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棵銀杏樹(1 / 1)

我家屋後有一片空地,十丈見方,前邊和右邊沿著河,左邊是人家的牆。三棵銀杏樹站在那裏。一棵靠著右邊,把影子投到河裏。兩棵在中央,像兩個親密的朋友,手牽著手,肩並著肩。

三棵銀杏樹有多大的年紀了,沒有人知道。父親說,他小時候,樹就這麼高這麼大了,經過了三十年的歲月,似乎還是這麼高這麼大。

三棵樹的主幹都很直,支幹也是直的多,偶然有幾支屈曲得很古怪,像畫上畫的。每年冬天,赤裸的支幹上生出無數小粒。這些小粒漸漸長大,最後像牛的奶頭。

到了春天,綠葉從奶頭似的地方伸展出來。我們歡喜地說:“銀杏樹又穿上新衣裳了!”空地上有了這廣大的綠蔭,成了最好的遊戲場所,我們在那裏賽跑,唱歌,扮演戲劇。經過的船常常停泊在右邊那一棵的綠蔭下麵,搖船的歇口氣吸一管煙,或者煮一鍋飯,這時候,一縷縷煙就嫋嫋地升起來了。

銀杏樹的花太小了,很容易被人忽略。去年秋天,我一邊拾銀杏果,一邊問父親:“銀杏樹為什麼不開花?”父親笑著說:“不開花哪兒來的果?待來春留心看吧。”今年春天,我看見了銀杏樹的花了,那是很可愛的白裏帶點兒淡黃的小花。

說起銀杏果,不由得想起“燙手羅,熱白果”的叫賣聲來。白果是銀杏果的種子,炒熟了,剝掉殼,去了衣,就是綠玉一般的一顆仁,雖然不甜,卻有一種特別的清味,我們都喜歡吃。

秋風陣陣地吹,摺扇形的黃葉落得滿地。風把地上的黃葉吹起來,我們拍手叫道:“一群黃蝴蝶飛起來了!”等到黃葉落盡,三棵老樹又赤裸裸的了。屈曲得很古怪的支幹上偶然有一兩隻鷹停在那裏,好久好久不動一動,襯著天空的背景,正像一幅古畫。

錄自葉紹鈞編寫高小適用《開明國語課本》第三冊。

(1934年6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