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命滿月界,淨妙琉璃尊,
法藥救人天,因中十二願,
慈悲弘誓廣,願度諸含生,
七佛藥師王,至心頭麵禮!
南無光勝世界善名稱吉祥王如來!
南無妙寶世界寶月智嚴光音自在王如來!
南無圓滿香積世界金色寶光妙行成就如來!
南無無憂世界無憂最勝吉祥如來!
南無法幢世界法海雷音如來!
南無善住寶海世界法海勝慧遊戲神通如來!
南無淨琉璃世界藥師琉璃光如來!
諸位法師,各位居士:首先請大家發起無上的菩提心!為了幫助一切如母眾生都能獲得身體健康無病苦,心靈健康無煩惱,靈性健康出輪回,這樣的殊勝成就,今生今世消災延壽,臨命終時正念分明,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從今天開始我們共同來學習《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武漢靈泉寺從重建複興以來,我們先後共同學習過《地藏菩薩本願經》,《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和《華嚴經·淨行品》。今年是靈泉寺舉行寺院重建落成典禮和全堂佛像開光法會的殊勝的一年,我們在開光和舉辦文化節之前,特別地選擇與大家共同來學習圓融世出世法,圓融顯密法的殊勝法寶——《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藥師法門的特質
本經她的內容,一方麵是令我們學習如何消除身心的病苦,本經的修法可以用很多方法來概括,可以用一個字來概括藥師法門——禪。分別包括了如來禪、祖師禪和秘密禪。
如來禪是由定發慧,漸修的方法,從呼吸下手,斷惑證真。
祖師禪是心法,以慧攝定,明心見性,頓證菩提。
秘密禪是色法,告訴我們如何在飲食之中修行。
不管我們學佛不學佛,一個人要活下來,離不開飲食、呼吸、睡眠,而藥師佛就在飲食、呼吸、睡眠之中告訴我們如何來修秘密禪、如來禪和祖師禪。
藥師法門如果用兩個字來概括就是——健康。身體健康無病苦,心靈健康無煩惱,靈性健康出輪回。這個是我們每一位佛弟子都希望得到的,但是並不是說你會念《藥師經》,你自然地身體馬上就健康了,那不見得。我們還要知道,《藥師經》裏麵,藥師佛開示我們怎樣獲得健康,善於正確地運用好這個身體,那麼她基本上是不會生病的,就算是生病,也很快可以調理過來。
現在雖然說科學進步了,醫學技術也發展了,但是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知道,現代的醫學對一切的慢性病都沒有辦法徹底根治,隻能夠控製,你看好像高血壓、心髒病、糖尿病、腫瘤、紅斑狼瘡、尿毒症等等,許許多多的慢性病都隻能夠依靠終身服藥來維持,而最後的結果是身心煎熬,人財兩空,都是因為我們不了解藥師法門的緣故。希望我們透過藥師法門,能夠在身體沒有發病之前,透過一些征兆你就會知道可能會產生什麼病,我們要怎樣子去預防、去調理。
藥師法門裏麵有一些口訣,就從當下所處的時空點上可以知道怎樣來判斷我們的身體健康狀況,“上工治未病”。不單單是你的身體狀況可以看得到,並且每個人他的壽夭、窮通都可以看得到。壽命會有多長,什麼時候差不多會命盡,事業上麵有沒有前途,存在哪些障礙,都可以通過藥師法門知道。當然更進一步是要超出輪回。
