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廠長聽我說後思考了一會兒說:“這個事還真不好辦呀,難道這個錢真的不要了?”
我勸說:“陳廠長,你現在條件很好,兒女們都在深圳東莞工作,而且都還不錯,我知道對你來說,你也不是在乎這個錢,隻是覺得氣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就算你討回錢也隻有一萬五千元,為了這一萬多元錢,可能搞的全家一輩子都不安寧,你想值嗎?所以,我勸你還是放棄請討債公司,過個安靜的日子。”
“國堅,聽你這樣說,這個帳還是不能討了,但總覺得心裏不舒服咽不了這口氣。”停了會陳廠長似乎想通了說:“好,國堅這次聽你的,討債公司不請了,帳的事以後再說吧。”
這次與陳廠長分手後,再也沒有見過麵了。零五年我再次辭工,一直在外麵打工, 據說幾年後陳廠長因病逝世時圓睜著雙眼不閉目,他心中有太多的不甘啊!
記得在華叢的時候,我和易總開過一個玩笑。我說:“易經理,我覺得搞莊園最好,做個莊園主,自由自在誰也管不著,到處遊遊看看。不像搞工程到處看人臉色,要點錢求爹爹,找奶奶的,真不是人幹的事。”易經理望著我說:“好是好,莊園有那麼容易搞。”我想了想繼續說:“買幾百畝土地,依山傍水,栽果樹,種糧食,種蔬菜,養些豬牛雞鴨。春天漫步於果樹下看山上百花燦爛,聞著芬芳的花香,聽那嘰嘰喳喳的鳥語。秋天坐在樹下數著那碩果累累的果實,晚上望著無際的藍天,閃爍的星星,閉上眼睛細聽草叢中的蟲叫聲,樹上的蟬鳴。悠閑的時候,約幾位朋友坐在水邊的樹下或小船上撐杆垂釣,水中魚兒爭食嘻遊,天上鳥兒飛翔。那是一個多麼快樂愜意的美事。遠離塵世的爾虞我詐。而更重要的是中國人口眾多,都得吃東西,所以,生產的食品根本不用愁銷售不出去。做個莊園主每天四處逛逛真是悠載悠載,多好呀,神仙般的日子。”易經理沒說什麼,他似乎認可了我的觀點。
沒想到這個玩笑變成了現實,一天我突然接到易總的電話。他對我說:“國堅,你最想做的事情,我現在已經做了。”我還沒反應過來,究竟是什麼樣的事我最想做。
易總看我有點百思不得其解,於是笑著說:“你不是最想做莊園主嗎。”我終於緩過神來:“易總,這是個好事呀,恭喜你做了莊園主了。”我高興地道賀。
易總向我介紹說:“原來是禮華市汾飛鎮政府的一個大型農場,我租了五十年,每年的租金五十萬元。”
我聽說過這個農場,麵積很大足有上千畝地。山上有不少的果園,有桃樹,梨樹,棗樹等。有稻田,菜地,菜地主要種的時興蔬菜,供禮華市居民生活用。有一個大型的養豬場並能飼養上千頭豬的規模。還有一座大型水庫能解決稻田與菜地的澆灌,與周邊農村的用水灌溉。水裏養了不少的草漁,鰱漁,鯉漁,等。水麵則放養一群本地鴨,鴨群在水裏盡情玩耍覓食嬉戲,雞群在果樹下自由自在的生長,偶爾幾聲雞的鳴叫,帶來無窮的歡樂。想到這室外桃園的景色,使人頓時感覺心情愉悅,好不向往。
可我們公司散了,這莊園再好,也與我沒有關係了。
易總還說,他有著遠大宏偉的目標規劃,要把農場打造成集參觀旅遊,休閑,療養,美食一體的綠色環保綜合性莊園。為了實現這一偉大的目標,他己投了一二百萬元,還動員了親戚也投了不少的資金,走訪農學院的專家教授,與農學院聯手共同開發實施。
再後來,可以經常看見易總在廣播電視台黃金段節目上打廣告的宣傳,看來他真正成為名副其實的莊園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