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堂回到後院,總督將此事講給夫人聽。夫人沉吟半晌,對總督說:“左公生平不為人作薦書,這次莫非是借此扇暗寓其意?”總督點頭表示同意,隨即吩咐師爺,讓他看看哪裏有缺,好讓黃蘭階填補。

幾天後,總督府懸牌公布,黃蘭階到鳳陽縣走馬上任。

轉眼到了第二年春天,總督要進京麵聖,臨走時特意問黃蘭階是否給左中堂捎話。誰知,黃蘭階一聽,臉色驟變,說還有事,搭訕幾句急急告退。回到家,竟一病不起。

原來,上次進京,黃蘭階雖然見到了左宗棠,並畢恭畢敬如實相告,並再三懇求給予幫忙,哪怕是給他片紙隻字也行,但還是遭到了左宗棠的拒絕。用左宗棠的活說:如果黃蘭階拋棄做官之念回歸故裏,他可以以良田十畝相贈。黃蘭階灰溜溜地從中堂府退出,悶悶不樂的走在大街上,不覺來到文化集市琉璃廠。忽然發現有人竟模仿左宗棠的筆跡,寫在扇麵上,留著上款,等待購買者。黃蘭階拿起一把扇子一看,不覺計上心來。與其垂頭喪氣地回去,倒不如買一把帶回,堵堵同僚的臭嘴。想到這裏,黃蘭階便讓攤主在上款題上“蘭階”二字,購了一把,高高興興地回了福建。黃蘭階原想隻是滿足一下虛榮心,沒想到被總督誤解,幾兩銀子就換了個實實在在的烏紗帽。起初,黃蘭階整日如履薄冰,唯恐露了馬腳,時間一長,也就習慣了。這次總督一提進京見左宗棠的事,他才感到了事情的嚴重性。你想,左宗棠是何等人物,他若知道有人竟拿把假扇子騙官,有十個腦袋也不夠砍啊?!既然到了這個節骨眼上,黃蘭階知道,害怕也沒有用,生死由命吧。

半月以後的一天早上,黃蘭階剛起床,總督府衙役來請,讓黃蘭階火速到總督府,說有事相商。黃蘭階心裏明白,今天不是“衙參”日,自己又沒請見,總督要他去,決不是什麼好事。他簡單地收拾了一下,跟隨衙役來到總督府。

總督正在後花園裏等他,見他來到,分賓主落座,寒暄幾句後,總督從石桌上拿起一張紙讓黃蘭階看,黃蘭階一看,吃了一驚,總督給他的竟是任命他為福建汀、漳道道員的任命書。黃蘭階連忙離座,“撲通”跪倒,一時如墜霧裏。但他又不敢多問,隻是一個勁地磕頭如母雞吃食。

半年以後,左宗棠有事路過福建,在總督府小憩時,新上任的道員黃蘭階請見。左宗棠問總督黃蘭階是誰,總督說:“就是去年下官給您提起的您一故交的兒子。”左宗棠這才想起,來人就是曾向他求寫薦書的人。但左宗棠對他並沒有好印象,當總督提起此人時,左宗棠曾不無鄙夷地說:“是他呀!去年還曾來求我寫薦書呢。我以為向他那樣的人才,總督大人怎會湮沒不用呢?”當時,總督站在一旁誠惶誠恐,根本沒仔細想左宗棠話裏的意思,還以為左大人顧忌麵子,不好隻說,就借扇喻示他、用話敲打他。結果,因總督的誤會,黃蘭階不僅沒有被罷官,還連升幾級,官至人人羨慕的道員。

現在,看著跪在堂下的新任道員,左宗棠輕撚銀須,暗想:“看來,老夫也有看走眼的時候!沒有我的引薦,黃蘭階照樣當了道員。”但跪在下麵的黃蘭階兩腿如篩糠,生怕有人突然提起那把扇子,那樣,他就死定了。

幾天以後,左宗棠離開了福建,黃蘭階這才長長地舒了一口氣。他設宴款待總督,一來感謝總督大人對自己的提攜;二來也給自己壓壓驚。席間,總督和他宛若故友,推杯換盞間喝得酩酊大醉。總督醉眼朦朧地對黃蘭階說:“我也想……向左中堂討一寶……扇,但幾次都沒能開……口。你想,中堂大人從……不給別人寫薦書,隻因黃老弟是個人……才,中堂大人又不好破例,才以扇暗薦。我若提及此事,不是……讓中堂大人難堪嗎?所以,思前想後,還是沒有開……口。”

再看黃蘭階,兩腿一軟,“撲通”一聲給總督跪下了。直跪得總督一愣一楞地。

【《古今故事報》,《中華傳奇》轉載】

悲喜駙馬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