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諸事安排(2 / 2)

張泰也不說話,悄悄來到幾人身後,隻聽見幾人正為了一個按鍵的作用,爭論不休呢。張泰不由得一陣好笑,現在的生產麵粉的機器和技術還都很原始,一家麵粉廠大多由幾台到十多台不等的老式粉磨機組成,很多程序都是靠人力手工操作,效率非常低下,產品也十分單一。

張泰帶來機器采用的大多是自動化、半自動化係統,整套設備包括清洗、烘製、選胚、分解、篩選、通風、加料、研磨、輸送、除塵、包裝十多道工序。幾位民國幾位“精英”哪有見過這從後世帶來的,超出幾十的技術水平的整條流水生產線啊。

這些機器不但在效率上提高了N倍,而且生產出的產品還很全麵、豐富,包括了,全麥麵粉、麵包粉、糕餅粉三大類型二十多種各級麵粉,可以照顧到方方麵麵的細分市場的需求。特別是加料環節,簡直就是“化腐朽為神奇”的一道工序,增白增亮,提高品質。雖然在後世中,各類食品添加劑為人詬病,但是在民國的時代裏,鬼才知道啊?何況這些“高檔產品”本來就沒有準備在中國銷售,那可是要出口歐美換外快的。嗬嗬,就讓大鼻子們好好“享受”吧,咱們中國人,還是喜歡全麥的——原始的,才是健康的。

張泰準備把自家產品按後世方法,分為全麥麵粉、麵包粉、糕餅粉、自發麵粉四大類型;按照蛋白質、礦物質的含量又分為特等粉、一等份、二等份;按照使用功能,又分為製作蛋糕用的、製作麵包用的、製作麵條、餃子用的;按照包裝又整出一斤裝的、五斤裝的、二十斤裝的、和五十斤裝的,滿足不同層次,不同要求的市場需求。至於麵粉的品牌張泰都先想好了——彙源集團,今麥郎牌麵粉。

幾個“精英”爭論半天,才發現老板站在身後,連忙道歉不已,張泰笑嗬嗬的擺擺手,表示毫不在意,並且詢問起人家是否住的習慣,吃得舒心。感動得幾個“老江湖”稀裏嘩啦。這老板實在是太窩心了,句句都問到人家的心窩裏,真是溫暖啊。

最後,張泰才把話題轉到機器上來,幾個老技工顯然對這個問題是非常感興趣,你一句我一句的問個不停。張泰顯得很耐心,一一的做了接待,並且拿出後世打印出的資料,給幾位“精英”進行了現場介紹。結合著機器實物,幾個老技工很快的就熟悉了各個機器的用途,隻是,還沒有連接上電源,不能進行實際操作罷了。

但就是這樣,幾人還是為這新穎的機器,感到驚奇不已:洗麥子不用人幹了;篩選麥子也不用人幹了;加料也不用人一桶桶的加,倒在運輸帶上,人家自己就可以搞定了;麥子的出品率也高的嚇人。天啊,這真是太神奇、太不可思議了。幾個工人想,都讓機器幹了,還要工人幹什麼啊?恩,得好好在老板麵前表現,不然可對不住這麼好的待遇啊。

張泰看著幾人一副急不可耐、抓耳撓腮的樣子,善意的提醒他們不要著急,在廠房建設的一兩個月當中,自己會慢慢教大家實際操作的。他們幾個人學好以後,再負責教會各自的屬下。時間還有的是,非常充裕,不用著急,慢慢來。幾人聽到這些才放下心來,不再表現出一副好奇寶寶,急不可耐的樣子了。

接下來,張泰又繼續和幾位精英進行了談心,了解他們的家庭情況,雙方在友好和諧的氣氛中結束了上午的談話。

中午張泰來到工地上,和楊誌祥在地上吃著心慧姐妹送來的飯菜,兩人邊吃邊聊著話。現在楊誌祥的幹勁上來了,一心的撲在工地上。作為一個視建築為自己終身奮鬥目標的人,張泰隻能表示無能為力,隻能敲敲邊鼓,讓他多注意休息,不要太勞累了。

現在場地平整出來了,一群工人正在打理著地基,由於要加快進度,這天又招來了百八十人的,顯然起到了很大的效果,效率起碼提高了一倍多。張泰心想,是不是從後世搞點挖土機、推土機、碎石機過來啊,不過這些東西顯然也是很“超現代”的,頭疼啊。

還好自己加了人手,又是鋼架結構的房子,不然兩個月內要把廠房先立起來,簡直是癡心妄想啊。不過自己正好可以利用兩個多月的時間,好好的培訓下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