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很賺錢(1 / 2)

感謝幾位書友的建議,胡子馬上作相關改動,嗬嗬,謝謝大家的支持。

今日胡子無意中發現本書,竟然排在新書榜的曆史類書籍中第七名,暈死,胡子感到很幸福了,

雖然,收藏,票票,很一般般,但是胡子很滿意了,嗬嗬,謝謝大家。

——————————————————

第三十七章很賺錢

就這樣不知不覺中時間過了兩個月,時間也到了一九一九年的一月二十號了,員工培訓進行的非常順利。

————————

附上:

《每日員工學習安排》

五點半起床,然後女員工是三千米跑步,男員工是五千米。

六點早餐時間,早餐後休息半小時。

(文盲班)七點——十一點是兩節數學課,兩節語文課、一節基礎技術科

(有基礎班)七點——十一點是一節數學課,一節語文課,三節基礎技術科

休息半小時十一點半吃午飯

中午午休一小時

(文盲班)一點——三點是一節數學課,一節語文課、一節基礎技術科

(有基礎班)一點——三點是一節數學課,一節語文課,一節基礎技術科

休息半小時

三點半——五點半全體員工到工地實地勞動(都是些比較輕鬆、安全的體力勞動)

休息半小時,六點吃晚飯

一個小時自由活動時間

晚上七點半——九點,兩節自習課,其中一節可以自由討論。

九點半洗漱睡覺。

————————————

通過幾次考核,“技術骨幹們”每人不但在學習上進步了,達到了初小四、五年級的水平,專業技能上也提高了一大步,每人都能熟練的操作各式“德國的新機器”;其他一百多原本不識字的員工,通過兩個月來兩位老師的悉心教導,又在《新華字典》《漢語拚音》《九九乘法表》三大神器的支持下,基本達到了初小二三年級的水平。當然也有那麼實在不行的極個別人,不能達標的,張泰也隻能把他們交給楊誌祥了。知識工人當不了,那麼工地上的力氣活應該可以吧。張泰心腸還是軟了點,舍不得開除人啊,畢竟是自己招的第一批人,還是很有感情的。

至於張泰親自指導的銷售組幾人,張泰花的心思最多,也是最滿意的。特別是王友德和一個叫劉二根的,兩人以前都是做店堂夥計的出身。通過張泰的手把手傳教,現在基本上已經具備了一些張泰教導的“狼性營銷”和“暴力銷售”的精髓了。當然這麼短的時間,完全的理解和掌握那是不可能的,但是在現在的民國,他們掌握的營銷知識,完全是跨時代了,忽悠現在這些“淳樸”的商家和消費者綽綽有餘。兩天前,張泰已經讓兩人每人負責一個三、四人不等的小組,安排他們出去考察渝州及其周邊地區的市場情況了。

張泰又在培訓期間安排康心如派人去尋找一些做包裝袋(麻袋、布袋),麻繩、玻璃瓶(裝食用油)、木桶、陶罐等廠家,作為自己的配套廠家來著。渝州現在有一兩家小型的紡織廠,定做一下包裝袋應該沒有問題。在渝州的江北也有一家小型的玻璃廠,做些裝油的瓶子也問題不大,當然外觀、質量的是不能和後世比的,但是出於保密和支持民族產業出發,張泰也隻能在民國定做了。至於像瓶蓋這些“高科技”的物件,張泰隻能到後世訂購了。

兩個月以來,在楊誌祥的帶領下,幾百民工匠沒日沒夜的加班加點,又在張泰從後世帶來的新式工具(挖土機、卷揚機這類高級的還不敢帶,一般性的鐵鍬、槌子之類的手工用具買了N多)操作下,三座廠房建成了兩個(麵粉廠、榨油廠),兩座倉庫建設好一個,三座宿舍樓建成了一個(男宿舍樓),因為采用的大多是桐油之類的天然油漆,所以也不存在毒副作用,張泰大手一揮,搬家!

宿舍樓一、二樓住男員工,女員工暫時住在三樓,六人一間房,暫時也就住下了(因為還有很多人住在龍隱鎮自己家裏)。張泰一下命令,眾人歡天喜地的開始了大搬家,其實也沒有什麼好搬的,大多數張泰都已經裝備好了,與後世大學的學生宿舍差不多,每間房三個雙層鐵床,每人一個鐵皮櫃子,三個書桌擺在屋子中間,隻是因為水塔還有一個多星期才能完成,所以暫時還不能使用自來水。

安排好住宿,第二天眾人又在張泰、康心如等人的帶領下先把麵粉加工廠(含麵條生產線)、和榨油廠的機器生產線安裝調試完畢,當然倉庫裏早就堆滿了,楊誌武運來的各式農產品原料。因為輾米廠還沒有建設完工,所以還有一部分員工繼續在祠堂繼續學習,一部分骨幹精英安排到兩個廠子裏,先期試運行起來。

通過兩個月的觀察發現,張泰最後任命麵粉廠廠長為王大喜、副廠長劉民德,榨油廠廠長劉民能、副廠長段長生,輾米廠廠長唐迎春、副廠長陳秀娟(女)。幾人的工資也相應大幅度的得到提高,因為在培訓期間,每人人都是拿底薪的,相當於本來工資的百分之六十,張泰錢再多,也不能在培訓期間發全額工資吧。好在工人們看到公司發展的未來,倒也沒有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