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五章 孩子的性格是天生的嗎(1 / 1)

在日常生活中,不時聽到有的人抱怨自己的性格不好,並總是無可奈何地說:“有什麼辦法呢?爹媽給的。”

一個人的性格,真是爹媽給的嗎?從某種意義上可以這麼說。一個人一生下來,在很多方麵受到父母遺傳基因的影響,父母的血型對子女日後的個性有一定的規定性,這是先天因素。從後天因素看,人生下之後,父母便在塑造著他的性格。在成年人的身上,總是留存著幼年時的影子,這是人的生命延續之必然。如果不是命運經曆了極不平凡的曲折,生活環境處於頻繁的大轉換之中,不另外滋生一些迫使他對以往的自我進行過多否定的因素,那麼,他幼年時的性格胚芽,這時隻是進一步定型成熟,基本格局不會有大的改變。而他幼年時性格胚芽的發生及發展,除了天生的因素外,主要是受父母言行的影響。因為幼童對父母的依賴性極強,與父母的接觸最多。在這個時期,父母對他的影響方式主要有二:一是以強製力向他灌輸某種行為方式;二是作為生活的榜樣給孩子以啟發誘導。事實上,父母是以自己的行為準則為絕對真理,讓孩子承認與接受的。國外有位作家認為,一個男子在選擇終身伴侶時,往往希望從對象身上發現自己母親的影子。這從一個側麵說明了父母對子女影響之深。“人是環境的產物”,幼童的生活環境基本上是由父母提供的,這樣,父母的意誌在孩子性格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在父母對子女性格影響問題上,以往人們從先天因素上考慮較多,對後天影響則比較忽視。其實,充分認識後天的影響,對於完善孩子的性格及其日後事業上的成功,都是非常有益的。首先,做父母的是過來人,對自己性格的優缺點應有理性認識,在自我性格批判的基礎上,來培養發展孩子的個性,在孩子身上發揚自己性格之長,而避其短。其次,做父母的要通過學習和各種社會活動,把握住時代精神及其發展趨勢,對未來需要的人才類型有所預測,認識到自身性格優缺點的相對性。有些優點,隨著時代的前進,人們價值觀念的改變,將來也許會變成缺點。如至今還多為人稱道的謙恭忍讓、寧靜淡泊的夫子氣,在日後的社會競爭中,說不定在某些場合就是弱點。諸如此類,何必非讓孩子去發揚光大?總之,注意到這些,也許能使你的子女長大成人後,不會有本文開頭提到的那種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