藥師法門如果是用三個字來概括,就是——色、息、心。色法、心法、息法:色法在飲食中間修,是秘密禪;息法在呼吸中間修,是如來禪;心法在睡眠之中修,是祖師禪。
藥師法門如果用四個字來概括,就是——長壽七法。藥師法門裏麵開示我們怎樣透過敲膽經來增強氣血的能量,身體衰老的過程,其實就是氣血不斷下降的過程,某一個器官如果長期得不到氣血供應的時候就會病變,就會死亡。比方說肝髒長期缺血會有肝炎,進一步會有肝硬化,再進一步就是肝癌了。 透過藥師法門我們可以知道,怎樣子從根本上來增強體質,還有按摩心包經、放生、八關齋戒、藥師定等等。
藥師法門如果用五個字來概括就是——藥師琉璃光。藥師是彰顯佛陀的大慈悲,琉璃光是彰顯佛陀的大智慧。
藥師法門如果用六個字來概括就是——生活、生命、生死。如何提高生活質量、提升生命品質、超出生死輪回,這是藥師佛開示我們在生活之中了生死,在了生死之中生活的非常善巧方便的方法。
《藥師經》曆朝曆代都得到很多大德的重視和弘揚,唐朝時候有玄奘法師的弟子窺基法師,著有《藥師經疏》;清朝時候有天台宗的法師,也有很多《藥師經》的注解;特別是民國以來著名的弘揚本經的法師就有太虛法師、弘一律師和印順導師等等。1934年太虛法師在寧波阿育王寺有專門詳細講解過《藥師經》,留下有《藥師本願經講記》。
弘一律師就著有《藥師經析疑》,弘一律師特別地開示我們,藥師法門有三種殊勝:
第一,若犯戒者,聞藥師名已,還得清淨。
第二,若求生極樂,而未定者,修藥師法門,臨命終時有八大菩薩乘空而來,示其道路,即於彼界種種雜色眾寶花中,自然化生。
所以修藥師法門不單單是今生今世身心健康、消災延壽,而且臨命終時還能夠得到八大菩薩來給我們示其道路,接引我們,幫助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超出生死輪回。
第三,現生種種厄難,不如意事,悉皆消除。
這是弘一律師特別強調的藥師法門的三種殊勝。
1954年秋天,印順法師在台北的善導寺也講演過《藥師經》。
1992年,傳承唐密和東密的大德,吳立民阿闍黎在河北趙縣柏林禪寺舉辦的藥師法會中,講演過《藥師琉璃光七佛如來本願功德經》,法緣非常殊勝。事後有印行《藥師經法研究》,這個是比較容易請到的法寶。
我們此次的藥師法會,吳老特別加持我們安立這個藥師壇城,賜了一些法器——與藥師法門特別相關的。我們看佛像前麵所供奉的是五輪塔,這個五輪塔非常奇妙,供奉的地方它就能夠幫助我們把身體裏麵的地、水、火、風、空轉過來,也可以把自然界的地、水、火、風、空轉過來。
長沙嶽麓山原來有建一座五輪塔。北伐戰爭的時候,唐生智將軍率領他的軍隊幾十萬人在五輪塔前麵發願受持三皈五戒。
五輪塔同時也是藥師法門和東密裏麵一個非常殊勝的法器。我們作五相成身觀,修即身成佛,一定要保持五輪塔的觀修。東方是藥師佛的咒鬘;西方是般若佛母的咒鬘——噶底 噶底 把拉噶底 把拉桑噶底 菩提薩瓦哈;加上一本《藥師經》,這樣就可以最簡略地形成一個完整的藥師壇城。
海外《藥師經》的注解也很多。日本台密的祖師最澄法師到唐朝來求法,有求到藥師法門。他回國以後開創了台密的大本山比睿山,親手點燃了一盞藥師燈,傳到現在一千多年了,這盞燈從來沒有熄滅過,對於佛法的興盛,對於國家的興盛都有非常好的緣起。
另外,唐朝時候,新羅國有一位太賢法師,他注解有《本願藥師經古跡》,也是解釋《藥師經》的。
三重因緣
太虛法師在講演本經的時候說有三重因緣:
一、近現代人學佛注重現生實用。
二、東方淨土與中國。
