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蕭元山換甲過惡穀,張小六提刀破延城1(1 / 2)

天本不冷,但方才被火烤了良久,此時逃離營地,被冷風一吹,蕭元山不由得打了個寒顫,看了看身旁的殘兵敗將,一個個都是垂頭喪氣,仰天一聲長歎。

身旁一並逃出的大遼國舅穆哈正低頭不語,聽到蕭元山長歎,抬起頭來,看了看天色,拱手道“元帥莫要長歎,勝敗乃兵家常事,我等尚有數萬精兵,不如退守天罡城,在與那幫宋人周旋。”

蕭元山眼中一亮,點頭道“是這個主意。”

定下前程,趕赴天罡城,一路行來,到了一處險峻所在。兩座大山當中劈開,在下仰望蒼天,似天裂一縫,在上俯瞰大地,似地成一穀,故而當地人稱之為“天縫地穀”,還有人直接便叫此處為“惡穀”。

此時天色尚黑,冷風吹過山澗怪石,發出陣陣鬼哭之聲,蕭元山抬頭看了看,不由倒吸一口涼氣,忙命大軍止步,道“此處如此險峻,若有埋伏,我軍盡滅矣。”

遼軍來時未走此處,而是繞道而來,隻是如今逃命,隻想盡快趕往天罡城,直直走來,卻到了此處,穆哈眉頭微皺,上前道“元帥,若是改道而行,騎兵仰仗馬快,或可逃過追趕,隻是許多士兵逃出來時,未曾來得及騎馬,如今改道,怕……”

蕭元山歎道“我料定宋兵斷然不會追趕我等,隻是如今我等身旁糧草不足,卻是必須盡快趕往天罡城……唉!莫非天亡我蕭元山不成?”

穆哈想了想道“若是分成三軍而行,前軍過時,必然無恙,若有埋伏,也要等到中軍入穀……”

“末將願為元帥殿後!”說話的卻是鐵骨朵,他知道自己闖下大禍,一路行來不曾開口,如今卻是存了死誌。

蕭元山雖然對鐵骨朵有些不喜,但此時聽罷,卻敬鐵骨朵忠義,搖頭道“不可……”

“元帥請以大局為重!”穆哈等將領紛紛下馬跪倒。

蕭元山大驚,下馬攙扶,眾人卻不起身,紛紛勸蕭元山顧全大局。蕭元山隻得歎道“將軍乃我大遼第一忠義。”

鐵骨朵大笑道“得此一讚,死何懼哉?”

見蕭元山同意,穆哈又道“元帥可與鐵將軍換過衣馬兵刃。”

蕭元山長歎一聲,退下衣甲,和鐵骨朵換過,又將紅纓盔摘下,親手帶在鐵骨朵頭上,上了鐵骨朵的黑馬,命家中尚有父母妻兒的騎馬在前,將老弱殘兵和孤身之人都留在後軍,這才朝眾人拱手道“諸位兄弟隨我出征,本是建功立業,卻客死他鄉,都是蕭某過錯。”

“天佑大遼!”眾士兵齊聲高呼,聲震四野,卻是無一人懼怕退縮。

“走!”蕭元山一揚馬鞭,手持鐵骨朵的狼牙鐵棒先行入穀。

且說這兩旁的山上果真有埋伏,正是壓糧趕來的張小六,宋海多算定鐵遼要走此處,早命張小六率本部一萬人馬在此埋伏。張小六正貓在一塊怪石之後,旁邊有士兵見有人走來,頓時大喜,就要搖動令旗,卻被張小六一把攔住道“慢些,軍師曾言,那騎紅馬持喧花斧的是鐵遼元帥蕭元山,這隻是探路的前軍罷了,大魚在後麵。

帶前軍過去,中軍剛剛進穀,張小六眉頭一皺,覺得有些不對,卻說不上來哪裏不對,一眼看到領頭之人胯下紅馬手持大斧,忙點頭道“殺!”

旁邊士兵令旗一搖,頓時間呼喝鑼鼓震天,山上無數火油火箭,檑木巨石滾落下來,遼兵一片慘嚎哀呼。

…………

奉天城中,張飛等將領都在,公孫伯也隨後領兵趕來,也在大堂之中,忽聽士兵回報,張小六回來了,張飛忙道“讓他進來。”

張小六進入大廳,朝張飛單膝跪倒道“末將叩見元帥。”

張飛其實早等著張小六叫自己師父,然後自己借機教訓其一番,卻不想張小六倒是識趣,沒給自己丟臉,便點頭道“此戰如何?”

張小六道“蕭元山已死!”

“噢?”張飛忙道“可有首級?”

張小六搖頭道“屍首都被滾石檑木砸的稀爛,不曾找到首級。”

張飛道“那你如何知道蕭元山已死?”

張小六道“末將讓過前軍,待持大斧,騎紅馬之人入內,方才動手,斷然沒有錯的。”

張飛皺眉道“那人身旁可還有別的將領?”

張小六搖頭道“這倒不曾見得。”

張飛頓時覺得不好,忙又問道“我且問你,敵人前軍如何?中軍如何?細細說來。”

張小六不解道“前軍都是騎兵,走的甚慢,後軍都是步卒,前軍過去,方才入穀中。”,

張飛頓時怒火衝關,大喝道“混賬,你……你中計了,那前麵走的才是蕭元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