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對於王鎮惡來說,是難過的,之前那兩道門不是自己的實力攻出來的,而是用巧才進來的,如果這道門所用時間夠多,那麼很有可能進無法進,退無法退,隻能困死在這裏。
一般而言,作為最三層的牙城在用料上比之第一二道,確實更差很多。在王鎮惡攻了一個多時辰後,突然想到,其實可以用刀劍來砍劈牆的,所以,命令士兵,奮力劈砍城牆。
中國的豆腐渣工程,由來已久,所以,沒過多少時間,就砍出了一個足可以讓兩人並行的大洞。守軍們一看,這不行,隻能是退而巷戰了。
王鎮惡呢,一邊跟他玩巷戰,一邊派自己的使者拿著皇帝的詔書以及劉裕的親筆信送往劉毅。我想在信中的內容還有詔書的內容,應該差不多,都是講隻要劉毅放下兵器,出城受降,定然可以饒他不死。
使者接到命令,就來到州政府,把信和詔書交到劉毅的手上,劉毅呢,看都沒有看,直接把這些信件之類的就給撕了,然後燒了。而且是當著使者的麵。撕完了,就讓使者回稟王鎮惡。如果政府真有誠意,就讓劉裕自己親自來。
其實,劉毅哪裏知道劉裕都已經開始行軍了,隻不過,派王鎮惡來當這個先鋒而矣。他還以為,這次王鎮惡便是首領來著。所以,親自督戰,激勵士氣。主將親自督戰,結果是很明顯的,這也讓他的副將毛修之頓時有了信心。
打仗,人數越多,越難管理。我認為最難管理的應該是戰士之間流傳的消息。我們回想一想,每一次大戰,都是將軍善於利用消息,讓自己的士氣上漲,而使對方的士氣下降。
這一次,劉毅軍中,確實也碰到這個問題,因為劉毅和劉裕本身也是北府軍團出來的,而且之前劉毅也是從江州帶來了一萬多士兵,這些士兵跟劉裕帶的士兵,多多少少還是有許多老鄉親戚關係的。
一開始呢,劉裕親自來軍中的消息,隻是小道流傳,這些士兵也不怎麼相信。接下來,也許是因為前方吃緊,劉毅就把從江州帶來的士兵投入戰場,這些人一上戰場。
一看王鎮惡手下的那些人,很多都認識,而且很多還是表兄弟之類的親戚關係。
老鄉見老鄉,肯定要好好交談一下啦。
我們就看到這樣一個場景,全體士兵,如同八九十年代的武打劇一樣,輕輕地來,輕輕地去,完全不傷和氣。一邊動作,還一邊交談。
這邊說,表哥,你怎麼來這裏了呀,家裏還好不好呀?
聽自己的兄弟這樣說,這邊就回答了,家裏如何如何,有的說好,有的說不好。反正就是在拉家常,既然是拉家常,那就要解答自己心中的疑惑,就問劉裕到底來了沒有?
聽這麼一問,這些人定然實言相告。
這夥人一聽,我了個去,劉毅將軍太不厚道了,明明就來了,還騙我們沒有來,劉裕這麼厲害的人,再說皇命在身,他們出師有命,而我們跟著劉毅,如果跟政府軍打起來,那就是反賊,而且劉毅跟劉裕哪個厲害,他們還是很清楚的。
然後兩軍士兵就合計這個事情如何處理,有的說幹脆現在就穿回劉裕軍的軍服不就行了,有的呢,不想再參加這樣的戰鬥,結果就開始逃。
一些士兵加入劉裕,一些士兵逃走了。這些士兵就都走光了,這個逃跑是有連鎖反應的,就連那些保衛州政府的衛兵也都逃之一空。到了晚上,除了劉毅率領著一些親兵,其他士兵都已經逃走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