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將來做什麼(1 / 3)

放暑假了,李宜、黃和、潘敏三個同學約好了,一同出去旅行。他們去跟老師告別,並且請老師指教,旅行中應該注意些什麼。

老師聽了他們的話很高興,他說:“旅行有說不盡的好處,隻要你們帶著清醒的頭腦,所有的見聞都是你們應得的報酬。應該注意什麼,卻很難說,因為世界上任何一件事物,到了適當的時候,對咱們都會有用處。咱們沒法用秤去稱,說這一件相當於半斤,那一件隻有四兩。但是,我不妨給你們出一個題目。你們在留心各種事物的同時,不要忘記解答這個題目,你們這回旅行就更有意義了。”

“什麼題目呢,老師?”三個孩子齊聲問,三雙明瑩的眼睛都射出熱望的光。

老師說:“我曾經問過你們:你們將來要做什麼事業?你們總是搖頭,表示自己也不知道。我現在問的仍舊是這個問題。不用立刻回答我,隻要在旅行中時刻想到它,你們的所見所聞自然會幫助你們作出答案。”

“是這樣麼?”李宜看著老師的臉,他的頭腦中矇矓地浮現一些新鮮的風景和陌生的人物,卻想不透這些風景和人物怎麼會決定他自己將來的事業。

“我們還是十一二歲的孩子,做什麼事業,最早也要等到十七八歲吧。”黃和認為眼前還談不到這個問題。

潘敏接著說:“做什麼事業,要看各人的能力。我們現在的能力還不夠,還得逐步鍛煉;將來可能去經商,也可能去管理醫院,現在還沒法知道。”

老師點點頭,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他說:“你們說的都不錯。你們年紀還輕,還沒有做事業的能力,現在就要選定一種事業是辦不到的。我並不要你們現在就選定將來的事業。比如你們這一回出去旅行,向南呢,向北呢,向東呢,向西呢,先得定個方向,才好開步走。我的題目就是教你們選定將來做什麼事業的方向。如果盡抬著頭空想,是選定不了方向的;從種種切實的經驗裏,卻自然會得出恰當的結論。在旅行中,你們收集到的經驗一定非常豐富,所以我叫你們留心這個問題。”

“聽老師這樣說,我們當然願意隨時留心。”三個孩子都這樣說,好像約好了似的。

“再會,親愛的老師。”

“再會,親愛的小朋友。”

三個孩子辭別了老師出來,望著明藍的晴空,心裏想象著未來的生活有多麼美妙。

潘敏說:“選定了方向,我們以後所有的努力都準對著它,鍛煉的興趣一定更高了。”

三個孩子最先來到一座城市。街道兩旁排列著店鋪。水果鋪的色彩又鮮又嫩,綢緞鋪的色彩卻是炫耀的,藥房是雪白的,電器店錯雜著銀白和金黃。忽然一道乳白色的光彩吸住了他們的眼光,使他們停住了腳步。

這是一家象牙鋪,玻璃櫃裏陳列著象牙雕品,有老壽星,有山水屏風,有女人用的首飾盒子,有賭博用的牌,各色各樣,說也說不盡,把一間店堂裝飾得潔淨可愛,仿佛灰塵見了都自慚形穢,沒有一顆敢飛進去似的。

店堂裏隻有一個老人,低著頭,戴著眼鏡,伏在距台上工作。他在雕刻一個象牙球,有小西瓜那麼大。那是非常精細的工作,他右手拿著刀,貼著那個象牙球,等了好久好久,似乎還不見他動一動。他的身子好像僵化了,手上的皮色跟白潤的象牙相對比,顯得更黑更幹燥。再看那個象牙球,它的表麵已經雕滿了極其細致的花卉圖案。老人把刀尖插進花卉圖案的底層,有一寸多深,在仔細的刺剔。

“這是什麼?”李宜問。

老人這才動了一下身子。他抬起頭,一隻右眼從眼鏡側邊瞪著欄杆外邊的孩子,原來他的左眼已經瞎了。他噓了一口氣,好像自言自語似地說:“這叫做‘子母牙球’,球裏包著球,球裏包著球,一共二十四層,每一層球都跟外麵的球一樣,表麵都要雕滿工細的花卉。”

“真不容易!”黃和不覺讚歎說。

潘敏也說:“怎麼看不出拚縫來呢?”

“什麼?拚縫?”老人有點兒動怒了,好像聽到了誣蔑他的話似的。“小弟弟,你們不懂,我來告訴你們。如果是拚起來的,那還有什麼稀罕?你們要知道,這是整塊的象牙!先把外麵的花卉雕好了,漸漸把裏邊鏤空,使裏邊成為一個渾圓的球,可以自由轉動,這就是第二層,然後再在第二層的表麵雕刻。就這樣鏤空一層,雕刻一層,一直到第二十四層——中心的那個小球。小球麵上還要雕刻花卉,一點兒也馬虎不得。小弟弟,你們想,我一生做的就是這樣的工作!”

“做了一生?”三個孩子一齊注視老人拿著刀的手,覺得這真是一隻神奇的手,要不,怎麼能做這種連想也很難想得清楚的工作呢。

“怎麼不是一生?”老人說,“像你們這麼大的年紀,我就學這宗手藝,現在已經六十九了。”

“這樣的球,你雕過多少個了?”李宜問。

“雕一個至少得一年半,哪裏能雕多少。記得這是第二十一個。”

“這個球有什麼用處?”潘敏問。

“富貴人家嫁女兒,這是嫁妝裏最貴重的擺設。‘母子牙球’,名兒就是多子多孫的好兆頭。我手裏的這一個是賈家定下的,大富翁,五百萬的家私。他們家的小姐就要出嫁了,好日子定在明年春天,我的球才雕到第九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