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節 海恩法則(1 / 2)

任何危機都是可以避免的

“海恩法則”是由德國人帕布斯·海恩提出的,而帕布斯·海恩是渦輪飛機的發明者,他提出的“海恩法則”原本是一項關於飛行安全的法則。他指出:“每一起嚴重事故的背後,必然有29次輕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隱患。”海恩的這一分析,明確指出了飛行安全和事故隱患之間的必然聯係。隻有及時排查“事故征兆”和“潛藏隱患”,把事故可能發生的原因遏製在萌芽狀態,才能確保飛行的絕對安全。在海恩看來,任何不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預防的。“海恩法則”並不單單應用在飛行領域,在企業管理方麵同樣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海恩法則”經常被應用在企業管理中,人們往往對安全危機在認知上有一個普遍的誤區,隻有在危機發生時,才會總結出經驗,並針對危機發生的原因進行排查,忽視了如何從根本上防止危機的發生;也就是說,很多沒有引起重視,卻潛在的征兆和隱患,正是引發下一次危機發生的原因所在,隻有找出根源,才能遏製危機發生後產生的連鎖反應。

很多企業總是接連不斷的發生特大危機事件,從而讓企業一次又一次地陷入危險境地。“海恩法則”對任何一個企業來說,都是一個警鍾,任何危機的發生都會有征兆,隻要關注細節,一切危機都是可以控製,甚至完全是可以避免的。

美國吉列公司是以生產剃須刀而聞名世界的大企業,但在危機管理中,他們卻沒有做到未雨綢繆,居安思危,令企業在發展的道路上遭受到了無比沉重的打擊。

1961年對於剃須刀的製造工藝來說,是一場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革命。這一年,英國威克遜公司采用不鏽鋼材料研發的剃須刀研製成功,世界上第一把不鏽鋼剃須刀片從此投放市場。

不鏽鋼刀片幾乎在一夜之間就占據了廣泛的市場份額,這無疑給吉列公司拉響了警報。隨著不鏽鋼刀片市場份額的日益擴大,吉列公司的市場地位受到了嚴重威脅。吉列公司必須馬上推出自己的不鏽鋼刀片,才能保住自己原有的市場,而且不需要太多的促銷費用。但這樣做就會對吉利公司推出的“超級藍光”市場造成強烈衝擊,甚至很有可能會因此放棄“超級藍光”,這對吉利公司的管理者來說,無疑需要很大的決心和勇氣。

為了保護自己的“超級藍光”,吉利公司的管理者作出了一個錯誤的決定,他們甚至認為自己的刀片市場不會就這麼輕易地被不鏽鋼刀片所動搖。於是,他們無視不鏽鋼刀片的市場衝擊,全力鞏固自己的“超級藍光”。事實證明,吉利公司無視明顯的危機預示,堅持己見,給自己帶來了無法估計的損失。就在吉利管理者作出用“超級藍光”與不鏽鋼刀片相抗衡的決定之後,事態的發展就變得一發不可收拾。急轉直下的發展態勢一度令吉利的管理者們瞠目結舌,他們沒有料到,不鏽鋼刀片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掃蕩市場,絲毫沒有給吉利留下抗衡的機會。

威爾遜剃刀公司利用吉利無動於衷的大好時機,不斷加大宣傳力度,物美價廉,經久耐用的不鏽鋼剃須刀頃刻間便俘獲了消費者的心,銷售額日益攀升。而吉利的新老客戶在不鏽鋼刀片的強大宣傳力度下,紛紛加入了不鏽鋼刀片的購買行列。而吉利“超級藍光”的碳鋼刀片成為眾矢之的,銷售量和市場份額紛紛降至有史以來的最低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