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0章(1 / 3)

這時,洞外突然湧進來一群兵士,烏拉敏大驚問道:“哈瑪雅,你想幹什麼?”哈瑪雅笑道:“大王,您耳朵旁邊不幹淨,臣要替您平定您周圍的雜草。”帶隊的軍官一揮手道:“把哈坤裏鄂爾泰拿下。”一對軍士用上去把哈坤裏鄂爾泰圍在中央。哈坤裏鄂爾泰拔劍以待。哈瑪雅退入安全的人群裏去,眯起眼睛笑道:“給我殺,拿住哈坤裏鄂爾泰的有賞。”士兵們一擁而上,哈坤裏鄂爾泰揮劍左殺右突,本想靠到哈瑪雅身邊拿住他的,但是,士兵們把他死死的圍住不給他這個機會。哈坤裏鄂爾泰殺死士兵們近百人,最後力竭被殺死。

“哈瑪雅,你想造反不成?”烏拉敏見自己的愛將被殺,心裏悲傷異常。但是,哈瑪雅卻笑著說:“大王,您坐的這個座我想坐一下,不知道你是不是願意啊?”烏拉敏道:“哈瑪雅,你殺死哈坤裏鄂爾泰,難道還要殺了本王不可嗎?”哈瑪雅擺了擺手說:“微臣不敢,微臣隻是見大王坐在那裏太累了,不如回去休息吧?”不等烏拉敏反應過來就有一隊衛士上去把烏拉敏拉了下來。哈瑪雅坐到虎椅上去,笑道:“大王,哈坤裏鄂爾泰不是喜歡給你講故事嗎?臣也給你講一個怎麼樣,哎,臣就給你講一個孛兒隻斤氏家族裏的大人物。”

哈瑪雅站起來,又坐下道:“孛兒隻斤氏,名鐵木真。蒙古族也是中華曆史上的傑出政治家、軍事家。公元1206年,被推舉為蒙古帝國大汗(後被尊為元朝開國皇帝),統一蒙古各部落。在位期間,多次發動征服戰爭,征服地域西達黑海海 濱,東括幾乎整個東亞,建立了世界曆史上著名的橫跨歐亞兩洲的大帝國之一。

成長經曆

出生於蒙古乞顏部貴族世家。六世祖海都、高祖敦必乃、曾祖葛不律汗及族曾祖俺巴孩汗等都曾是蒙古部的顯赫人物或首領;父也速該有拔都(勇士)稱號。時漠北高原有百餘部落,互相攻戰。鐵木真降生時,適逢其父在作戰中俘獲塔塔兒部首領鐵木真兀格,為紀念是役武功,故取此名。

9歲時,其父被塔塔兒部人毒死,部眾離散,隨寡母訶額侖艱難度日,曾被其他部落捉獲,險些遇害,憑其機敏逃脫。稍長,依附蒙古高原最強大的克烈部首領脫裏(後稱王汗),並尊之為父,得以收聚其父舊部;又與劄答闌部首領劄木合結為安答(義兄弟),逐步發展勢力。為報複蔑兒乞部搶妻之仇,求王汗、劄木合出兵,合本部兵共數萬,突然襲擊蔑兒乞部,斬殺許多仇敵,奪回妻子。

金大定末年,移營怯綠連河上遊,獨立建帳,廣結盟友,選賢任能,寬厚待人,吸引許多蒙古部眾和乞顏氏貴族來投,被推為可汗。約在金大定末年或明昌初,劄木合反目為仇,率13部聯軍3萬之眾來攻,鐵木真召集諸部兵3萬,分13翼(翼,意為營或圈子)迎戰,失利退兵,史稱十三翼之戰。因鐵木真善於爭取人心,致劄木合部眾紛紛叛附,反而壯大了力量。

承安元年(1196),與王汗一起,配合金丞相完顏襄擊殺塔塔兒部部長以下多人,被金朝封授劄兀忽裏。再與王汗聯兵,大敗正在會盟的哈答斤等11部聯軍。

泰和元年(1201),率軍大破劄木合組織的鬆散聯盟。次年,遭乃蠻聯軍進攻,退入金邊牆內,大敗乃蠻聯軍於闊亦田之野,乘勝攻滅塔塔兒四部。因勢力漸強,引起王汗嫉恨和敵視。三年,遭王汗突襲,敗走班朱尼河,以飲濁水與從者盟誓,共度難關。再轉移至合泐合(哈拉哈)河中遊,收集潰散部眾4600餘騎,經過休整,逐漸恢複元氣。後偵悉王汗驕怠不備,夜襲王汗大營,大潰其眾。王汗隻身敗逃,被乃蠻人捕殺,克烈部亡。

四年,建怯薛。不久,乘乃蠻首領太陽汗來攻,巧布疑陣,擒殺太陽汗,征服其部眾,迫哈答斤、朵魯班等部來降。至成吉思汗元年(1206),蒙古高原百餘個大小部落先後敗亡,塔塔兒、克烈、蔑兒乞、乃蠻和蒙古五大部均統一在鐵木真的旗幟下。鐵木真遂在斡難河之源舉行大聚會,建立也客·蒙古·兀魯思(大蒙古國),被尊為成吉思汗。將怯薛擴充至萬人,稱大中軍。以兵民合一的千戶製編組民眾,上馬則備戰鬥,下馬則屯聚牧養。命“四傑”博爾忽、博爾術、木華黎、赤老溫為四怯薛長。

