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天地間什麼事兒都難免例外,也有因為偶爾不小心就倒了黴的。
一個是最受皇帝寵愛的妃子。一天,她陪著皇帝喝酒,為了討皇帝的歡喜,斟滿一杯鮮紅的葡萄酒送到皇帝嘴邊,一麵撒嬌說:“願您一口喝下去,祝您壽命跟天地一樣長久!”
皇帝非常高興,嘴張開,就一口喝下去。也許喝得太急了,一聲咳嗽,噴出很多酒,落在胸膛上。
“啊呀!把胸膛弄髒了!”
“什麼?胸膛!”
妃子立刻醒悟了,粉紅色的臉變成灰色,顫顫抖抖地說:“不,不是;是衣服髒了……”
“改口也沒有用!說我沒穿衣服,好!你愚笨,你不忠心,你犯法了!”皇帝很氣憤,回頭吩咐侍臣:“把她送到行刑官那裏去!”
又一個是很有學問的大臣。他雖然也勉強隨著同伴練習那種本領,可是一看見皇帝一絲不掛地坐在寶座上,就覺得像隻剃去了毛的猴子。他總怕什麼時候不小心,笑一聲或說錯一句話,丟了性命。所以他假說要回去侍奉年老的母親,向皇帝辭職。
皇帝說:“這是你的孝心,很好,我準許你辭職。”
大臣謝了皇帝,轉身下殿,好像肩上摘去五十斤重的大枷,心裏非常痛快,不覺自言自語地說:“這回可好了,再不用看不穿衣服的皇帝了。”
皇帝聽見仿佛有“衣服”兩個字,就問下麵伺候的臣子:“他說什麼啦?”
臣子看看皇帝的臉色,很嚴厲,不敢撒謊,就照實說了。
皇帝的怒氣像一團火噴出來,“好!原來你不願意看見我,才想回去。——那你就永遠也不用想回去了!”他立刻吩咐侍臣:“把他送到行刑官那裏去。”
經過這兩件事以後,無論在朝廷或後宮,人們都更加謹慎了。
可是一般人民沒有妃子和群臣那樣的本領,每逢皇帝出來,看到他那裝模作樣的神氣,看到他那幹柴一樣的身體,就忍不住要指點,要議論,要笑。結果就引起殘酷的殺戮。皇帝祭天的那一回,被殺的有三百多人;大閱兵的那一回,被殺的有五百多人;巡行京城的那一回,因為經過的街道多,說笑的人更多,被殺的竟有一千多人。
人死得太多,太慘,一個慈心的老年大臣非常不忍,就想設法阻止。他知道皇帝是向來不肯認錯的;你要說他錯,他越說不錯,結果還是你自己吃虧。妥當的辦法是讓皇帝自願地穿上衣服;能夠這樣,說笑沒有了,殺戮的事兒自然也就沒有了。他一連幾夜沒睡覺,想怎麼樣才能讓皇帝自願地穿上衣服。
辦法算是想出來了。那老臣就去朝見皇帝,說:“我有個最忠心的意思,願意告訴皇帝。您向來喜歡新衣服,這非常對。新衣服穿在身上,小到一個鈕扣都放光,您就更顯得尊嚴,更顯得榮耀。可是近來沒見您做新衣服,總是國家的事兒多,所以忘了吧?您身上的一套有點兒舊了,還是叫縫工另做一套,趕緊換上吧!”
“舊了?”皇帝看看自己的胸膛和大腿,又用手上上下下摸一摸,“沒有的事!這是一套神奇的衣服,永遠不會舊。我要永遠穿這一套,你沒聽見我說過嗎?你讓我換一套,是想叫我難看,叫我倒黴。就看你向來還不錯,年紀又大了,不殺你;去住監獄去吧!”
那老臣算是白抹一鼻子灰,殺人的事兒還是一點兒也沒減少。並且,皇帝因為說笑總不能斷,心裏很煩惱,就又規定一條更嚴厲的法律。這條法律是這樣:凡是皇帝經過的時候,人民一律不準出聲音;出聲音,不管說的是什麼,立刻捉住,殺。
這條法律宣布以後,一般老成人覺得這太過分了。他們說,譏笑治罪固然可以,怎麼小聲說說別的事兒也算犯罪,也要殺死呢?大夥就聚集到一起,排成隊,走到皇宮前,跪在地上,說有事要見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