三、依藥師琉璃世界創建人間淨土。
我們先說第一重因緣——注重現生實用。
佛法所說的快樂有三種:1、現生樂。2、後世樂。3、究竟解脫樂。
藥師法門是側重於滿足眾生希求現世樂的心願;西方彌陀淨土法門是滿足眾生希求後世樂的心願,我們臨命終時超出輪回,往生淨土;釋迦牟尼佛的本懷是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了達生死本空,而成就究竟解脫之樂。大殿裏麵供三世佛,表法的意思為:釋迦佛是主佛,他表達的是究竟解脫之樂,是了達生死本空,超出輪回,圓滿成佛之樂;而他將延生和度亡的大事就分別托付給藥師佛和阿彌陀佛。
當前,雖然大家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醫療技術也進步了,但是由於緊張快節奏的工作和超負荷的工作壓力,眾生的貪、瞋、癡更加熾盛,很多人都是處於一種亞健康的狀態。
我們有可能親身經曆過,或者親眼目睹過,生病的時候在加護病房裏麵與死神驚心動魄的搏鬥,這樣之後,更加珍惜身體健康;我們經曆過像地獄一般痛苦的煩惱煎熬以後,更加珍惜心靈健康;我們體悟到無量劫以來在六道苦海之中輪回的痛苦以後,更加珍惜靈性健康。
我們渴望身體健康沒有病苦、心靈健康沒有煩惱、靈性健康超出輪回,所以要學習藥師法門,並且幫助一切的如母眾生都能夠獲得健康快樂的人生,歡喜自在的人生。我們學習掌握藥師佛健康長壽七法以後,就能夠真正享受到完全不用擔心疾病的健康。
你沒有了解藥師法門之前,會覺得疾病來得很突然,事實上它之前就已經給了我們一些預兆。
第二重因緣是東方淨土與中國。
孔子說過:“未知生,焉知死?”中國人特別注重於今生今世,東方的文化思想特別注重於現世的快樂,你看中國封建時候的皇帝,很多都要追求長生不老,用了很多方法,但是都是以失敗告終。你看,秦始皇、漢武帝,都曾經迷信那些術士的煉丹,最後讓自己反而提早死亡。
我們能夠了解藥師法門就能夠得到三種快樂:現世樂、後世樂和究竟解脫樂。中國的古聖先賢都重視人生道德修養的提升,世俗所說的正心、誠意、格物、致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齊、治、平,都是指今生今世的人生的實踐。所以藥師法門與中國傳統的文化思想最接近,最能夠契合中國人的根機,最適合於我們的心。
佛教認為人的壽命正常來說是一百二十歲。在《時輪金剛本續》裏麵說到,人長到二十歲的時候,身體裏麵的七萬二千條脈才完全長成。二十歲生日過了以後就開始衰老了,每一天死亡兩條脈,一年就死亡七百二十條脈,一百年,七萬二千條脈才完全死亡,人的壽命才終。
當代的生物學的研究也表明,哺乳動物的壽命是牙齒完全長成時間的5~6倍。人的牙齒到二十五歲的時候停止生長,二十五乘以五,按照五倍來計算,正常壽命是一百二十五歲;按六倍來計算,人壽是一百五十歲。
但是誰能夠活到一百五十歲?很少。不是沒有,你看中國古人說:彭祖八百歲,他是中國長壽文化的代表;近代的虛雲老和尚也活到一百二十一歲;佛教的八宗共祖龍樹菩薩活到五百多歲,如果不是那個太子向龍樹菩薩乞頭,龍樹菩薩還可以繼續住世。
龍樹菩薩是非常了不起的大德,直顯佛陀的密意。著有中觀六論:《中觀根本論》、《中觀寶鬘論》、《六十正理論》、《七十空性論》、《回諍論》和《細研磨論》。為了解釋《大般若經》著有《大智度論》;為了解釋《華嚴經》著有《十住毗婆沙論》。