成吉思汗立國後,勢力益盛,開始對外發動大規模征服戰爭。經過二十餘年與西夏的戰爭,屢創西夏軍主力,迫西夏國王乞降,削除金朝西北屏障,得以順利南下攻金。六年,親率大軍進攻金朝,開始了為時24年的蒙金戰爭。首戰烏沙堡獲捷;再戰野狐嶺、會河堡,殲滅金軍大量精銳;又戰懷來、縉山,大敗金軍十餘萬;還重創金軍於東京、西京、居庸關等地。後來不斷改變戰法,分兵三路攻掠中原腹地及遼西地區。九年三月,集兵中都城下。料一時難以克城,遂遣使逼和,迫金朝奉獻岐國公主、金帛和馬匹,引兵退出居庸關。六月,以金朝遷都南京而“違約”為藉口,乘金國人心浮動及憋軍嘩變降蒙之機,遣部將三摸合拔都、石抹明安率軍,會合降蒙乣軍進攻中都,以圍城打援和招降之策,於次年五月克城。為適應攻城需要,成吉思汗采納部將建策,逐步建立了炮軍,攻城以炮石為先。後來攻城作戰,一次用炮即達數百座,迅即破城。同時,為吸取各民族的先進技術,四處掠奪工匠藝人,一城即掠得數萬。隨後建立工匠軍,設廠冶鐵製造兵器。在通信聯絡上創建了“箭速傳騎”,日速數百裏,軍令傳遞和軍隊調遣速度增快。善於發揮騎兵之長,有“蒙古旋風”之稱。十二年,成吉思汗封木華黎為太師、國王,指揮攻金戰爭,自率主力返回蒙古準備西征。

次年,遣先鋒將領哲別滅西遼屈出律勢力,掃清西征障礙。十四年,以西域花剌子模國殺蒙古商人和使者為由,以軍事擴張和擄掠財物為目的,親率大軍約20萬分路西征。數年間先後攻破訛答剌、布哈拉及撒馬爾罕等地。遣哲別、速不台率軍追擊花剌子模國王摩訶末,迫其逃至寬田吉思海中小島。再命哲別、速不台繼續西進,遠抵克裏米亞半島;自率一軍追擊摩訶末之子劄蘭丁至申河。十九年,班師返漠北。

二十一年,率軍10萬殲滅西夏軍主力。成吉思汗正欲集中全力攻金,於二十二年七月十二(1227年8月25日)在六盤山下清水縣病逝,年66歲。臨終遺囑:利用宋金世仇,借道宋境,聯宋滅金。其子窩闊台和拖雷遵此遺策,於窩闊台汗六年(1234)滅亡金朝。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生於12世紀60年代初期(1162)。當時,中國北方處在女真族的金朝統治之下。大漠南北草原各部還各自獨立,互不統屬。金朝對其實行“分而治之”和屠殺掠奪的“減侗政策。1146年,蒙古部首領俺巴孩汗被金熙宗以“懲治叛部法”的名義,殘酷地釘死在木驢之上。蒙古部落聯盟曾經組織了多次反抗鬥爭,他們的幾代先人為此付出了鮮血與生命。在這種社會環境下出生的鐵木真,自然也將對金國的勝利看作是他一生中最主要的奮鬥目標。

他一直把這個仇恨記在心裏,正是這種幾代冤仇導致了草原內外的長期征戰,鐵木真的母親訶額侖夫人出身於弘吉剌部,同蔑兒乞人赤列都結親。1161年秋,蒙古乞顏部首領也速該在斡難河畔打獵,發現了途經蒙古部駐地的訶額侖。他在幾位兄弟朋友的協助下,根據當時的“搶親”傳統,打敗了蔑兒乞人,搶來了訶額侖夫人,於是訶額侖成為也速該的妻子。第二年,也速該活捉了塔塔兒部首領鐵木真兀格,恰好這時第一個兒子降生了。為了慶祝戰爭的勝利,也速該給自己剛剛出生的長子取名為“鐵木真”。鐵木真9歲那年,父親被塔塔兒人鐵木真兀格之子劄鄰不合毒死。也速該死後,俺巴孩汗的孫子泰赤兀部的塔裏忽台乘機興風作浪,他煽動蒙古部眾拋棄鐵木真母子,使他們一家從部落首領的地位一下子跌入苦難的深淵。

鐵木真18歲時,昔日的仇敵蔑兒乞部的脫脫部長又搶走了他的妻子。鐵木真向蔑兒乞部開戰,打敗了蔑兒乞人。1184年前後,鐵木真被推舉為蒙古乞顏部的可汗。鐵木真稱汗引起了雄心勃勃的劄木合的忌恨,劄木合糾合塔塔兒、泰赤兀等13部向鐵木真發動了“十三翼之戰”。在鐵木真一生所經曆的60餘場戰爭中,這是惟一一次沒有打勝的戰爭。

隨著自己力量的不斷強大,鐵木真開始向殺害父祖的敵人發動進攻。打敗了主兒乞部,其首領被殺,部將木華黎父子則投到鐵木真帳下。後來木華黎成為鐵木真的第一名將,被封為太師國王,讓他獨當一麵地經略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