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覺仔細一看,驚呼道:“你不是閔凡忠的貼身侍衛譚天啟嗎?你怎麼到了這裏,還做了道士?”
譚天啟說,他在閔凡忠的府裏住了二十幾年,知道閔凡忠早有謀反之心,就想告發他,但苦於沒有證據。
前段時間,閔凡忠秘密派人到這裏的染坊訂製黃布,被譚天啟知道了。他當時就想去告發,又唯恐打草驚蛇,把事情鬧大。於是,他借母親病危之故,從閔府出來,就來到這個無人居住的道觀,扮作道士。
經過一番周折,譚天啟終於找到了那家染坊,並在一天夜裏潛入染坊,找到了閔凡忠做的黃袍。
“你既然已經拿到了閔凡忠的罪證,直接交給我不就行了,何必這麼拐彎抹角?”
譚天啟歎了口氣說:“我聽說閔凡忠在皇上麵前也安插了細作,怕走漏風聲,讓反賊有了戒備。再說,我父親就是死於戰亂,我不想更多的人卷入戰爭,所以,就出此下策。我懇求皇上隻治閔凡忠和其心腹的罪,就不要滿門抄斬了,以顯示聖上的寬大仁德。”
宇文覺答應了,並力邀譚天啟下山,譚天啟婉言謝絕了。他說,他和兩隻野鶴已經混熟了,野鶴就像他的孩子。
說完,譚天啟吹了一聲口哨,兩隻野鶴抖抖翅膀走過來,一人雙鶴飄然而去。
【發表於《民間文學》】
無陷包
這年冬天,奸相嚴嵩突然想去江南遊玩,於是,就乘大船順運河南下,不幾日就進了山東地界。
其實,嚴嵩明著是說遊山玩水,其實是為了斂財。試想,相爺到了地方,哪個地方官不借機獻上奇珍異寶,以圖日後飛黃騰達呢?果然,大船從京城一出發,沿途官員就開始準備,唯恐拿出的東西嚴嵩不喜歡。
這天,侍衛來報,說船到魯西名城東昌府了。嚴嵩讓停船,他要在東昌府小住幾日。
大船一停,東昌府知府章子廉就帶領下屬在碼頭迎接。嚴嵩往岸上瞥了一眼,見除了章子廉帶的十幾個人,百姓並沒有來迎接。嚴嵩不高興了,他本想不上岸了,但又一想,章子廉眼中沒有自己這個相爺,這樣走了太便宜他了。於是,他一句話都不說,上了岸大踏步向前走去。章子廉隻好帶著下屬跟在後麵。
來到知府衙門,嚴嵩氣呼呼地坐在太師椅上,等著章子廉奉上禮物。誰知,章子廉並沒有準備禮物,隻是叫家人上好茶。茶上來了,嚴嵩喝了一口,一仰脖,把茶水全噴出去了。
“大膽章子廉,你就讓本相爺喝這樣的茶葉?”說著,把茶杯往地上一扔,頓時茶杯摔碎,茶水灑了一地。
章子廉趕緊跪倒,說這就是府裏最好的茶葉。
嚴嵩撇了撇嘴,說:“這樣的茶葉也是人喝的嗎?豈有此理!”
章子廉隻好讓家人趕緊去茶莊,買最好的茶葉給嚴嵩喝。
轉眼到了中午,章子廉問嚴嵩想吃什麼,嚴嵩心裏這個氣啊,敢情我來到東昌府,啥也沒撈到,你小子還傻瓜似地問我吃啥,還不是撿最好的上?但他轉念一想,一個壞主意湧上心頭。對呀,你章子廉不是不拿我當回事嗎?我就難為難為你,借機罷了你的官算了。想到這裏,嚴嵩說:“我從天津過來,品嚐了‘狗不理’的包子;在臨清又吃了灌湯包,今天我想吃個不一樣的包子。”
一聽嚴嵩要吃包子,章子廉高興了。因為東昌府的羊肉包很出名,滋味一點不比天津“狗不理”差。想到這裏,章子廉吩咐家人趕緊去城西最出名的“楊記”包子鋪,讓他們趕緊準備十扇上好的羊肉包。
“慢!”嚴嵩揚手攔住了家人,問章子廉,“我說要吃羊肉包了嗎?”
“相爺不是說,‘狗不理’和灌湯包都已經品嚐,現在再品羊肉包,豈不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