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終之卷 第二十章 太後(2 / 3)

“朕以為,你該大致清楚此事。”他停了停,似是瞥了門旁的王承恩一眼,說,“隻叮囑你一句:無論何人挑釁或是詢問,一概不應不知。記住了?”

“有陛下在上支持,臣妾自是一概不應不知。”我回答。

“好極。”他的笑意淡了,但是話語依然溫和,“文侍郎再有三五日便回京了,此間無事。等他回來,你們可以共出入宮城了。這間隙你好好準備吧。”

準備?準備什麼?我疑惑地抬眼看他。一看不要緊,隻見他雙眉不知道什麼時候鎖了起來,眼裏有濃重的愁雲。等等,剛才還笑得跟朵喇叭花似的,忽然一百八十度大轉彎,他搞什麼?

見我這樣看他,他稍鬆了盯著我的目光,說:“此戰凱旋,要有封賞。璟媛淑人也做點新衣裳,將府內做番打理,好迎接文侍郎回家啊。”

淨是廢話。這種事情用得著他來說麼?我唯諾回答:“臣妾叩謝陛下體恤。”

“來人!”他提高了聲音,對利索地進來候旨的宦官說,“賜文府璟媛淑人雲錦二匹,玉如意一對。”

真是打腫臉充胖子。可是,我明白他的心。我跪下叩謝了皇恩——這實在鬱悶,誰見過小叔子討好嫂嫂,嫂嫂還要三跪九叩的?

我忍著揉膝蓋的衝動離開禦書房,苦著臉還沒走出多遠,就聽見後麵一道腳步聲靠近了。我轉回身,看見一個宦官模樣的人正趕上來:“太後詔璟媛淑人見駕!”

這真是個好日子,連平日一貫低調的張太後也坐不住,想見我了。話說在去年皇帝與我的緋聞鬧得沸沸揚揚,以及上個月我與文禾大婚的時候,她老人家都沒露過麵,如今是為了什麼呢?失銀?看來這事兒真是鬧大了。

仍乘宮轎,一路被抬到慈慶宮外。宦官掀了轎簾道:“請璟媛淑人入慈慶宮。”

又要苦了我的膝蓋了。我哀歎。但仍是一步不敢落下,緊隨宦官後頭進了大門。幾重高門入後,見室內簾後正中一張羅漢床,旁邊立著持茶的宮女一名,羅漢床上坐著的女子三十多歲,烏發如漆,柳眉鵝蛋臉,脂粉微薄,雙眼寧和洞悉,服飾倒稍嫌樸素,不如周皇後雍容。

“臣妾宋瓔珞叩見懿安太後千歲。”我跪下行禮。

“璟媛淑人平身。”這女人聲音和緩穩重,讓人聽了十分舒服。

我起身剛要套近乎拍太後馬屁,就聽得宦官報道:“皇後娘娘到!”

今天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好日子啊。我恨恨想道。

皇後入室,滿壁生輝。我對著她又是一番恭敬拜禮。皇後看了我三秒,臉上說不清什麼神情,自去太後身旁坐了,連讓我起身的話都無。

“起來吧。”還是太後好,立刻讓我拜托尷尬。

“謝太後,謝皇後殿下。”我裝孫子站在一邊,垂著手。

“京師裏的大事,也知道了吧?”張太後仍是穩穩的口氣。

我不確定她是在跟我說話,便瞟了一眼皇後,熟料她也正盯著我不放。天的來,她還是那天讓我“有事您說話”的那個皇後周氏麼?

“嗯……臣妾有所耳聞。”我回答。

“很多人不敢問,不好問。這個壞人就讓哀家做一次吧,”張皇後笑容和藹,“哀家想問問,前日京師各大戶才丟了那麼多銀兩,今日剛剛就有奏報說宣府開始安排工匠和兵士,準備徹底修葺城防了。這事情一好一壞,倒也是巧了。這京師的各家都不說自己丟了多少銀子,但看情形都絕不是少數。而要修整個宣府城防和長城,少算也要百萬銀子,文侍郎真是擅智之人,居然這都能自己解決。”

字字懷疑,字字逼問。可是不知怎麼的,我覺得她像是做給旁邊的周皇後看的。

“臣妾一介女流,哪裏懂得統籌征戰之事,文禾若能順利解決長城修繕,也是大明之福,陛下之天賜福德。”我繼續裝無辜。

“璟媛淑人不必如此緊張。隻是我等女流在一起嘮嘮家常,說說自己家裏的事。哀家和皇後的家裏人便是陛下,而陛下也將文侍郎一向視如手足,這是眾人皆可看出的事情,所以璟媛淑人也不必將哀家當外人。”張太後笑得柔和,“一向聽聞璟媛淑人做事有禮有度,甚得陛下器重,又與文侍郎夫妻恩好,稱得上是一段佳話。讓哀家這孤家寡人羨慕不已。今日見了,確實勝過聞名。”

看人家這高帽給的,讓我脊梁後頭都快濕透了。打心眼裏厭惡這種場合,卻毫無退路。我帶著僵硬的笑剛想回複,周皇後卻打斷了我的醞釀:“璟媛淑人,這裏既然沒外人,我想告訴你,我娘家恐怕是此次失銀最多的府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