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三章 堅持解放思想,推進黨建創新,實現科學發展(3 / 3)

三、黨委怎樣參與重大問題決策

企業黨組織參與重大問題決策是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一個重大課題,同時又是在實踐層麵上比較難以把握的問題。無論是在認識上還是在行動上,都還有待於繼續探索與完善。但有幾點應當明確:

(一)統一思想認識,主動參與是前提

黨組織參與企業重大問題決策,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黨委一班人認識的高度統一。認識統一了,大家都能把參與重大問題決策看做是嚴肅的政治任務和政治責任,就能積極參與,主動參與;否則就會有怕“幹預”,怕“越位”的思想顧慮,消極對待。對黨組織參與企業重大問題決策統一認識有一個過程,特別是對於黨政主要領導分設的企業來說更是如此。不能怕有分歧、有爭論就不去統一認識,就退卻,就放棄參與,這實際上是失職。在統一認識的問題上一定要有強烈的責任心,有耐心,有信心。

(二)提高素質能力,有效參與是基礎

黨委一班人特別是主要負責人的水平和能力是參與決策的關鍵。實踐表明,凡是綜合素質高的,就能積極參與,並實現有效參與。黨委參與企業重大問題決策,主要是按照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對關係企業改革、發展、穩定等重大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企業的重大問題,既有政治方向性,又有專業技術性,這就要求黨委一班人具有超前的思維能力和參與決策的本領。因此,作為國有企業的黨組織特別是黨組織負責人,必須不斷加強學習,掌握黨的方針政策,認清國際國內形勢,熟悉黨建工作和經濟工作,知曉現代企業管理知識和相關法律法規,了解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和員工的思想狀況,才能掌握參與決策的主動權。

(三)完善規章製度,依法依規參與是保障

根據《黨章》、《企業法》、《公司法》的規定,企業黨委、董事會、經理層都有嚴格的內部決策、管理、監督程序和職能主體。黨委參與重大問題決策,必須適應建立現代企業製度的法製要求,既要尊重法人治理結構各權力主體的權力,又要保證、監督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在企業的貫徹執行。靠什麼來支持參與,實現黨委工作與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工作的對接?隻有靠製度。建立一套係統的、完整的規章製度,是黨委參與企業重大問題決策的根本保障。集團黨委成立以來,大力加強製度建設,相繼出台了《黨委工作規範》、《黨委會議製度》、《黨委民主生活會製度》、《黨委學習中心組理論學習製度》、《黨委聯係群眾工作意見》等。特別是《黨委工作規範》,對黨委的組織規則、議事規則、工作製度(包括黨委參與重大問題決策製度)等,進行了明確規範,這實際上是我們集團黨建工作的總綱,為集團黨委開展各項工作,參與重大問題決策,提供了可靠的規章製度依據。我們還將進一步健全完善相關規章製度,盡快出台《董事會工作規範》和《經理層工作規範》以及相應的會議製度。湘澧鹽礦堅持每月一次的政工例會製度和定期礦務會議製度,在事關企業政治方向、改革發展、幹部任免、職工權益等重大問題上,黨政密切配合,維護了政令暢通,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健全體製機製,暢通參與渠道是關鍵

按照中央規定,企業黨組織參與重大問題決策,要通過堅持和完善“雙向進入、交叉任職”的領導體製來體現。這種體製安排,為正確處理黨委與行政之間的關係提供了依據,實踐證明,這種體製是切實可行的和有效的。但是,在“雙向進入、交叉任職”的體製框架內,黨委參與重大問題決策的方式和途徑,還必須有相應的工作機製來保障。第一是參與機製。就是製定有關製度,明確黨委參與重大問題決策的內容、方式、程序和途徑,解決怎麼參與的問題。我們集團製定的《黨委工作規範》,對黨委參與決策的一係列問題進行了明確界定。第二是協作機製。黨委與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在國有企業同時並存,兩者的法理依據不同,角色定位、功能作用、運作方式也各不相同,但他們的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了保證國有企業又好又快發展,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黨委與法人治理結構中的這種關係,決定了兩者必然有相互協作的願望和基礎,這就需要在分工明確的基礎上,建立健全和完善兩者之間的協作機製。如建立《黨委會議事規則》、《董事會議事規則》、《監事會議事規則》以及《經理層議事規則》,明確黨委和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的職責和權力邊界,完善黨委與法人治理結構間的工作機製,使黨委參與企業重大問題決策和發揮政治核心作用的原則規定製度化、規範化,保證公司內部工作關係和諧有序、運轉順暢。第三是溝通機製。一是黨政主頭之間要進行溝通。特別是在重大問題決策前一定要先行溝通,交換對擬決策事項的看法,盡可能達成一致意見。二是黨委與行政班子之間要進行溝通,互通情況,交換意見,求同存異。三是黨委各職能部門與行政各職能部門也要進行溝通,共同為企業提供決策支持和服務,順暢工作關係。

國有企業黨組織堅持解放思想、推動黨建工作創新、發揮好政治核心作用、積極參與企業重大決策的成效,最終要體現在推動企業各項工作、完成各項目標任務、加快集團改革發展上來。集團今年的生產經營遇到了一些困難,現在距離年底隻有2個月時間了,但我們的產量、銷售和利潤指標都不很理想。1~3季度兩礦生產各類鹽(含粉塵鹽)109.1萬噸,完成年生產計劃180萬噸的60.61%,同比減產7.42萬噸。1~3季度調出各類鹽103.9萬噸,比上年同期114.7萬噸,減少10.8萬噸。1~3季度全省運銷係統銷售各類鹽39.76萬噸,同比增銷0.79萬噸,完成年考核指標的85.14%;銷售小包鹽18.8萬噸,同比減少1.6萬噸,減幅8.5%,完成年考核指標26.8萬噸的70.13%。銷售多品種食鹽(含海晶鹽、自然鹽、醃製鹽)0.67萬噸,同比增長0.5萬噸,完成年考核指標10700噸的62.6%。實現利潤9466萬元,同比減少17.2%。截至10月20日,共生產各類鹽117.87萬噸,完成年生產計劃的65.48%,同比減產7.82萬噸;銷售各類鹽43.5萬噸,同比減銷0.2萬噸,完成年考核指標的90.27%;銷售小包鹽20.8萬噸,同比減銷2.4萬噸,減幅10%,完成年考核指標74.40%。而今年省國資委給我集團下達的目標任務,遠遠高於去年,我們必須抓住今年最後2個月的時間,加倍努力,超常發揮,才能完成全年的任務。集團各級黨組織,必須以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圍繞生產經營這個中心,發揮好政治核心作用,帶領全體員工,抓好市場營銷、達產達效、降低能耗、確保供應、優化庫存、安全運行這6項重點工作,堅定信心,奮發進取,紮實工作,決戰決勝,為全麵完成全年的各項目標任務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