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微笑著,撫·摸著他的小臉蛋,仔細聽著他的呼吸和心跳。
我看向屋外,太陽光灑進屋裏。
我高興地笑著,因為一個生命的逝去,必然是另一個生命的誕生。
……
人們十分確信,他們並不是這個世界的第一任住民。
在他們之前,曾經存在過一個科技發達的文明,或許不止一個,但他們最後都消失了。
可證明的一個文明,隻留下神秘的石板。
在對於這些石板的研究中,人們逐漸破解出越來越多的知識。
其中,數學與物理知識,幾乎推動著我們的文明的巨大進步,成就了整個科技大爆發時代。
似乎所有的文明,所有的個人,隻不過是這個星球的過客。
就像是一間客棧一般,來了然後又離開,無法逆轉。
在沉默於生命在宇宙中弱不禁風的真相時,我們不禁會浮想聯翩,那個科技發達的文明,是如何毀滅的呢?
有人認為,是月球的消失,導致全球性的地殼劇烈運動,引發一係列自然災害。
對於月球的猜測,人們總喜歡用假如開頭。
假如月球存在,我們的潮汐效應將會大到三倍以上,地軸將會傾倒,四季效應將會更加明顯。
地球的自轉會慢的多,可能是現在的六倍以上。
這就說明,那個時候的一天長度,也會是現在的六倍以上。
但遺憾的告訴你,月球突然消失,或許真的會毀滅一個文明,但這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
或許隻有神的力量,才可以讓它憑空消失。
我們並沒有在地球附近,發現一些碎片。
科學家更傾向於,月球是自己消失的。
在漫長的歲月中,由於地月係統中潮汐力的滯後,導致地球的角動量減少,月球的角動量增加。
於是,月球就會慢慢遠離地球,最後脫離地球的引力。
如果是月球以這種形式消失,那麼地球上的生命,會有足夠長的時間用於進化,從而適應環境,這個文明也不會消失了。
現在最具有說服力的,是宇宙塵埃假說——由於太陽係圍繞中心黑洞運轉,在這個過程中,太陽係遭到了巨大的星係塵埃。
這些塵埃吸收大多數太陽光,使得地球獲得的熱量十分稀少,地球進入了長達數萬年,甚至數百萬年的冰川時代。
冰川時代,在地球的曆史中,不止發生過一次。
而我們現在,則生活在大冰川的間冰期。
我們現在的環境,與那個文明所處的環境,有著巨大的差距。
這就造成了,雖然在同一顆星球,卻產生了截然不同的生物結構。
最根本上的不同,便是性別。
我們是三性,而根據石板上的記載,他們隻有兩性。
在自然界中,兩性其實是存在的,在某種特殊的環境下,兩性要比三性更加穩定。
但是,由於如今的地球,早已經不是百萬年前的地球了,我們的氣候要比那個時代更加寒冷,四季的變化也不明顯,我們的祖先在進化的道路中選擇了三性。
這樣,可以大大增加種群的基因組合方式,提高對於環境的適應力。
或許,我們的上一任住戶,並沒有完全滅絕。
而是有一部分,逃往了宇宙深處,去尋找一個適合居住的新家園。
說不定什麼時候,他們想起了這顆曾經的母星,會回來看一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