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住處,張三看著自己住的這個惡劣的環境也變得順眼了很多,心裏也不在想著老是掉衣服的事了。他第一次給自己買了點水果和一份10元的夫妻肺片在自己那個小窩裏偷著樂。盡管他很想這樣繼續做下午,但是理智最終還是告訴張三你沒有足夠的本錢,你需要先去找份工作賺夠本錢再回來。畢竟大家都是剛畢業的學生,誰的手頭都沒有積蓄能借給自己使用。
就這樣,張三跟著同學的腳步來到了H市長城寬帶的某個小分部上班報道了。因為同學的關係給自己安排了一個差不多同齡的師父帶著自己,從此張三就一直喊這個人“師父”到今天。寬帶和電腦專業還是有掛鉤的地方,唯一不同的是自己做的好像是銷售,酷熱的夏天站在太陽底下拿著長城寬帶的單頁四處散發,那真的是張三有生以來幹的最辛苦的工作。每天的期盼就是來個客戶吧,給個單子做做吧,每天從早八點到夜裏甚至1、2點的勞動強度讓自己的身體還是心靈都幾乎處於奔潰的邊沿。張三還得時刻提放著小區的居民和保安不會逮到自己貼單頁,刷漿糊,但是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為此也進過一次派出所。當時還是師父在派出所陪在張三身邊。
跟在師父的後麵會讓張三無論在發廣告還是刷單頁都有種安心的感覺,可能是因為有老江湖帶著自己吧,經驗豐富。第一個月張三領到了五百多元的工資,跟同學說好的一千五底薪差距也太了。而張三之所以能如此辛苦的堅持一個月大半原因也就是因為這一千五的工資而去。拿到工資的那一刻,張三感覺自己的心都是涼的,他甚至於不想再這樣繼續下去了,他感覺這樣高強度的辛勤勞作付出與卑微的回報是那麼諷刺和嘲笑!幾乎0休息的狀態讓張三的生活花銷也更大了,他想放棄。
在此之前,張三覺得有必要先給自己的住處換一所稍微環境好點的地方,張三的師父知道了這個事剛好也準備和張三一起換房子。就這樣師徒兩人在城中村換了個“高大上”的130元每月的房子,在當時的張三眼裏,這已經是非常有進步的表現了。師徒二人門對門,每天一起上班一起下班,師父騎著電動車帶著徒弟一起去站點報道。
最關鍵的是,更換的新房子終於可以做飯了,因為張三花了“大代價”買了個電磁爐開始省錢做飯,有時可能是張三的女友做飯等著他們兩個下晚班回來吃飯。就這樣第二個月張三師徒二人跟他們整個服務站的所有人員都在消極怠工狀態,甚至陸續有人開始辭職離開。張三至今仍然認為盡管這份工作的薪酬確實相當差勁而且還冒著進派出所的風險,但是人生中唯一最大的收獲是認識了一個好師父,憑此一點也基本衝淡了對這份工作的抱怨了。
夜,張三躺在床上思緒良久,照現在的狀況發展下去,不要說積累資本賺錢,可能很快就要耗幹自己畢業賺取的第一桶金了。如果再不打破或者重新做個選擇,可能自己舉債過日子的生活也就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