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用明白了道理,按她的話去做,後來,天下人果然都輕視朱溫。
有一次,李克用被困在上源驛,有先逃脫回來的人,把變亂的事情告訴了劉太妃。劉太妃聽後,麵不改色,立刻把先逃回來的那人斬了,然後秘密召來大將,要求他一定要設法保護李克用和軍隊安全返回。
太原被圍時,李克用屢次出戰都遭遇失敗,他為此非常焦慮。當時有個大將李存信勸他暫且逃往北方,以圖日後東山再起。
李克用把李存信的建議告訴劉太妃,劉太妃罵道:“李存信這個給北邊人牧羊的奴才,怎麼能用他去謀劃成敗。你曾嘲笑過王行瑜放棄邠州西走,最後被人抓住的事情,今天你是否要重蹈這一覆轍呢?過去你曾經逃亡到韃靼,幾乎不能脫身;全靠當時天下多動亂,才得以回到南邊。現在,軍隊屢次戰敗,人們的心誌都不堅定,如果你再逃跑,還有誰會追隨你呢?”
李克用明白過來,於是不再逃亡。
既有智慧又勇敢的人,困難哪裏會難得住他們呢?劉太妃不愧是女中豪傑。
深明大義的鄭氏
唐朝人李景讓的母親鄭氏,教子嚴格,深明大義。李景讓後來做到朝廷的大官時,頭發已經花白了,但要是他有一點小小的過失,仍免不了遭受母親的鞭打。
他當浙西觀察使的時候,屬下有個低級軍官不順從他的心意,他讓人用棍棒打,結果打死了。這事導致軍隊裏的人非常憤怒,看來將會有變亂發生。
他的母親聽說這些情況,就出來坐在官府中辦公的地方,叫李景讓站在廳堂上,責備他說:“皇上托付你獨擋一麵,你怎麼可以把國家的刑法當成個人喜怒哀樂的本錢,而將無辜的人胡亂殺死呢?如果萬一造成地方上發生了動亂,難道隻是有負朝廷的信任嗎?你會讓你的母親我含羞而死,那樣的話,我有什麼麵目去見你死去的父親呢?”
說完以後,她就讓左右的人脫去李景讓的衣服,要鞭打他的脊背,這時,李景讓手下的高級軍官們都出來為他求情,他母親考慮了很久,才同意把他放了,這樣,軍心才逐漸安定下來。
鄭氏很年輕的時候,丈夫就死了,當時家境貧寒,孩子幼小,是她親自教育孩子的。有一次,她家房子的後牆塌陷,在牆破處發現了許多錢。
她向天祈禱說:“我聽說不勞而獲是自身的災禍。天如果憐憫我貧窮,那就希望讓幾個孤兒的學問有成吧,這些錢就不敢拿了。”說完以後,她就趕快把那些錢掩埋上,把牆修好砸實了。
從鄭氏的言行可以看出,她真是女子中有遠大見識的人。
鄒仆妻臨危不亂
五代時後梁的末帝龍德二年,襄州的都軍務鄒景溫被改派到徐州任職,仍管理都軍之務。
鄒景溫有個身強力壯的仆人,他仗著自己擅弄拳腳、有勇力,和他的妻子單獨騎驢而行。在走到邙山和碭山之間的水草地時,仆人大聲說:“我聽說一向有很多豪傑出沒於此,難道今天沒有一人和我決一勝負嗎?”
話音剛落,就從草叢中躥出了五六個強盜,其中一人突然上前,從後麵將這位仆人雙手抱定,經過搏鬥,把仆人壓倒在地,然後強盜抽出短刀,切斷了他的喉嚨。
仆人的妻子在旁邊看到這種情形以後,一點都沒有驚慌失措,隻聽她假裝大聲地嚷道:“真痛快啊,今天才把我的恥辱洗刷掉了。我本來是個良家的女子,被他搶掠以後,才被迫做了他的妻子。現在他總算死了。誰說沒有神明相助呢?”
