,我們的目標掌控礦區,服務黨國兵工生產。當然,對付特高科要心狠手辣,絕不留情。對於共黨特工要留一些餘地,力求同他們既有鬥爭也有合作。最好利用他們的力量滅掉特高科這幫小子,而我們坐收漁翁之利。記住,我們特工的最高境界——利用蟑螂捕蟬,最後坐等螳螂的黃麻雀就是我們了!”雷振宇一席驚人之語,自然也沒有躲過潛伏的地下黨的耳朵。幾天後,魏礦長又立即召集根子他們五個小夥子重新做了部署。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伴隨著英美盟軍在太平洋戰場的節節勝利,中國大陸的抗日戰爭由長期的相持階段轉入了反攻階段,伴隨著大麵積淪陷國土的收複,日本軍國主義也狗急跳牆,妄圖困獸猶鬥,而許多等待收編的日占區內,大量軍工生產設施、廠房設備被日特炸毀。為了有效收編日占區的軍國物資,特別是重要的兵工廠、碼頭、機場、工業區、倉庫,軍統西南局緊急抽調大量特工人員前往前線展開了收編和反收編的“收編戰鬥”。而地處西南邊區的陳家鐵礦因為軍事意義重大,自然成了日偽特務、軍統、中共地下黨員各方爭奪的焦點。

民國三十三年秦巴山深處,野人山一帶的陝南遊擊隊此時按照中央的統一部署,除了大力開展懲治漢奸特務的鋤奸行動之外,還順利展開了對日偽武裝,甚至國民黨雜牌部隊的收編行動,尤其對掌握陳家溝鐵礦有直接威脅的國軍雜牌部隊——川東新二旅暫編獨立團團長堯半仙采取了一邊圍剿一麵招撫的辦法。因為這堯半仙雖說是綠林好漢出身,以前是張宗昌手下的一個工兵營營長,靠一手看地相地的風水絕活贏得了堯半仙的大名,卻不曾危害民眾。相反,他在萬源一帶修路架橋,還造福地方鄉親,老百姓對他多有良好口碑。後來,組織上派了幾個遊擊隊員去閬中古鎮堯半仙的老家大院把他的爹娘妻兒一家二十幾口人請到了解放區,安置在平壩縣紅二十五軍的軍部所在地,待為上賓。這堯半仙是大孝子,看共產黨對他的家人秋毫無犯而且待為上賓,收到他爹娘的書信後毅然率部投誠,被編入陝南支隊第二大隊,他擔任了一個小部隊的隊長。因為有他的家人擔保,他堯半仙自然不敢稍有懈怠,為了立功取信,堯半仙自請完成黨交給他的另一項秘密任務。

堯半仙被收編後,西土匪陳二愣子——此時已被國軍收編為17路軍獨立大三旅。他雖身在國軍,卻時常幹一些偷雞摸狗、欺男霸女的惡劣行為,不要說走龍河一帶老百姓恨之入骨,就連八爺的保安隊也沒少吃他們的虧。對於這樣一支惡名在外的雜牌隊伍,遊擊隊領導改變了以往除惡務盡的老套路,這次采用了分而化之,尤其是派出了得力臥底入獨三旅內部,分化他們的內部,其中絕大部分是隴西一帶的農民和難民,他們自然不願意跟這個十惡不赦的二愣子走,他們的家人故土都已成立解放區,有了土地,吃飽了飯,過上了好日子,所以他們是心向解放區的。

為了和平收編這支獨三旅,支隊政委趙正勇考慮了很久,決定派一名得力幹將去獨三旅打入他們的內部,勸說大部分窮苦出身的士兵舉事起義,同時相機殺掉首惡分子陳二愣子,這樣的任務可以說是單刀赴會,凶險異常。“趙政委,我去吧!我常年在那些山林裏打獵,對隴西一帶,大片的秦嶺山深山老林,溝溝茆峁了如指掌,尤其能聽懂隴西方言,對他們的生活習性也非常熟悉。而且我又打獵、打漁的多年經驗,對山地老林中作戰非常有經驗。不過,我有一個請求不知當不當講?”孫二黑不知啥時候站了起來,一席話說得趙政委有些心動。

“孫二黑,你現在是遊擊隊員了,有啥請求盡管說!”趙政委一攤雙手,笑哈哈地說:“有話盡管講,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嗎?”

