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這回知道了天上不會掉餡餅的道理,這麼好的小區怎麼可能就200塊錢呢,那除非是毛坯房嘛。出來的時候張三給另一個房子的房東打了個電話告知已經看好了去不了了,實在很抱歉之類的話。走回來的路上,張三低著頭靜靜的思考著這個問題,盡管張三數學很差勁,但是他也明白一千多一個月的房租估計頂自己不吃不喝2、3個月的工資了。但是自己真的非常渴望想搬進200元錢的這個小區租房,因為他終於醒悟到自己現在住宿的那個環境到底有多差!
他把手頭的錢盤算了一下,估計了一下如果簡單裝飾一下需要的成本。這個可笑又可氣的小夥子第一次在沒有去建材市場調查的情況下就用自己認為的評估把這套房子的簡單裝修定在了幾百元錢搞定一切。算著算著,張三突然意識到如果把自己裝飾好的房子轉租給別人,那自己豈不是可以用這個賺錢了?想通這一點的張三第三次開始自己評估轉租的價格和中間的差價利潤..這可能是張三這輩子最哭笑不得又最自豪的一件事了。
說幹就幹,到家的張三立馬給房東打了電話說自己要租這套房子,並且用自己不多的社會經驗和語言技巧死纏爛打的讓房東把租期延長到2年。他打著自己心裏的小算盤期望可以偷偷摸摸的放大自己的長期收益,萬般無奈之下的房東隻好同意了張三兩年租期的請求,也同樣與張三約定了裝飾的標準和要求。初出茅廬的張三哪裏懂得房東交代的櫥櫃和地板的道理和標準,他甚至於連基本的社會跟工作經驗都沒有就這麼盲目的答應下來。而等到2年後交房的時候他才明白櫥櫃的價值和地板的價值還有房東的標準是多麼苛刻和需要多高的成本了,當然這都是後話,而張三也為此付出了不小的經濟代價償還給了這個房東。
張三興奮的把這件事和自己的想法告訴學校的對象和小飛的時候,二者幾乎都不勝明白張三是腦抽風了還是中邪了。張三自個兒興奮的跑著建材市場,大肆的打聽著最便宜的某種建材價格的時候而全然忘記了當初和房東約定的建材檔次和質量的協議。在東湊西借和女友的協助下,第一套房子張三花費了兩千多大洋的成本把基礎裝修和家具全部置辦妥當了。現在剩下的就是製定價格發布租房信息了,自信滿滿的張三通過同學對租房的感受和自己房屋的室內裝修環境,把房屋出租價格定在了800至1000的價位。
實際最後的成交價隻有650元每月,愁眉苦臉的結束了第一套房子的裝修和轉租事宜以後。張三把收取的房客2600元租金還了一部分給借錢的同學,最後手頭一算,竟然餘額比自己當初實施想法前的幾百元還多出近一倍。這樣的甜頭讓張三嚐到了賺錢的幸福和滿足,也因為第一次獨立的運作某一件事而感到淡淡的害怕和彷徨。他不知道他做的這些應該怎麼跟別人才能解釋清楚,他也不知道自己做的這些家人親戚是否能理解?甚至於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幹的到底是個什麼事。除了口袋裏賺來的錢在提醒他這不是夢,不要害怕之外,其他的張三一無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