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會晤當然不會有什麼具體的結果,很簡單,四位領導對公安局長的突然死亡毫無思想準備,對局長死亡之後的激烈競爭也沒有應急預案,所以誰也無法馬上提出合適的人選來。即便誰心裏有人選這種時候也不敢輕易端出來,這種時候最先端出來的人選不但會讓人無端猜忌,往往最終也難以如願。這種事情靠開會無法解決,會議隻能確定方向和原則,會議隻不過是對會前桌下協商好了的具體問題履行最後認定的形式,就像簽合同,事先談好了才能簽字蓋章。經過對銀州市幹部隊伍目前蠢蠢欲動暗潮湧動現實的認真分析,四位對人事任命有決策權的領導總算在一個重要問題上達成了共識:銀州市公安局局長的人選就在公安局現有的副局級領導裏選拔。這樣做有利於縮小競爭範圍,有利於公安工作的順利銜接,也有利於社會安定和幹部隊伍的穩定。很快市委市政府確定的大原則就被有意無意的從市府大院傳播出去,文聯主席之類的非公安係統的幹部自動出局,官場總算消停了許多。
然而,這個大原則就像濃縮劑,把原來寬泛的競爭矛盾濃縮到了公安局這個小範圍內,本來就已經不太平靜的公安局這下子更加躁動不安起來。如果從公安局內部選擇幹部替補,根據職務和資曆,有四個選手最具有奪冠實力:公安局政委、副局長分管政治處、紀檢監察、警務監督以及工青婦組織的蔣衛生,分管分局和出入境管理以及戶籍、內保、警衛工作的副局長姚開放,還有分管刑偵、禁毒和治安的副局長號稱局長大人的彭遠大,分管後勤裝備和培訓工作的副局長莊楊。這幾個人年齡都在四十六七八歲,分管的工作份量都很重,在那個級別再上一個台階都還夠杠。這四個人各有各的優勢,也各有各的弱點,各有各的勢力,也各有各的對頭。到了這個份上競爭就進入了白熱化,幾位選手各顯神通,明裏暗裏的開始鉚勁兒,好像誰都可能成為局長,又好像誰都有點懸乎。
副手中有一個提升正職,必然會出現一個副職的空缺,這又勾引得那些處長、主任、隊長蠢蠢欲動,焦躁不安,公安局就像紅油火鍋,表麵上平靜如水,油層下麵的溫度早已過了沸點。相比之下,局長競爭者中形勢最為不利的就是那位號稱局長大人的副局長彭遠大,因為在這關鍵時刻,他卻不在市裏。半個月前他帶著刑警隊的大李子和黃小龍千裏迢迢遠赴福建調查一樁長達二十多年的重大積案,後來又深入到閩南山區追捕重點嫌疑人,那裏連手機信號都沒有,所以至今他連局長的死訊都不知道。刑警隊的內務老牛搖頭歎息:“唉,局長大人啊局長大人,都怪我,這麼叫了你幾十年,結果把你的那點福氣叫薄了,什麼時候出差不好,偏偏這個時候,看樣子局長這個位子跟你這位局長大人無緣了。”局裏許多人的看法都跟老牛相似,估計局長大人這一回沒戲了,這怪不了別人,隻能怪他自己運氣不好,不該在這個時候出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