盜賊們看到她說得誠懇,信以為真,沒有殺她,就帶上她及行李和兩頭驢子,向南邊走了近五六十裏地,來到亳城北界,在一個村莊南邊停下來歇息。這莊子大門兩側懸掛著兵器甲杖,看來巡視警戒的戍卒就在近前了。
這個仆人的妻子進門之後,徑直走入村民的中堂之上,強盜們隻以為她是去找吃的東西而沒有懷疑。在堂上,仆人的妻子哭著拜見了戍卒的總首,向他報告了自己丈夫遭到屠殺的情形。總首秘密地把他手下的士兵召集來,一下子就把強盜們抓住、捆綁起來,隻有一個強盜得以逃脫。
這些被捕盜賊被押解到亳城以後,全都斬首示眾。後來,這仆人的妻子返回了襄陽,做尼姑終其一生。
仆人的妻子出身低微,哪裏曾讀過書?但她能麵臨突變毫不慌亂,處置從容自如。
知子莫如母
五代十國時期,南唐的龍武都虞候柴克宏,是吳國名將柴再用的兒子。他沉著穩重,樂善好施,不管理自己的家產。雖然他掌管宮中的值班警衛,卻每天都和賓客們飲酒賭博,從未談論過軍事,所以當時人們都以為他不是將帥之才。
到吳越國兵包圍常州之時,柴克宏請求到陣前軍隊中去效力,不惜一死。他的母親也稱讚柴克宏有父親的風度,可以做大將。她表示如果柴克宏不勝任而要株連子孫的話,願和他一起分擔罪過。
南唐元宗將其任為左武衛將軍,派其率兵援救常州。結果大敗吳越之兵。
知子莫如母。柴克宏不曾談論兵法,正是深知用兵之道。她的母親能從兒子的父親來判斷兒子,令人驚奇。
識大體的練夫人
北宋朝郇國公章得象,是建州人,他的高祖章仔鈞在五代十國時期曾在閩王王審知手下任高州刺史、檢校太傅,號章太傅。太傅有夫人練氏,她有著過人的智慧。
有一次,太傅準備出兵打仗,有兩個將軍因故來遲了,太傅很憤怒,要殺他們,練夫人想保全兩位將軍,為太傅置辦了好酒和美女,太傅非常高興,一直喝到深夜,喝得大醉。這時夫人偷偷地放走兩個將軍,讓他們逃跑了。
兩個將軍不敢再待在閩國,就投奔了南唐,成為南唐的將領。後來,他們率領南唐的軍隊來攻打建州時,太傅已經死了,練夫人還住在建州,兩個將軍派人送給練夫人很多金帛,並給她一麵白旗,告訴練夫人說:“我們得城後要屠殺全城的人,到那時夫人可掛白旗為標誌,我不會讓士兵們去打擾你。”
夫人退回金帛說:“如果有幸你們還思念過去的恩德,希望你們能夠保全全城人的性命,假如你們必須殺掉全城的百姓,那我願與大家一起死,不願獨自保全。”兩位將軍聽了,很受感動,於是決定不再屠城。
夫人免二將一死,二將又因夫人而免全城人之死,夫人所獲得的很多。由此可見,練夫人確實是一個愛惜百姓的賢人啊!
勇敢的晏氏
南宋寧化人晏氏,嫁給了福之曾氏為妻。丈夫死後,她守著幼小的兒子不再嫁人。宋理宗紹定年間,盜賊蜂起,晏氏為了防範,就靠山修起了寨子自保。
她把當地的農民召集來,對他們說:“你們的衣食都要依靠我家來保護,如果盜賊來了,你們可憐我,都應當出力效命,抗擊盜賊。如果不能打勝,就把我殺了!”
接著,她又打開藏錢的袋子,把錢全部散發給大家,農民們都很感激,立誌要為晏氏效命。當盜賊來時,晏氏親自擊鼓,又讓婢女們敲鑼,盜賊於是退散了。這樣一來,鄉人們拉家帶口回到寨子來的很多,晏氏就以自家的糧食周濟沒飯吃的人。
以後,晏氏又擴大了寨子,形成了一長列,各部分互相支援照應,盜賊不能攻擊取勝,數以萬計的老幼鄉民得以保全性命。
晏氏的事跡傳揚開來,朝廷就封她為“恭人”,賞賜了鳳冠霞帔,並委任她兒子為承信郎。
智勇兼備的人,成功來得也比其他人容易。晏氏不僅有勇,而且有謀,可謂巾幗不讓須眉。
沈襄妾助夫脫險
明朝錦衣衛有個經曆名叫沈煉,疾惡如仇,因指責宰相嚴嵩而獲罪,被貶到保安去屯田。