“好!我請求此去收編成功後,我自己推薦擔任獨三旅收編後新的支隊隊長,我要帶領這支隊伍找王家三少爺算賬,滅了他的保安隊,替我死去的爹娘報仇!請領導相信我!”孫二黑人高馬大,一副大嗓子震得窗戶紙嗡嗡作響。

趙政委睜大了眼睛,繞有興趣地打量著眼前這位已有三年對齡的遊擊隊員,隻見他身高體大,體格健壯,尤其是一副濃眉下的大眼睛,虎虎生威,寬闊的肩膀上背著一把吊著紅綢子的大馬刀,他是老獵戶出身,槍法一流,尤其難得的是他馬術精湛,馬上射術全支隊第一。

“喲!毛遂自薦啊!這仗還沒打,就這麼自信,你怎麼肯定此去一定會成功收編啊!”趙政委有些緩和地親切問道。“報告政委!我有幾個小兄弟自小和我一起打漁打獵,其中有五個被陳二愣子拉了壯丁,在打獵途中活捉跟了他做了土匪,現在這五個小兄弟都已經是陳二愣子手下的小頭目,其中三個還是營長,另外兩個也都當了連長,我已派人送信去聯絡了他們,他們早已不滿陳二愣子所作所為,答應事成之後加入遊擊隊。現在是萬事俱備隻欠東風!”孫二黑胸有成竹地講完。一雙虎眼盯著堂下有起哄的隊員。“不知你講東風何意?請明示!”趙政委聽完大喜過望,隻是聽到隻欠東風覺得有些不明白。“政委!東風就是集中優勢兵力,打一次圍而不殲的包圍戰,讓獨三旅瓜從內裏爛,自行出來投誠!”孫二黑緩緩說道。說完從背上的包袱裏拿出一張羊皮紙,上麵密密麻麻繪滿了隴西深山老林以及秦嶺南麓各山地地圖。大夥一起圍了起來。

“政委請看,目前報知陳二愣子駐紮在隴西和陝界交界處的老鴉山一帶,那裏地廣人稀,周圍幾十公裏無人煙,隻有一條羊腸小道通行,而獨三旅的給養全賴周圍二十地外的三個小村鎮。

民國三十三年

深嚴冬陝、甘交界處的老爺嶺的溝溝茆峁早已被厚厚的積雪覆蓋,遮天蔽日的鬆林和側柏林被雪蓋上了一頂頂的帽子,遠遠望去,仿佛一個個戴著頂氈帽的威武獵手。除了鬆柏林,這裏還有一眼望不到邊的櫟樹林和水木杉,它們都脫光了葉子,光禿禿地排成了大小邡車,成群結隊的野豬在叢林裏覓食,偶爾能聽到它們打鬥嘻戲的噢噢叫聲,黃羊,獐鹿、麅子、鹿子是這裏的常客,運氣好的時候能見到金錢豹在雪地上的大爪印。遠處的山穀裏回響起幾聲淒厲的狼嚎,它們是凶猛狡猾的隴西狼,入凍山穀,隴西一帶缺少食物,這些高原狼就把眼光盯盯向了這片莽莽蒼蒼的深山老林。畢竟它們才是這裏真正的主人。

提起了這陳二愣子,那是高山上倒糞桶——臭名遠揚。祖籍隴西成縣,自幼就頑固異常,少年入隴西土匪方豁子門下。這方豁子嘴皮有一大豁口,人長得齜牙咧嘴、眼似鈴鐺、兩腮無肉,尤其是鼻子上長了一個紅紅的大肉瘤,因模樣可怖,隴西一帶人稱”方太歲“。這方太歲仗著手下四十五個弟兄,常年盤踞老爺嶺,但他有行規:隻搶大戶人家,不準禍害老百姓。因而隴西川、甘交界一帶多有窮苦人,難民投奔他,到了民國二十年已經擴大到了兩三百人,四五十條槍。樹大招風,民國二十三年西北軍17路軍一部奉楊虎城之命前來圍剿,方太歲在戰鬥中不幸犧牲。當時的小隊長陳二愣子率領長槍隊眾兄弟擊退了17路軍一個營的進攻,巧妙利用高山居高臨下保住了老爺嶺山寨大本營,所以眾人推舉陳二愣子坐了老爺嶺第一把椅子。曹操、諸葛亮脾氣不一樣,這陳二愣子可與方太歲不一樣,他是吃喝嫖賭,無所不通,但凡有銀子、女人,管他是大戶人家還是小老百姓,一律禍害,據說:他睡過的良家婦女至少有三四百個,對半搶來玩個把月後就賞給手下兄弟。因此老爺嶺周圍方圓百裏居民多攜家小遠逃他行。可謂真正的無人區,因其凶殘暴戾,百姓送他陳二愣子外號“隴西土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