龍樹菩薩對於世間的學問也很精通,對醫方明有研究以後,煉一種藥王長壽丹,並且著有《方便百論》,他每一年就吃一粒藥王長壽丹,每一年給國王吃一粒,所以兩個人壽命都很長。這個都是因為懂得藥師法門。
從健康的角度來說:世間有四種人:懂得藥師法門的人,健康增值一百二十;有智慧的人關注健康,健康保值,平安九十;無知的人漠視健康,隨心所欲,所以健康貶值,帶病活到七十;糊塗的人透支健康,提前死亡,生命縮水,五十、六十。
希望透過藥師法門的學習,我們最起碼能夠賺三十年。事實上,你懂得如何去激發我們身體裏麵的再生係統就能夠延長壽命。
第三重因緣是依藥師琉璃世界創建人間淨土。
藥師佛無量劫以前發菩提心,修大悲行,成就了清淨光明的淨琉璃世界。我們依藥師佛的十二大願躬行實踐,就能消除一切疾病的總根源——貪、瞋、癡;就能獲得身心靈整體健康;就能夠實現健康快樂一百歲,天天都有好心情,六十歲以前沒有病,八十歲以前不衰老,輕輕鬆鬆一百歲,快快樂樂一輩子,歡喜自在念彌陀,臨終往生極樂國。能夠自覺覺他,自利利他,引導無量的眾生學習和實踐藥師法門,身體健康不生病:
自己少受罪,兒女少受累;
節省醫藥費,造福全社會。
這些很容易知道的。但是我們沒有懂得藥師法門,好像很難,覺得:哎呀,我這個病、那個病。我昨天十二點一直接待大家,接待到晚上八點鍾,幾乎全部都是說身體這裏不舒服、那裏不舒服。可見我們要懂得藥師法門很重要。
要學會怎麼吃飯,看起來好像很簡單,但其實我們很迷糊。真正會吃飯,會越吃越健康,越吃越莊嚴,越吃身心越健康。但是不知道呢,就好像每天都在吃毒藥一樣。
藥師法門告訴我們春天要吃什麼,夏天要吃什麼。春天的時候,萬物生長,木非常旺盛,肝就很旺,肝很旺以後,木克土,脾就受影響。這時候我們要補脾,要適當地多吃一點酸的東西。後麵會詳細講解。
所以要懂得吃飯,要懂得睡覺,要懂得呼吸。很簡單是不是?每個人都離不開。藥師佛很巧妙地告訴我們在這個中間怎麼修行,要想“自己少受罪,兒女少受累;節省醫藥費,造福全社會”,我們就要懂得藥師法門,更進一步實現心靈健康沒有煩惱,靈性健康超出輪回;莊嚴國土,利樂有情,來建設人間淨土。
釋經題
我們今天首先講經題。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藥師”是人;“琉璃光”是比喻;“如來”是人;“本願功德”是法。該經題在七種立題之中屬於人法喻具足立題。
【藥師】
“南無薄伽伐帝”是皈敬世尊。
“藥師”,梵文就是“鞞殺社窶嚕”。“鞞殺社”就是藥,“窶嚕”就是師。
“薜琉璃,缽喇婆,喝囉闍也”是琉璃光王。
藥師咒其意就是皈敬世尊藥師琉璃光王。
我們人的生理有種種的病苦;心理也有貪、瞋、癡的病;有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三惑的病。藥師佛能夠拔除眾苦,善治諸病。
“藥”,又可以分為物藥和法藥。
物藥有三種:一、動植物、礦物等等作為藥的原料;二、按照處方配製的藥;三、秘製的藥,丸、散、膏、丹。原來道教裏麵有一位道長,他很會製很多丹,好像毒龍丹,,而且效果特別好,這種是屬於已經製好的秘傳的藥。
相應的法藥也有三種:一種是經、律、論。經詮定學、律詮戒學、論詮慧學,開示我們如何轉貪瞋癡為戒定慧。
第二種是五乘佛法、三乘佛法、一乘佛法。
五乘是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
