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佛都曼穀行(2 / 2)

泰國素有“黃袍佛國”之稱,95%的泰族人信佛。全國佛寺一說近萬座,有說2萬多,還有的說4萬座。我國所謂“南朝四百八十寺”的勝況,與之相比,簡直也是小巫見大巫了。據史記載公元3世紀,佛教由印度傳入泰國,到13世紀蘭甘亨大帝把佛教定為國教,從此曆代君主也是虔誠的佛教徒。佛教傳入中國是公元前2年,也即西漢哀帝元壽元年傳入中國內地,2000年來,幾經盛衰,但始終未成為國教。有意思的是,佛教原產於印度,據說現在在印度實際上幾乎不存在了,不想卻在泰國生根開花了。泰國現今奉行佛曆,以釋迦牟尼降生為紀元(公曆加上543年)。佛曆新年為宋幹節,每年4月3日,屆時全國放假,國王、軍政官員和平民百姓都到佛寺聽經參禪,各地都舉行浴佛典禮,看高僧用桃枝把浸著花瓣的佛水,灑在佛像身上,意即滌除一切邪惡,為人祈求吉祥。浴佛典禮後,民間才開始過年,相互潑水祝福。在泰國,佛教淩駕於一切之上,凡國家大典,軍事行動,國王加冕和官員晉升,新法令的頒布,都要請僧侶主持。在居民日常生活中,婚喪嫁娶、節日喜慶,也要請僧侶誦經,舉行祭奠。就連現代化的高樓大廈的落成,銀行、大酒店的開業,也都請高僧點粉,祈求財源廣開,生意興隆。據說全國現有30萬僧侶,這我相信,不然從家庭小事到公眾之事,直到國家大事都要參與,怎麼能忙得過來呢?

泰國人篤信佛教,每個人的脖上都掛著一尊小佛像。家家屋前有一座小廟,供奉一佛像,祈求平安降福。男子到一定年齡都要削發為僧,連王室貴族也不例外,可見佛教的巨大影響與神聖威力。男子隻有當一次和尚,經過靜修,方算成年,才有資格成家立業。少女們認為當過和尚的男人,是成熟和有善良德行的,是理想的配偶。

按照泰國的憲法,國王必須是佛教徒,登基之前先入寺過一段僧侶生活,軍人、警官、公職人員在職期間也可出家當和尚,而且倍受稱讚。據說男子當和尚期間生活很艱苦,要求很嚴格,吃要自己化緣,每天上午隻吃一餐飯,下午和晚上隻能喝水和果汁,不能再用牙咬食物了。在街上行走要目不斜視,與婦女相遇,要站在一邊讓路,真有點像孟夫子所說“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

在泰國,一切風俗習慣、一切禮儀和一切“禁忌”,以及整個社會行為的規範,都與佛教有著很密切的關係,體現著一種佛教文化。不過好像佛教的一些清規戒律,也在隨著時代不斷的發展而變革或變通,如男子當和尚,過去要一年,後改為至少三個月,據說現在隻要逢單,九天、一個星期即可,以此改變來適應現代社會快節奏的生活。在當今的泰國,一般人為僧似乎也隻是例行一種“規定”,經受一次教化。並不像中國人所想象的那樣,當和尚就得終生遁入山林,諸事不做,以致社會人煙稀少、生產衰落。看來宗教的存在,一方麵要能滿足人們對宗教信仰的需要,一方麵還要有助於或至少不妨礙社會和生產力的發展,才能保持其活力。

1999年6月於長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