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七章 國企黨員負責人保持黨員先進性的思考(1 / 2)

目前,國有企業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正在廣泛深入地開展。通過前一段的集中學習,結合自身的工作實際,本人認為,作為國有企業的黨員高管層人員,要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一定要強化六個意識。

(一)黨員意識

當前,國有企業改革進入了攻堅階段,國企負責人的工作千頭萬緒,生產問題,市場問題,管理問題,資金問題,穩定問題,壓力很大,大多數同誌的領導者角色意識很強,工作是有責任心的,這應當充分肯定。但與此同時,也有少數同誌黨員意識相對地淡化了,薄弱了,這是值得注意的一個現象。由於黨的性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曆史條件、國有企業的地位以及黨組織給你的定位,決定了企業黨員負責人隻有樹立強烈的黨員意識,才能更好地扮演領導者角色,以崇高的使命感完成好本職任務,保證黨的政治核心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在國有企業的發揮,進而影響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生存發展。有一個曆史事例值得一提。莫斯科保衛戰開始時,德軍大兵壓城城欲摧,蘇聯政府已安排外交使團撤離,有的意誌不堅定者在悄悄燒毀黨證。斯大林親自打電話給朱可夫,“我懷著內心的痛苦在問你一個問題,希望你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誠實地回答:能否守住莫斯科?”朱可夫的回答很簡練但字字千金:“我們能夠守住莫斯科!”朱可夫確實打贏了這一仗,使之成為整個反法西斯戰爭的轉折點。麵臨這麼重大的政治軍事危機,為什麼不是最高統帥對方麵軍司令的命令,而是兩個共產黨員之間的問話呢?這裏有發人深省的黨員意識作用。要增強黨員意識,關鍵要學好《黨章》。《黨章》是我們黨的根本大法,它對黨的性質、指導思想、理想信念宗旨、黨員的義務、黨的幹部條件等都有明確的闡述或規定,反映了黨員先進性的共同標準。

(二)法紀意識

進入新世紀新階段後,我們黨的執政理念、治國方略、運作模式都實現了由革命黨向執政黨的轉變,其要義是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以法治國。作為國民經濟重要支柱的國有企業,依法經營,以法治企,是實現黨依法執政、以法治國的宏觀目標的十分重要的微觀基礎。同時,市場經濟又是法製經濟,它的活動是靠一係列法律法規和製度紀律來規範的。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主體,它的行為對於建立和維護市場經濟秩序具有重大影響。而國有企業自身的位置,又使它處於矛盾運動中。比如,經營者與出資人的矛盾,管理層與員工的矛盾,當期業績與可持續發展的矛盾,個人和企業收入與國家稅收的矛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矛盾,不同市場主體買賣之間的矛盾,等等。毋庸諱言,國企領導人在經營運作時,這些矛盾經常性地會與國家的有關政策法規和製度紀律發生碰撞。這就要求國企的黨員負責人特別是法人代表,要自覺堅持黨性原則,以強烈的法紀意識,做依法經營、講究誠信的模範。作為我們集團來講,還有一個特殊性,就是既是食鹽專營的市場主體,同時又擔負著鹽政執法的職能,要有更強的法製觀念。

(三)市場意識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20世紀末初步建立起了市場經濟的框架,新世紀、新階段黨又提出了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宏偉目標。國企黨員負責人隻有樹立強烈的市場意識,才能努力趨赴黨的工作目標並促成這一目標的早日實現。在當前經濟全球化和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的大背景下,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也是我們黨永葆生機的源泉。共產黨員隻有大力弘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才能走在時代的前列。而作為企業領導人來講,改革創新精神,又可以歸結為強烈的市場意識。縱觀數百年曆史,概而言之,市場經濟本質上是改革競爭創新的,沒有改革創新就沒有今天高度發達的市場經濟。小而言之,一個產品也好,一個企業也好,不改革創新,就必將被市場規律無情地淘汰。因此,我們在保持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的同時,要把自己從階級鬥爭和計劃經濟年代形成的思維定式和行為方式中解放出來,轉變觀念,與時俱進。特別對我們集團來說,還有兩個針對性很強的問題。一個是集團於20世紀90年代中期由省政府組成部門省輕工業廳轉體而來,至今仍舊有很濃的行政機關作風;另一個是鹽業長期實行的壟斷專營,還有行政職能,這使係統內計劃經濟觀念根深蒂固,官商作風時有表現,這都是與市場經濟格格不入的。我們要通過先進性教育活動,著重解決這些思想觀念問題,以積極的姿態應對鹽業體製改革和市場經濟的挑戰。

(四)務實意識

政權是打出來的,業績是幹出來的,作為企業黨員負責人,對這個道理尤應明白無誤。目前國企黨員負責人大致三類出身:有的是長期一直在企業工作的,有的是因單位改革轉體其身份由國家幹部變為企業領導人的,有的是由組織上從黨政機關調到企業來的。我們所有的同誌特別是後兩類同誌,一定要清醒地認識到,企業與機關是不同的。當然,機關也要真抓實幹,但它的工作性質主要是宏觀指導協調和檢查監督,而企業則是要把事情一件件落實,要根據政府的指導和市場的調節,把那些經濟技術指標,變成具體的產品、使用價值、貨幣,這玩不得半點虛的。首先,要牢牢扭住發展這個第一要務不放鬆,突出生產經營和效益這個中心,黨建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企業文化建設都要服從服務於這個中心,切不可被名譽、地位、權力這些過眼浮雲分散注意力,甚至產生歧念。其次,還要正確把握當期業績與可持續發展的關係。要根據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樹立正確的業績觀,決不能幹為官一任、輝煌一時、殺雞取卵、竭澤而漁的事。要千方百計幹好今天的事,還要殫精竭慮謀明天的發展,要使國有資產可持續地保值增值。這也是求真務實、真抓實幹的更高境界和更高要求。從曆史長河看,我們黨曆來是把當前任務和長遠目標相統一的,總是根據不同時期不同階段的任務,適時地提出當前的工作目標,但始終不忘記不偏離共產主義的最終目標,黨的事業也正是由此從新民主主義革命到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再到改革開放這樣波浪式前進的。我們應當從黨的曆史經驗中得到很好的啟示。隻有真正把企業做實做強做大了,才能真正樹立起“報效祖國,服務社會,回報股東,關愛員工”的企業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