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2章 以文製武,方致萬世(1)(2 / 2)

“但聖上是上黨人,他可以不顧河北人的死活,我們卻不可以不把幽雲百姓的死活當一回事!”張公素說著見廳中幾人表情皆沒有變化後,又繼續說道:“不過既然我們暫時也無力北伐,那與契丹人發生衝突也是殊為不智的,所以對我們來說深入幽雲是不可取的!”

“不過……已經從幽雲逃到這邊來的百姓,同樣都是國朝的赤子,同樣都是河北道上的百姓,我們當然要安排他們在義武軍安居下來!”

“我讚同此事!”範種點頭,他不僅會讓這些百姓安居下來,同樣的他還會肅清周遼邊境上的遼軍斥候,把遼人伸向義武軍的手腳都給砍斷。

至於郭威的命令,嗬嗬,對自己這方有益處的當然要聽,但是若是對自己有害的話,那就是可以扔到地上踐踏的。

在某些問題上,範種會與孫氏兄弟有分歧,但是在另一些關係到義武軍利害的事情上,他們就會一致的對外。

……

在大梁的那位天子確實對義武軍的形勢十分的擔憂,他也沒有再顧及給予義武軍太多的增援,會否使得義武軍的軍閥再次成為遊離於中央朝廷之外的一股勢力,大批大批來自於大梁的物資讓範種都看花了眼。

足夠萬人使用的兵器,大批的麻布甲,超過百萬隻的箭支,將近千具的步兵甲,甚至還有一百具讓範種看了眼睛裏都放光的鎮遠大將軍弩……

毫無疑問論起價值來說,這其中價值最高的就是這一百具鎮遠大將軍弩了,這種弩也被稱做床子弩或者叫做八牛弩,它所用的箭支不是一般弓箭所用的那種箭,而是類似長槍,長度足有二米的大號鐵箭。

這種弩扣上箭支時,要十個人合力才能推得上去,而放箭的時候要用大錘夯擊弓弦才能使得箭射出去,單單人去開弩的話,可能連雙臂都會繃斷掉。

這麼麻煩的物事,它的威力自然也是一等一的,它在千步外都能射的穿明光鎧,在戰場上能接連穿透四五個軍士而力道不竭,如果說弓箭是這個時代的步槍的話,那麼鎮遠大將軍弩就是這個時代的巴雷特狙擊槍。

很遺憾的是,這一百具的鎮遠大將軍弩都被孫行友拿走了,他要將這些利器都安置在定州的城頭上,範種雖然很不舍,但是想想,自己那狼山寨上能用得到床子弩的地方也確實不多,他也就不再堅持了。

不過對於步兵甲和箭支兵器他就絲毫都不退縮了,這關係到他練兵的成果,雖然他堅信自己練出來的軍隊就是兵器比人差也不見得會輸,但是畢竟有選擇的話,是沒人願意舍棄飛機大炮而去選小米步槍的。

有範文斌偏向範種一方,加之或許是因為範種一架床子弩都沒要,讓孫行友有些不好意思,最終近千具的步兵甲,範種拿到手了四百具,也就是說,若是範種不擴軍的話,他都可以讓自己的軍隊每人都披甲了。

這個時代能披甲的一般都是軍官,而且至少是普通軍隊夥長以上、衙內親軍什長以上才有資格披甲的,所以若是有人知道範種現在心中居然在奢侈的想著要給全軍都披上鎧甲,那恐怕會跳起來指著範種的額頭大罵其浪費的。

尤其是北方的契丹人,他們沒有煉鐵的能力,更加沒有鍛造兵器的能力,幽雲未丟前,一口鐵鍋就能在塞北換到一頭羊,至於兵器,中原王朝理論上對草原是禁運的。而現在因為收了幽雲十六州在手中的緣故,契丹人也不像原先那般的寒摻了,不過幽雲每年能出產的鎧甲也才不過百副,所以契丹人大部分將官都還是光著身子的。

以前每逢看到宋史演義,看到遼人金人大將出場都是拿著鐵骨朵、愰金錘之類的鈍器,範種會覺得這是因為遼金的特色,而且這鐵骨朵名字聽起來多霸氣啊!

可是現在範種就不這麼想了,使用鐵骨朵這類鈍器確實是遼人和金人的特色,但是這並不是因為遼人金人喜歡用這類鈍器,而是因為他們國內的工匠隻能造的出來這樣的鈍器,鐵骨朵說穿了其實就是用木棍穿過一塊鐵錠而做成的兵器罷了。

這些鈍器的製作工藝可要比刀劍之類銳器的製作簡單的多了,中原就絕對不會使用這樣的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