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辯證地看待國有企業的困難。近一兩年來,我國經濟生活中出現了宏觀經濟形勢看好而微觀經濟狀況惡化的矛盾現象。其實兩者是相反相成的。正是由於作為經濟運行微觀基礎的國有企業的過度貢獻和超負荷支撐(表現為效益下滑、稅收增長、虧損增加、困難加劇),使得國家的宏觀經濟形勢日趨良性(表現為物價下降,財政收入增加,改革深化,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社會穩定)。從建湘瓷廠看,盡管1996年虧損480萬元,但它的2000多名職工人均年收入達到8000元以上,假定把工人的年收入下降到4000元,那麼仍然維持了遠遠高於長沙市最低工資標準的生活水平,而企業也就不會出現虧損。撇開國民收入的初分配與再分配合理與否不說,它提供的社會財富是客觀的。它以虧損的形式,解決了大量勞動力就業問題、吃飯問題,維護了社會的安定。從全國看,1996年國有企業的虧損麵約為50%,虧損企業職工占全部職工的半數左右。如果我們以簡單“放棄”的辦法對待困難的國有大中型企業,大量的富餘工人將會由隱性失業變為顯性失業,我國的失業率將由現在的3%成幾何級地增長,社會安定率將達不到期望的指標。因此,對建湘之類的困難國有企業,不僅要曆史地看到它的貢獻,更要現實地看到它對於改革所起的支撐作用。而扶持發展這類企業,也就成為深化改革的重要課題。
2.要辯證地看待集約經營與粗放經營的關係。我國已確定了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的戰略,這是一個具有全局意義的根本性轉變。但是,我們要從初級階段的實際出發,一方麵,要看到經濟發展在不同地區、不同階段、不同產業都存在著集約化程度不同的客觀差異;另一方麵,又要看到在集約化過程中我們麵臨資金投入不足和勞動力就業的雙重壓力。這就要求我們在資金密集型產業與勞動密集型產業之間合理地配置資源,根據省情,在推進增長方式向集約化轉變的過程中,充分利用和發揮勞動密集型產業的作用。而建湘瓷廠,恰恰是屬於我省有優勢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有一定優勢的企業,因此不能輕言“放棄”,而要注重發展。
3.要站在全省和全國經濟發展戰略的高度來認識建湘瓷廠的發展戰略。我省已在實施“開放帶動”戰略,以圖憑借外貿、外經、外資來推動經濟的發展。全國輕工業也確定了今後15年將從數量主導型過渡到質量、品種、出口和效益主導型的發展戰略。這客觀上要求我們積極推行“發展建湘”的戰略。一是建湘瓷廠是出口主導型和創彙大戶企業,隻有堅持積極發展的方針,才和諧於全省和全國的戰略主旋律;二是建湘瓷廠具有了一定規模的國際市場份額,目前的生產滿足不了訂單的要求;三是該廠的產品單價盡管近年下降,但仍然比全國的平均25美分高出約10美分;四是該廠在內部管理、職工隊伍和技術力量上,仍具有一定的優勢。
四、關於發展的若幹具體對策
1.把經營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徹底地由創彙轉到創利上來。既要擺脫計劃經濟年代以創彙為目標不計成本的做法,又要擺脫“雙軌製”時代創彙與效益指標並重的做法,因為目標的多元妨礙決策的果斷及貫徹的一致性,利潤是第一位的,創彙是服務於創利的較低層次目標。必須以此種目標定位,來對整個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謀篇布局。
2.政府出麵協調,解決企業急需的資金問題。當前主要是解決2000萬元貸款用於二車間的技術改造。該車間產量占全廠的65%~70%。現在因布局不合理,工藝落後,從粗坯到燒成要7天時間,四十幾道工序。改造後時間隻需2天,可省去200個臨時工,可降低能耗10%。僅節省勞動力和能源可增利150餘萬元。加上產量和質量的提高,年增效益數百萬元。
3.調整市場格局,加強內銷力度。國際市場除繼續鞏固歐美市場外,要積極開拓南美洲、中東和非洲市場,通過新的國際市場擴大出口率,提高賣價和減緩同業競爭的壓力。出口企業的出口率總有一定上限,該廠的出口率已達80%,但仍有20%的產品不能達到出口要求,要積極加強配套內銷,減少庫存產品,進而降低換彙成本,求得好的效益。
4.努力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要積極跟蹤和運用行業的科技成果,如采用標準化、係列化商品瓷泥推廣使用碳化矽等優質窯具,開發采用低鉛、無鉛色料和金花紙、釉中釉下彩裝飾工藝等,提高產品的檔次,培植新的拳頭產品。
5.注重開辟新的經濟增長點。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競爭性行業,主導產品的非主導化、經濟增長點的轉移是正常的。如居全國前列的山東省陶瓷公司,目前非日用陶瓷產品的銷量已占總銷量的47.85%,經濟效益大多來自新的經濟增長點。建湘瓷廠目前在三產業上還大有文章可做,如繁華路段門麵的承包、出租經營、招待所和保健中心麵向社會服務等,均可加強。
6.實施遷廠戰略。建湘瓷廠現居湘江北大橋東端、麗臣廣場西北角,對麵是國家級糧食交易市場和名優特產品市場,將要建成的長石鐵路車站距此也不遠,地理位置十分有利於開展商貿和金融業。而陶瓷生產汙染嚴重,在此不利於企業發展,也不利於環境保護和社會發展。可將企業遷至郊外,將現在地皮讓渡出來,通過級差地租,將獲得可觀的建設資金,以圖新的發展。
7.進一步加強內部管理,特別是學邯鋼學安塑,重點加強企業的內部核算和成本控製,向管理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