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平凡人家(1 / 2)

皖贛鄂三省的交界處,有塊小平原,地處長江支流,早年發過大水,土地肥沃適宜耕種。這裏的人們過著很普通的農村生活,對於外麵的世界大多隻能從新聞裏獲知。一年中出幾個大學生都是了不得的大事件。

張三出身的家庭條件相對比較適中,自小在舅舅家吃喝拉撒,父親賣豬肉,母親開小賣鋪,在農村來說應該還可以了。當然對於城市的生活標準那是很難做對等換算的。舅舅舅媽在張三的一生中尤其是舅舅的影響力是非常深刻和長遠的。少年的時光總是無憂無慮,一切從16歲那年開始發生轉變。逃學近兩個禮拜未歸,3個少年郎懵懂無知的大英雄夢就此破滅,最終也未能凸顯出自己與其他學生的魅力和區別。

張三的家人為了避免他的朋友圈帶來更加惡劣的影響,同時也為了張三的學習成績能有所上升,費勁九牛二虎之力終於將他轉學成功。話說回來,張三的學習成績一直差強人意,小學考初中,全校倒數,初中考高中,家裏又花費“不菲”的積蓄買上省重點,這也許就是那個年代所謂的學渣代表吧。張三也曾為了父母眼中的期望和失落努力過,爭取過,但是張三真的總是事與願違。

張三從未感覺自己是個學渣,認真考試也尚且也得過不錯的名次,可是很快又退回原位上。那時他隻是自我責怪這個教育和環境不適合自己的擅長和發揮。其實真正的內心,在現在的張三來看,因為他不能為了名次而放棄自我,變成另一個自己不喜歡不適應的木頭人,他覺得人活的要有追求,更要有自己的判斷跟選擇能力才是完整。

17歲,心動的初戀就這麼到來了,同班同桌。17歲前一切都是這麼的平凡和不起眼,直到遇見初戀W為止。很多行為中微妙的情緒和反應都在初戀的感情的裏映照,除了愛情不參雜任何其他欲望的單純和美好,這是每個人成長蛻變過程中最純粹的一些東西。

如果一個人的生命中可以截取一段最美好的時間軸,張三的選擇或許就是17歲吧。盡管故事的經過很樸實也很平淡,因為每個人的故事基本差不多,很多年過去,這段記憶張三始終珍藏在自己內心深處,偶爾獨自品味。

18歲,高考結果公布,張三不出所料的落榜了。早已預見的結局,但是對張三來講,好消息是他終於擺脫了他認為的傳統教育環境對他的壓榨和剝削,從此張三可以真正自由自在的向往電視機裏的城市生活了。張三做了人生中第一次真正意義上和家人“協商”的決定:出去打工闖天下!要向電視裏演的一樣,功成名就衣錦還鄉回來娶老婆生孩子,讓一家人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

一個18歲的少年,尚且不知道生活的磨難和艱辛,僅僅憑借著自以為是的自我認知,因為對自己不喜歡的教育體製的擺脫而幻想出來的富貴榮華。張三的家人當然極力的反對和憤怒,但是耐不住張三人生中第一次如此堅決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張三的家人妥協了。張三盡管說服了家人自己的“主張”,他的心裏依然還有抹不去的彷徨和無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