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之後如何清算,至少今天保了條命啊!大家歡欣鼓舞的等著玄燁走,他走了大家才能動啊。
卻沒料到玄燁沒從大殿兩邊的側門回宮。倒穿過人群到了午門前。沈如是抬頭望他:
“你怎麼過來了?不怕別人說你短袖之癖?”
玄燁輕笑:
“自然不怕。”
沈如是既然留了長發,能認出來她的其實並不算多。而能在玄燁跟她說話的時候還盯著猛瞧的,那就更少了。
沈如是看玄燁雖在說笑,可麵有愁色。便問他:“不知道怎麼跟胤礽說?或者……我來?”
玄燁點點頭又搖搖頭。他們父子之間必然得談一次。這個,還真是誰都替代不了的。
胤礽站在大殿裏沒走。他在想很多東西,可是他也說不清自己究竟想的是什麼。他……有點委屈。
兵荒馬亂打到京城,他……也害怕啊。如果自己不站出來抵擋叛賊,城破後他就是第一個會被弄死的。隻看他們一家對朱三如何搜捕就知道了。可是,憑什麼站出來?監國太子的權限太小啦,名不正言不順,似乎有誰攛掇,然後,他就暈暈乎乎坐上皇位了。
然後就有密報:他爹找到了。
胤礽真沒想和他爹鬧到這個份兒上的。他們父子從小感情深厚。可是,究竟是天家。如今,也不可能再回到原來那樣了。
他有點委屈。他施政本來不當這麼束手束腳的。可是,處處被人拿來和主政了三十年的老爹相比。就連奴才們都敢嘲笑他不行!
做事情呢?太狠了不成,他還有爹和爺爺在。走施恩的路線……就是現在這樣了。胤礽難道不想恩威並施綿裏藏針有理有節恰到好處?隻是,這實在不是二十歲出頭的他,就能掌握的技巧。他二十年來養尊處優。他二十年來習慣了把全天下人當奴才。
再然後,他爹回來了。他親眼看見那些上竄下跳的家夥,這會兒如何服服帖帖。這場景他曾看見過很多次,甚至回憶過很多次,可沒有哪一次,比得上此時此地這樣令人印象深刻,觸目,驚心。
胤礽站在大殿裏,表情很茫然。
玄燁靜靜的看了他很久,似乎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然後,他說:“你到五台山讀書去吧。十年之後,或者……”
胤礽對於十年之後沒有任何欣喜。他癡癡的問了一句:“為什麼呢?”千種疑慮萬種不解,竟不知道問的是什麼了。
玄燁眯著眼睛看穿著一身五爪金龍袍子的兒子。答得倒是極明確:“你怕死?我也怕死。”
大朝會後宮中接連傳出驚爆消息。
先是宣布當朝皇帝身體不適。太上皇主持理政。
這一條聽來嚇人,不過參與大朝會的四品及四品以上官員們,都心中有數——早晚的事兒。
然後宮中令議政的八旗盡快商量出個結果來,從此作為附屬監察機構,監察六部官員,有彈劾密報的特權。
除了最天真和最老練的兩批人,大家都沒想到他還真把“八王議政”又拿出來說事兒。最天真的不用提了。大家覺得監察百官雖然沒有油水,可是彈劾密報似乎還挺有權利的。於是歡喜鼓舞的繼續爭論去了。最老練的隱約想到,或者是“太上皇”對於上次事件中百官的態度都不滿了。法不責眾,不過可以讓百官先互相監察一下,然後慢慢收拾……
第三條最令大家意外和吃驚。“太上皇”他老人家宣布,在巡行國土的一年時間裏,發現很多地方的八旗居然已經糜爛了。這樣怎麼可以呢!八旗,不僅代表著當年東北起兵的鐵騎,而且代表著一往無前百戰百勝的英雄的象征。這樣糜爛的東西怎麼能代表我大清呢!所以“太上皇”宣布,鐵杆莊稼雖然不變,不過允許漢軍旗適當增添特別優秀的人員。比如某地有了傑出人才,可以允許其加入漢軍旗,或者不願意改姓,就允許他的一個子女進入漢軍旗的編製。從此不可以歧視……
這是什麼?這是顛覆滿漢政策!
從一個方麵看,是吸收了精英分子。從另一個角度看,甚至是允許了滿漢通婚……
朝堂都炸了。
大家不敢追究那登基一年的倒黴皇帝是死是活發配還是圈禁,不過這個新政策,真是牽動了每一個人。無論滿漢。就連八旗旗主也顧不上爭老大了。
滿人說:“陛下忘了我們這些老臣!當年隨太祖爺打江山的時候……”
漢人議論比較兩級化。也有暗自歡喜的。從此就有了奔頭了!這是國家允許進入特權階級。鐵杆莊稼萬年長!誰不想給子孫掙這麼個東西!也有人憂心忡忡:隻怕從此之後,數典忘祖之輩就會極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