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山是屬於太行山東麓的一部分,位於定州與易州兩周之間,地勢十分的顯要。
當年遼人大舉南下,並最終攻陷大梁的時候,河北大地處處都是烽煙,亂兵、土匪、遼人四處燒殺擄掠,使得河北的老百姓們紛紛逃離家園成為流民。
孫方諫同樣是這些流民中的一員,他本來是鄉間的土豪,素來在百姓間享有威望,所以他成了一大夥足有上千人流民的頭領。不過就算人再多,手無寸鐵的流民麵對著手持著勁弓利兵的遼人和各處亂兵,隻會是被屠殺的命運。
最後孫方諫率領著手下的流民大部躲到了狼山上,在狼山上,依托著狼山的顯要地勢,孫氏兄弟率領著手下的流民多次成功的打退了遼人大部的進攻。
因此越來越多的流民聚集到孫方諫手下,到了劉知遠率軍從太原而下,驅逐遼人的時候,孫方諫亦是帥著手下三千雜軍攻下了定州城,驅趕了遼人,自此割據一方,成為河北抵抗遼人南下的前沿堡壘。
範種知道狼山,那是因為狼山在千年後會有個更加響亮的名字——狼牙山,因為有小學課文裏的《狼牙山五壯士》之文而婦孺皆知。
姑姑坨是狼山的一座重要山峰,山上廟宇密布,供奉的是皇帝的妃子嫘祖,名為蠶姑祠,山上的最後一任住持就是孫方諫兄弟的姑姑孫深意,傳言此人在世時,能預言即將發生的事情,坐化後也經常會顯靈,所以被人敬畏的稱之為孫道姑。
義武軍轄境內,不少人都信奉此人,就連上次遼人攻打定州,最後因為月食而退兵的時候,都有不少人認為是孫道姑使“大法力”的結果。
“如此說來,孫氏兄弟倒跟後世的白蓮教差不多了,都靠著愚弄百姓來拉攏人心!”範種喃喃的自語道。
他已經能看明白了狼山寨外麵的大致模樣,狼山寨主體就是依托著蠶姑祠而建,地勢十分的顯要,上山隻有被開辟出來的一條陡峭的泥巴路。
若是有人攻打山寨的話,還得先要爬個六七百米的山道,才能夠得到山寨,那時候攀爬了六七百米的山道,又哪還有力氣來與上麵嚴陣以待的軍士對戰,也難怪孫方諫當初能背倚著此山而遼人壓根奈何不得他。
姑姑坨上新新舊舊足足的有近百間的房舍,這其中大部分都是由孫方諫兄弟所建造的,山上最多的時候曾經住了足足有幾千家,上萬人,安頓下來範種手下的一隊軍士加上後來孫行友給他的傷病營的近二百軍士自然是不成問題的。
現在範種的麾下已經有了近三百的軍士,當然這距離孫行友答應給他的編製兩營一千人還差了不少,不過範種倒也不急著將差額都補滿。
去年遼人東北的部族從河北南下,死傷慘重,傷到了筋骨,至少幾年內是絕對不會再有膽子出戰的,最多也就小規模的冒充馬匪劫掠罷了,他倒不用馬上麵對遼人的大軍。
西北才是遼人的重中之重,有後晉年間扶持兒皇帝登基之後,每年不費吹灰之力得到幾百萬歲幣的好事,現在遼國巴不得馬上能幫助劉崇擊潰中原的大周朝。若是功成,不僅可以在中原盡情的縱馬劫掠,擄掠漢人的女子財貨,更能從此有個臣服於自家的中原皇朝歲歲進貢,大遼的兒郎們就再也不用冒著生命危險去啃中原的那一座座堅城了。
狼山上原本的駐將是一個夥長,名叫張元圖,在範種到來之前率領著四十人的將士守在山上,一個夥本來應當有五十人,不過這個時代,軍官們大多要吃掉軍中的一些空餉以補貼家用。
至於不吃空餉,對不起,那樣的軍隊不存在,若是軍官不吃空餉,靠著那點微薄的俸祿,如何能應付的起來一應的社會人事往來,在危急的時刻,又拿什麼去讓軍士們拚死效力,這都是要錢的,不吃空餉哪來的那些錢?
一般說來,地方軍隊中普遍吃空餉的數目能有四成,乃至於五成,甚至實際軍額編製隻有應有編製兩到三成的軍隊,那也是有的,就比如平盧鎮,那兒的鎮兵就連地方上大點的土匪都打不過,吃空餉到了什麼地步也就可見一斑了。
這張元圖隻吃了兩成,已經算得上是少有的明白人了,當然也可能是因為位置太過靠近於契丹人所控製下的易州,時刻要防備著遼人南下,所以不敢吃太多的空額,怕誤了自家的性命!
對此,範種也沒什麼好說的,在沒有穩定的財貨來源的情況下,對於軍中吃空餉的事情,他也沒有辦法去管,斷人錢財如殺人父母,父母之仇那是能拚命的,除非範種肯掏錢將那些吃的空餉補上還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