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節 無折扣法則(1 / 2)

一個企業的最終成敗,完全取決於其內部管理製度的科學性和完善性。企業管理製度是企業進行良好管理的前提和保證,同樣的企業,同樣的員工,隻因不同的管理製度,兩者之間的差距就是天壤之別。所以說,沒有有效的製度就無法約束企業員工的行為,那麼企業的發展也就無從談起。

有令則行,別讓命令打折扣

“無折扣法則”是指命令不是廉價的處理品,隻要是命令,就應該讓執行者觸目驚心,認真對待。當任何人都不知道誰應負責的時候,責任等於零。這條法則是英國劍橋大學經濟學教授理查茲·肯特提出的。他認為:當企業管理者的命令得不到執行,就和沒有發布這個命令一樣毫無區別;企業領導的命令如果隻被執行一部分,效果跟沒有發布這個命令無異。

命令是具有強製性的法規文件或是口頭聲明,是製度最常見的表現形式,它可以是以文件的形式間接下達,也可以是口述的形式直接下達。在企業裏,“有令必行”是管理工作的通則。反之,命令就會在執行過程中被打“折扣”,那麼就必會得不到如期的效果。

身為一個企業的管理者,向下屬發布命令,就必須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要有明確的目的和承諾。管理者在一個命令發布之前,要準確地知道自己想達到的目的是什麼。在你告訴員工做什麼事情之前,要做好充分的理由準備,確切地知道自己追求的結果是絕對必要的,否則太多的命令就會像院子中的野草一樣無法控製,別人更不會準確地知道你要幹什麼。

張可是一家商店的老板,在商店剛開業的時候,他同時雇傭了兩個年輕人,一個叫林華,一個叫成成。

工作踏實且穩定的林華受到了張可的重用,他總是恪盡職守。而一直不認真的成成總是大錯不犯小錯不斷,把製度看成擺設,看到林華被重用十分不滿。

有一天,成成實在忍不住,就到張可那兒發泄自己的不滿情緒。張可非常耐心地聽著他的抱怨,然後對他說:“你現在到集市上去看一下有什麼賣的。”不懂老板意思的成成一會兒工夫就從市場上回來了。一進商店就對著老板說:“隻有一個老農民拉著一車土豆在賣。”張可接著問:“一共有多少?”聽到這裏,成成二話不說就又跑了一趟,再次回來回答老板交代的問題:“一共40袋。”“價格呢?”張可又問,而這個時候的成成已經開始不耐煩了,他委屈地申明道:“您沒有讓我打聽這個。”於是,張可把林華叫來,吩咐他到集市上看一下有什麼賣的。林華走後,張可就把成成叫到身邊說:“你可以看看林華是怎麼做的。”

林華從集市上回來,一走進店就向老板彙報說:“今天集市上有一個老伯在賣土豆,一共有40袋,價格是兩角五分錢一斤。我看了一下,質量和價格都不錯,這是我帶回來的樣品。另外,我從這位老伯那裏了解到,兩個小時後,會有一車質量上乘的西紅柿從收購站回來,張總要不要親自和他談一下,他現在就在外麵等著呢。”這時,張可轉向成成說:“現在你知道究竟為什麼林華能很快加薪升職了吧?”

隻有對老板的命令正確的理解,才能夠得到領導的青睞,才能夠得以升職。命令的貫徹執行,與你的下屬對它的理解程度大有關係。如果他對命令理解的程度高,執行起來就會非常的順利,縱使有折扣也不會很大;如果他對命令理解很差,就很可能執行不到位。所以,在除了下屬本身的能力之外,身為領導者的你必須做到讓下屬理解自己的命令。可以讓他們複述你所說的口頭命令。當他們沒聽明白的時候,可以讓他們向你提問題,並向他們發問,以證實他們是否真的明白了你所下達的命令。

企業中,管理者在發布號令時,員工能夠依照其意願而完成所賦予的任務,是最好的。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一切往往不是那麼順利,總會有一些員工心懷叵測,在下命令時故意裝做不明不白。所以管理者必須始終堅持一個原則:“令出如山,不可動搖!”隻有這樣,才能在員工當中建立起領導應有的絕對權威。

生活中,有許多的領導者的命令常常被員工打折扣,除了領導者本身缺乏應有的力量之外,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沒有掌握發布命令的技巧和方法。領導者如果想要在你所選定的領域中獲得高度的成功,就必須知道如何通過你的命令指揮控製員工的行為,必須學會如何運用特殊的領導手段讓他們心甘情願地為你效力,使他們既尊重你又服從你。

當員工沒有在你預期的時間內完成任務時,你可能會聽到員工的埋怨:“這樣很難辦……”,“我已經盡力了……”這個時候,不能夠輕易地與員工妥協,雖然達成目的不是易事,但是如果每次都延遲進度,重新修正,最後的任務內容就會變得含糊不清。即使你對員工有些過意不去,但是你仍須堅定地重複你的命令。你需要大聲地激勵對方:“努力試試看,一定可以做得更好!”管理者要以員工幸福的觀點來考慮一切事物,不要隻顧追求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