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甚至還對身邊的人這麼說:
“昂尼亞人與艾尼亞人的分裂隻是早晚的事情,他們在一起的日子不會長久的。這樣一來,更不用說艾尼亞與路德尼亞之間的結盟了!他們本來就誰也看不慣誰,現在不過是為了共同謀取利益才走到一起。連昂尼亞人也敢跟艾尼亞決裂的話,那麼帝國就會有希望了!斯潘塞那個老頭時日無多,他這個大煙鬼肯定有朝一日就會死在自己的煙癮下,要是他一消失,那麼昂尼亞人必將沒有作戰下去的意誌。到時候,艾尼亞人隻能孤軍作戰,我們的機會就又來到了!千萬不能放棄,比賽還沒有結束,競爭的雙方就無法分出勝負!隻要時間的指針還在移動,帝國就能在最後一刻扭轉結果!隻有我們會堅持到最後,將致勝的一球踢進對手的球門裏去!”
直到現在,卡爾.海因茨都沒有放棄自己的信念。他對於那些提議與聯軍議和的人痛罵起來,說:
“隻要我還活著,帝國就必須抵抗!是敵人錯過了曾經和我們和平相處的機會,現在,帝國的人民必須拿出他們的勇氣,抵抗這些侵略者!誰要投降,就是背叛!任何一個膽敢背叛帝國的人,都將下地獄!”
這樣子,唯一避免帝國滅亡的一條路也被切斷了。無兵可守的奧登,隻能眼睜睜地看著路德尼亞大軍的鐵蹄一步步踏進他們的土地、氣勢洶洶地朝他們的首都撲來。
在即將來到2月的時候,也許是為了與地麵部隊的前進相配合,艾昂聯軍的空軍,與路德尼亞的空軍派出了一支又一支戰機大隊,光臨奧登上空。炸彈的威力,比以往任何一天都要猛烈地光顧著這座城市,將那些在之前幸免於難的建築物炸得粉身碎骨。這一天,奧登市內那些由少年們組成的消防隊疲於奔命,為的就是在市內不停地救助燃燒起火的房屋和受困的市民。這種可怕的困境,甚至波及到了首相府的地堡。
在地堡中,爆炸所帶來的撼動更加頻繁。而一次震動,都幾乎要伴隨著電力的瞬間中斷。就當接近中午的又一次轟炸過後,地堡的電力係統停止運作了。原因是外頭的電線被炸斷,所以地堡內停電了。同時連水源也沒有了——看來是外頭的水管也被炸裂了——這下子可夠裏頭的人受的。
在停電之初,布魯諾就命人趕緊去將後備電源啟動,這讓地堡內那些重要部門和首相的房間又有了電力供應。可是除此之外,大多數的房間還是一片漆黑,而且也遲遲沒有恢複供水。看到這種情況後,地堡內的最高統帥部馬上命令奧登市政府緊急調派來一輛運水車、停靠在首相府後花園中,供地堡使用。當這輛車子好不容易冒著轟炸的危險來到首相府後園的時候,早已等候在此的軍官們,紛紛捋起袖子、拿起水管和水桶,將水接進地堡之中。如果不是他們身上的製服和軍階章明白地顯示他們是禁衛軍的軍官,光看這場麵,恐怕會讓人以為他們是建築這個地盤的工人。因為這些男人們,每個人幾乎都是一身灰、敞開衣領、卷著袖子、身上的製服又幾乎都被水給潑濕了,實在是狼狽不堪。
在斷水的情況下,最讓人難以忍受的,是衛生間。因為沒法衝廁所,那麼簡直惡臭撲鼻。可是人有三急,又不能讓人不使用廁所,所以那裏的衛生狀況之惡劣,自然可想而知。地堡的衛生間,除了那些急於解手的人之外,沒人敢靠近那裏。
如此令人難以忍受的情形,居然是出現在帝國的首相府之中(雖然現在它看起來已經整個都不同於以往了),委實令人很難相信。可是對於身處其中的人來說,這不僅是一場災難,更是一個不得不接受的現實。在斷電與斷水的情形同時出現之際,生活在那裏的人頭一次真切地感覺到:敵人的腳步越來越近了。
生性愛幹淨的首相,由於外頭的人將水接來他臥室的衛生間中,所以還不至於令人覺得難受。而且他的房間也是整個地堡中現在少數恢複了供電的房間之一,相比起來,其他人卻都得在黑暗和悶熱潮濕的環境中工作,同時還得一邊忙著到外頭接水。而後者同樣是一項危險的工作,因為沒人知道什麼時候就會一枚炸彈落到後花園這兒來、落到自己的頭上。
地堡中除了有要緊工作的人以外,其餘有空閑時間的人,都顧不上休息,而是來回在地堡和後花園中穿梭。那輛背負著替首相府提供用水這個重要使命的運水車,就停在那裏。可是它的水管長度畢竟有限,所以裏頭裝載的水就必須靠人用器皿將它運到地堡裏去。那些禁衛軍軍官與侍從們忙得不可開交,同時每次一聽到附近響起轟炸機盤旋或是炸彈尖嘯聲,他們就必須先放下手頭上的接水工作,趕緊逃進地堡中暫避。類似的情形雖然出現的不算多,可是每次一出現,場麵肯定是萬分火急而且狼狽。要是讓遠在前線作戰的官兵們看到他們為之付出心血與努力去保衛的首都,現在竟然變成了這副德行,肯定士氣大受打擊。現在連首相府這兒也變得不是那麼安全了,更何況是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