當時總督楊順、巡按路楷都是嚴嵩的門客,聽從嚴嵩兒子嚴世蕃的指使,為所欲為,草菅人命。嚴嵩指使他們說:“隻要你們能為我除去心病,功大的封侯,功小的升為公卿。”於是楊順就和路楷合謀,抓了很多和造反的人有聯係的白蓮教徒,經過篡改將沈煉的名字列入死囚的名冊,判處了死刑,並抄沒他的家產。
楊順因殺死沈煉有功,於是他的一個兒子當上了錦衣衛千戶,路楷卻晉升為候選五品卿寺,因此楊順怏怏不樂地說:“宰相對我的獎賞太輕了,難道是認為我還不夠盡力嗎?”於是又下令將沈煉的二兒子抓來,活活打死了;並且發公文到越地,逮捕沈煉的長子、儒生沈襄。把他抓來之後,就每日毒打逼供,沈襄的處境十分艱難危急,快要死了。
正在這時,楊順與路楷被人彈劾,最後皇帝下旨把他們逮捕治罪,沈襄才得以減罪,被發配邊地戍守。當初沈襄被抓來的時候,隻有一名愛妾隨行,這時沈襄也帶著愛妾前往戍地。
走到半途,沈襄隱約聽到嚴嵩要派人半路截殺他的傳聞,沈襄很害怕,想尋找機會逃跑,但又不忍心丟下愛妾。
愛妾說:“沈家傳宗接代,就靠你一個人了,隻管去吧,不要顧慮我的安危。”於是沈襄就騙押解他們的吏卒,說城裏有和自己同榜登科的年兄家,曾欠沈家許多錢,他要去討回來。押送的人因為看到他的妾留下了,就沒有懷疑,放他去了。
過了許久,不見沈襄回來,押送人就到他所說的人家去詢問,年家的人說沈襄根本沒來過。押送人又返回去詢問他的愛妾,沈襄的妾一把抓住押送人的衣襟,大聲哭喊著說:“我們夫妻二人患難相守,從不曾有片刻的分離,現在他一去不回,肯定是你們受嚴嵩的指使,殺死我的丈夫了。”
這時,在旁圍觀的人越來越多,熱鬧得像個集市,眾人也無法斷定誰是誰非,隻好向監司報告。監司也懷疑嚴嵩真的派人殺了沈襄,不得已,就暫且讓沈襄的妾在尼姑庵裏寄食,責令押送的人在限期內找到沈襄。
押送人因找不到沈襄的下落,又多次遭到鞭打,於是去哀求沈襄妾,說沈襄實際上是自己逃掉的,他並沒有殺沈襄,不要冤枉他。後來他就趁空逃跑了。
很久以後,嚴嵩終於遭到彈劾,沈襄才出頭申訴了自己的冤案,官府將楊順、路楷下獄治罪,沈襄的妾則又回到了丈夫身邊。
把握時機,才能夠安然度過危難,想辦法拖住敵人,也可以讓要逃走的人沒有後患。沈襄的妾不僅忠誠,而且有智慧。真是值得讚美!
王翠翹計滅賊寇
明朝人王翠翹是臨淄城中的一名歌伎。她過去名叫馬翹兒,能唱新作的樂曲,善於彈奏胡琵琶。曾以計脫離了鴇母,自己一個人遷居海上,並改用了現在這個名字。
海上的賊寇竄擾江南一帶時,把王翠翹搶去了。獻給了寨主徐海,徐海是越族人,號稱明山和尚。他非常寵愛王翠翹,把他尊為夫人。事無巨細,都聽從王翠翹的支使、安排。
於是,王翠翹就假意和他親熱,暗中卻希望徐海早早失敗,也盼望自己能及早回到家中,終此一生。
一次,正好督府胡梅林派牛老人來山寨,招降徐海,徐海驚恐不已,便將老人捆綁起來,準備殺了他。王翠翹勸阻說:“投降不投降在於你,跟來使有什麼相幹?”說完便親自給老人解去繩索,還贈送金銀,慰勞以後放其返回。
這個老人是海上人,王翠翹過去認識他;但老人偷眼瞧了翠翹一下,卻把她誤認為是徐海的王氏夫人。回到府衙以後,老人不敢隱瞞,對督府說道:“不要指望這些強盜會投降了。但是徐海所寵愛的那個王夫人,我看她有外心,可以借助她來消滅這夥強盜。”督府答道:“好吧。”於是便派羅中軍再次前來說降徐海,而同時又買了很多金珠寶玉,暗中用它賄賂王翠翹。
以後,王翠翹便每天來到帳中,從容對徐海說大事必不會成功,不如早早歸降。現在兵戎戰亂已給江南人民帶來了極大的災難,投降以後,即可得官,他們能共同享受終身的富貴。
徐海在翠翹的耐心勸說下,就決計投降了。督府看到時機成熟,就大事調動兵馬,詐稱前來迎降,率兵逼近了徐海的山寨。徐海相信了王翠翹的話,對督府的軍隊沒有防備,官兵趁機衝入寨內,殺了徐海而俘獲了王翠翹,其餘賊寇也全被殲滅。
