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魅力失分——不誠實(2 / 2)

國王決定的觀花日子到了。無數個穿著漂亮衣裳的孩子擁上街頭,他們各自捧著盛開鮮花的花盆,用期盼的目光看著緩緩巡視的國王。國王環視著爭奇鬥豔的花朵與精神漂亮的孩子們,並沒有像大家想象中的那樣高興。

忽然,國王看見了端著空花盆的雄日。他無精打采地站在那裏,眼角還有淚花,國王把他叫到跟前,問他:“你為什麼端著空花盆呢?”

雄日抽咽著把自己如何精心侍弄,但花種怎麼也不發芽地經過說了一遍,還說,他想這是報應,因為他曾在別人的花園中偷過一個蘋果吃。沒想到國王的臉上卻露出了最開心的笑容,他把雄日抱了起來,高聲說:“孩子,我找的就是你!”

“為什麼是這樣?”大家不解地問國王。

國王說:“我發下的花種全部是煮過的,根本就不可能發芽開花。”捧著鮮花的孩子都低下了頭,他們全都更換了種子。

誰殺了陳佗

有一個人想拜見縣官求個差事。為了投其所好,他事先找到縣官手下的人,打聽縣官的愛好。他向縣官的隨從問道:“不知縣令大人平時都有什麼愛好?”“縣令無事的時候喜歡讀書。我經常看到他手捧《公羊傳》讀得津津有味,愛不釋手。”隨從告訴他。這個人把縣令的愛好記在心裏,胸有成竹地去見縣官。縣官問他:“你平時都讀些什麼書?”

“別的書我都不愛看,一心專攻《公羊傳》。”他連忙討好地回答。縣官接著問他:“那麼我問你,是誰殺了陳佗呢?”這個人其實根本就沒讀過《公羊傳》,不知陳佗是書中人物。他琢磨了半天,以為縣官問的是本縣發生的一起人命案,於是吞吞吐吐地回答:“我……平生確……確實不曾殺過人,對……對……對於陳佗被……殺之事更是一無所知。”

縣官一聽,知道這家夥並沒讀過《公羊傳》,才回答得如此荒唐可笑。縣官便故意戲弄他說:“既然陳佗不是你殺的,那麼你說說,陳佗到底是誰殺的呢?”

這人見縣官還在往下追問,更加惶恐不安起來,嚇得狼狽不堪地跑出去了,連鞋子也來不及穿。別人見他這副模樣,問他怎麼回事。“我剛才見到縣官,他向我追問一樁殺人案,我再也不敢來了。等這樁案子搞清楚後,我再來吧。”他邊跑邊大聲說。

等重的麵包與牛油

法國北部的一個小鎮,有位麵包師傅常到隔壁農場買牛油。麵包師傅發現每回購得l.5公斤重的牛油塊,都被人偷斤減兩,而且問題一再重演。終於,忍無可忍之下,他將農場主人揪送法辦。

法官問農家:“您沒有磅秤嗎?”“有的。”

“您少了稱重量的砝碼嗎?”

“我是少了幾粒砝碼塊,重量不齊。”

“那您又如何能稱出牛油塊的重量呢?”

“跟您據實稟報,法官。根本不需要砝碼!”“怎麼可能?”

“事情是這樣子的,當麵包師傅很賞光地到農場買牛油,我也決定采購他做的麵包。而且,每次就用他送來的I.5公斤麵包當作砝碼,稱出等重的牛油賣給他。如果他不服,認為被欺詐,這不是我的錯,是他自己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