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縣衙大堂中,孫翊等人看著滿寵的慘狀,莫不暗暗偷笑。因為如今的滿寵實在可憐,畢竟已經口幹舌燥的說了老半天了,結果茶水還是沒送來。
孫翊一本正經的道,“伯寧先生,如您所言,那袁術該是我們共同的敵人。然如今袁術尚未稱帝謀反,與我廬江也算和睦相處。況且,吾兄南下江東,也多虧後將軍借兵幫助,方能統領揚州。前些日,為救濟廬江難民,後將軍還使人送糧十萬斛至此,乃我廬江恩人也。卻不知伯寧先生奉曹公之命,使廬江與後將軍反目,到底是何居心?”說到最後,孫翊的口氣已經非常不滿了。
滿寵本想灑然一笑,但嘴唇太幹,讓他隻能無奈的收回笑容道,“小侯爺,袁術此人如何,閣下自然清楚。所謂送糧安民,無非是想借助廬江之力,東向徐州。到時袁術坐大,恐廬江也不能保。所以,曹司空派我前來,就是要與吳侯及三公子商討,看如何防止袁術野心膨脹,從而使得局麵一發不可收拾。否則,隻怕我們兩家都不好過啊。”
孫翊冷笑道,“哈哈?兩家都不好過?照先生的意思,如今隻有我廬江一家不好過,這個局麵就容易收拾了不成?”見滿寵正要反駁,孫翊擺手製止道,“文達公乃朝廷欽命的汝南太守,並無任何失德失禮、違法亂綱之舉,可現在卻要和治內百姓離開家鄉,流離失所。請問先生,這些局麵又是誰弄的不可收拾的?”
李通聽完這些話,非常適時的麵露怒容,眼露凶光的看向滿寵。
而可憐的伯寧先生隻好尷尬的避開了李通的目光,朝孫翊拱手道,“三公子此言差矣。想當時,司空大人隻是欲借道汝南,征伐袁術。卻未料想竟然引的諸多猜忌,使得汝南百姓逃難至此,此絕非司空大人本意也。況且,李太守當時通報與我等,隻說領兵回返,並未說還要攜民而去啊?”
不得不說,滿寵還是很有辯才的,能從細小之處找到漏洞。隻可惜,他遇到的可是穿越而來的孫翊,作為後世政法大學的畢業生,辯才可是必須要學習的技能。
隻見孫翊並不說話,而是起身來到滿寵身前,伸手一請。滿寵不知所謂,唯有起身相隨,來到堂外。
孫翊清了清嗓子,對著外麵熙熙攘攘的人群道,“汝南的鄉親們,”待得人群慢慢安靜下來,孫翊大聲道,“三郎在這裏想問一句,你們是不是被李太守強迫而來的?”
人群一陣騷動,不久後,一個老婦顫悠悠的走了出來,朝孫翊福了一福道,“卻不知三公子此言何意?”
孫翊邊扶起老太太,邊道,“現有司空曹操大人的使者滿寵先生在此,說李太守是`脅`民而來。吾身在廬江,許多事並不清楚,還望老人家解惑。”
那老婦人聽罷,眼中冷芒一閃,看向滿寵,直把他看的有些心虛。老人這才道,“老身在汝南待了一輩子,也經曆了不少事情。幾十年下來,唯有李太守上任後方才過上了好日子。可這才兩年時間,又不得不離開家鄉,長途跋涉。老身年事已高,死不足惜。可若是汙蔑李太守裹脅我等而來,老身寧死也不甘心。旁人如何,老身不知。但老身是自願跟隨李大人前來廬江的。而且,以後隻要李太守去哪裏,老身就跟去哪裏,若是走不動了,就是爬,也要爬去!”說到最後,老太太的情緒相當的激動,手中的拐杖不住的戳著地。
待老婦人說完,人群立刻鼓噪呐喊起來。
“我們是自願來的!”
“李大人是好官,沒有強迫我們!”
“要說強迫,也是曹操逼迫我們離家的!”
。。。。。。
李通聽到百姓的話語,堂堂七尺男兒流下了激動的淚水,他單膝跪地,朝著百姓環施一禮,顫聲道,“在下不能保全汝南一方水土,深覺愧對眾位鄉親,還請受我一拜!”言罷,抱拳低頭,一躬到地。
人群看到李通的動作,皆激憤不已。有些人不自覺的跪倒在地,朝李通回禮。更有甚者,直接大吼道,“三公子!請命令李大人帶我們打回去!我們就是死,也要死在汝南的土地上!”
那老婦人,此時顫巍巍的過來,扶住了李通,泣聲道,“大人快起來,快起來。您這樣,不是折殺我們這些賤民嗎?”
孫翊此時忽然道,“老人家。今後切莫再提賤民二字!”言罷,又對著人群道,“鄉親們也是,誰也不要再稱呼自己賤民!沒有你們,我們何來吃穿用度;沒有你們,天下何談豐衣足食?以我看來,民為水,社稷為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所以,從今往後,吾當報於兄長得知,凡揚州治下百姓,皆不可再稱自己為賤民。若是有人膽敢如此稱呼百姓,都可直接報於我知,不管他是誰,吾必割其喉舌,讓他永遠都說不出話來!”
此言一出,眾皆凜然。許多百姓不由自主的山呼萬歲。
孫翊並未理會,而是扶起那老婦,溫言道,“老人家今年高壽?”
老婦人抹了抹眼角的淚花道,“老身年已六十。”
孫翊聽罷,攙扶著老婦,大聲對人群道,“自今日起,凡廬江治下百姓,六十歲以上者,皆可見官不拜,入衙不躬!另,凡家中有六十歲以上老人者,每戶每月可從官府領一金或等價之物。第三,廬江治下各縣統設養老之所,名為養老院。凡無力贍養家中六十歲以上老人者,皆可送入養老院,由官府照看。最後,”說到這,孫翊頓了一下,望著已經如聽天書般不可置信的百姓,大聲道,“六安縣從此改名為`望鄉縣`,直到汝南百姓全部返家後,再行改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