督府胡梅林在轅門設置了盛大的酒席,犒賞軍隊。他讓王翠翹唱曲,並叫她給大家斟酒、勸酒,下屬的軍官們也都起身為王翠翹祝酒,願她長壽。督府胡梅林開懷暢飲,略帶醉意,遂走下台階,與王翠翹嬉戲。直到夜深人靜之時,宴席大亂,杯盤狼藉。
第二天,督府很後悔昨晚的失態,然而因為王翠翹對殲滅賊寇功勞很大,又不忍心殺她。為了挽回麵子,於是就把王翠翹賞給了受他調遣的永順酋長。
王翠翹被帶去以後,在渡過錢塘江時,她傷心地歎道:“徐海待我極厚,我為了國家的利益誘殺了他。但是殺了一個頭領,又另屬於一個頭領,我還有什麼麵目活下去呢?”半夜時分,她便投江而死。
假意與敵人修好,然後趁他不備時將其消滅,這是鬥爭中常用的手法,往往能收到奇效。
出人意料的女子
明神宗時,政治上較為寬鬆,刑部監獄中關押的人,大多都是判了重刑的人。有個在地方判罪的縣令,因為某些事情牽連,神宗下令把他關押在詔獄,很久都得不到昭雪。
縣令年歲大了,他料想自己一定得死在獄中,傷心的是還沒有兒子。於是他把自己的家產全部賣掉,在監獄近處營建了一所房子,安置他的愛妾。然後又用厚禮賄賂管監獄的人,使得他能暗中自由進出。
縣令有個不成器的侄子,他常常偷竊縣令家中的錢財,用來賭博。巡邏的士兵發現後,對他很懷疑,就極力追問他,他就把所有的事都交代了,而且說:“家裏有一匹青騾子,我叔叔走的時候必定要騎它,沒用的時候就出租給別人用。這騾子可以證明我說的話。”
巡邏的士兵暗中偵查了幾天,證明那侄子並沒有說謊。
這天,縣令正跟他的妾在中堂對坐著吃飯,一群巡邏士兵進來了,縣令很驚恐,嚇得筷子都掉在了地下。妾馬上起身迎過去說:“我家老頭子膽小,不要逼迫他了。你們跟他有怨仇嗎?”他們說:“沒有。”
妾說:“如果這樣。你們無非是想多拿點銀子罷了。家裏的銀子都是我掌管的,你們隨我來吧,我一定讓你們滿意。”巡邏的士兵看這個女人相貌漂亮,說話中聽,就留下一人看守縣令,然後這群人跟著妾進了臥室。
妾指著床說:“銀子放在床頂上。”她拿了架小梯子往上登,那群人就在下邊跟她調笑,她聽了也不惱怒,嘻笑的聲音都傳到了外屋。不一會兒,她捧著一個匣子下來了,打開一看,裏麵果然有很多銀子。
妾說:“上麵還有。”她又捧了一個大箱子下來,裏麵都滿滿地裝著銀錢。喧鬧聲音越發大了。在外屋看守的人聽了也想得到銀子,於是不再看守老縣令,也到屋裏來了。縣令趁此機會就偷偷地跑了。
這群巡邏的士兵拿了很多銀錢,心滿意足地出了臥室,一看縣令不見了,嚇得想溜走。妾看準一個身體比較瘦弱的,用力揪住他,大聲喊叫這裏有搶銀子的賊。那群人就一起揮拳來打妾,連牙齒、指甲也用上了,但是這個妾卻死不鬆手。
她的喊叫聲越來越淒厲,驚動了屋子外麵的路人。外麵的人進來,那些巡邏的士兵就逃竄了。他們隻捉住了一個,連同妾所揪住的那個共兩個人,一起交送巡城官潘禦史,妾向禦史控訴了那群凶犯下流,貪婪的醜行,並報告了所丟失的家產的銀錢數目。
這兩個人知道隱瞞不住,就供認了他們全部同夥的姓名。不久,這些人就都被抓來了,銀子一點都沒少。
他們以犯人縣令逃走為借口,為自己開脫。禦史就讓人去詔獄察看,縣令卻還在獄中;這些人沒話說了,但他們又把罪過推到那個不成器的侄子身上,禦史就拘捕了侄子,然後給他們用杖刑,將他們全部打死了。
妾拿了原來的銀錢,回到家,登記了數目之後就去告訴縣令。縣令生了病,幾天後就死了。
遇到緊急情況時,千萬不要慌張,隻有鎮定自若,才能想出好的辦法,不然隻會越慌越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