對於根機沒有成熟的眾生,首先教他們五戒十善之法來對治五逆十惡之病。對於天乘根機的眾生就教他們四禪八定之法,對治散心位中諸種煩惱病,這是世間的二乘。
出世間有三乘:聲聞、緣覺、菩薩,分別以四諦、十二因緣和六度萬行來對治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
一乘就是一佛乘,佛陀在《妙法蓮華經》上,會三歸一,開權顯實,說:唯有一佛乘,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佛陀出世的本懷就是為了幫助一切眾生圓滿成佛。
第三種法藥就是陀羅尼。陀羅尼的意思就是總持,或者譯為遮持。總一切法,持無量義。好像秘製的藥物裏麵的丸、散、膏、丹。陀羅尼也可以翻譯為遮持,遮一切惡病,持一切善法,能夠治一切煩惱病。好像祖傳秘方一樣秘不示人的。
“師”,是能夠以物藥和法藥來對治眾生身心之中種種病苦的人,我們稱為藥師。
例如上古的神農,據說著有《神農本草經》,但是有一些考證,說是漢朝時候人寫的,不過借托神農的名字。還有扁鵲著有《難經》;還有東漢的張仲景,著有《傷寒論》、《金匱要略》;還有唐朝的孫思邈,著有《千金方》等等。
學習藥師法門以後,再來看《傷寒論》,或者《千金方》,我們就很讚歎張仲景和孫思邈:他們在沒有了解藥師法門的情況下,所說的那些對人體的理論,生理構造的理論和治病的方法,與藥師法門有相通之處。或者他們也是藥師會上的菩薩化現。
物藥治療身體的病苦。能夠治療身心病苦的人,我們稱之為物藥之師。
佛陀是法藥之師,他能夠以種種的法藥來對治眾生種種的煩惱病。九界凡聖都是病人,六道和聲聞、緣覺、菩薩,都是病人,唯有佛陀是究竟無上的藥師。六道凡夫有見惑、思惑的病;二乘聲聞緣覺,雖然已經斷見思惑,已經斷分段生死,但是還有塵沙惑的病,還有變易生死;菩薩也還有無明惑的病。佛陀都能夠應病與藥,皆令成佛道,所以稱為究竟無上的藥師。
藥師很重要。是藥,非藥,完全在於藥師運用得當與否,用之得當,就算是砒霜也可以為藥;用之不當,就算人參也能夠令人致死。比方說感冒的時候吃人參,對身體的傷害就很大。如果善於運用,宇宙萬物皆可為藥。
《華嚴經》上,有一天,普賢菩薩就命令善財童子入山采藥,對他說:“凡是可以做藥的草木,你通通都要把它采來。”
善財童子踏遍山岩以後,仍然是徒手而歸。普賢菩薩問他:“為什麼?”
善財童子回答說:“滿山皆藥,無從采起。”
懂得的人,善於運用的人,一切都可以拿來做藥,都可以治病,所以無從采起。現在我們哪怕一個感冒都要用幾百塊錢,還不一定好。但是以前,你要真正懂得人的生理,懂得藥性,隨便采一些都能夠令身體康複。
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上麵,有一則醫案說:宋朝的大文學家歐陽修,有一次患腹瀉,拉肚子拉了很多天了。皇帝很關心他,安排太醫院的禦醫來為他用藥。治了好幾天,一點效果都沒有,仍然還是腹瀉。
歐陽修的妻子就從外麵的草藥醫那裏買回一包藥粉,用米湯送服以後,一次就治好了。後來也就知道這味藥到處可以找到的,路邊到處都有生的車前子。把車前子磨成粉就可以了。一劑普普通通的小單方,就治愈了很多禦醫都束手無策的疾病。歐陽修欣喜異常,發出一個感歎說:“國醫不如草澤醫”。給皇帝看病的醫師,他雖然懂得很多,但是有時候可能比不上一個草澤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