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回 傷未愈諸事操勞(2 / 3)

蔣幹很超然的拱手道,“屬下不才,願往荊州一行,卻不知三公子條件。”

孫翊神秘的道,“其一,蒯良換十萬斛糧食;其二,兩萬降卒換二十萬斛糧食;其三,蔡和嗎,嘿嘿,換三家人。”

“哪三家人?”蔣幹也有些茫然。

孫翊賊兮兮的道,“第一家乃是文聘將軍家小;第二家乃是黃忠家小;至於第三家,嗬嗬,乃是荊州名士黃承彥一家老小。”

“啊?”所有人都被孫翊的話雷住了。

若說文聘、黃忠家小,大家倒還能接受,可這黃承彥一家老小和這有什麼關係呢?

諸葛玄此時道,“三郎啊,那黃承彥與我也算有些交情,其人大才遠勝於我。可是,他早已避世多年,而且還是劉表連襟,怎麼可能來廬江呢?”

孫翊看了看諸葛玄道,“哦,也對。那子翼可對劉表這麼說,廬江與荊州本為世仇,但吾此番想化解一下。聽聞承彥公有一女,乃其掌上明珠。吾便做主,讓令侄孔明與其結百年之好。如此,則廬江與荊州便成親家,不再刀兵相對了,如何?”

“噗通~”

隻見廳中一人從椅子上直接出溜到了地上,大家看去卻是諸葛亮。

“三公子,此事萬萬不可啊。”諸葛亮掙紮著站起身,朝著孫翊拱手道。

“為何不可?”孫翊奇怪的道,“昔高祖尚以和親之計穩住匈奴,求得發展。此時荊州有求於我,自然要付出代價。孔明兄年已十八,仍未娶妻,何不知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道理?”

“可是,可是~”諸葛亮此時臉漲的通紅,早已失去了往日那灑脫俊朗之色,支支吾吾的說不出個所以然。

孫翊忍著傷痛,嘿嘿笑著道,“孔明兄啊,吾當年為兄長及周大哥求親,已被奉為佳話。今日再為孔明兄求取佳人,更是喜上加喜之事。到時你們三位曠世英傑一起娶親,必可天下聞名。難道孔明兄不願與吾兄及周大哥同樂乎?”

“不,沒有,但是,唉~”諸葛亮根本無言以對,隻好向自己的叔叔諸葛玄投去了求助的目光。

然而,諸葛玄卻捋著胡子嗬嗬笑著道,“三郎所言有理啊,有理。想我諸葛一脈人丁單薄,特別是到了他們這一代更是未有成婚之人。吾當年曾見過那承彥公之女,是個好姑娘。既如此,我便替孔明做主,倘若子翼真能說的此事,那就這麼定了。”

諸葛亮相當鬱悶,自己無形中成為了一樁交易的犧牲品。但是,叔叔都已經表態同意,他也隻能用異常怨恨的眼光去攻擊孫翊這個罪魁禍首了。

孫翊則是毫不避諱的用戲謔的眼光瞅著諸葛亮,心道,“你就偷著樂吧,那本來就是你的媳婦,我是怕別人搶了去,才給你弄過來的。倒是你還得好好感謝我呢。”

蔣幹看到這種情況,愁眉苦臉的道,“三公子,前兩樣吾自問可以輕鬆辦到,至於這第三件,文將軍和黃忠家小也沒什麼難的,可讓黃承彥嫁女之事,吾怕是沒多少信心。”

孫翊不容置疑的道,“子翼,你告訴劉表,糧食我可以減半,甚至不要都行。但是文將軍和黃忠家小必須送來廬江,黃承彥也必須嫁女!否則,他隻能收到蒯、蔡二人的腦袋!”

諸葛亮本來聽見蔣幹的話,心中還有些希望此事不成。但看到孫翊的表態,他立馬就被兜頭潑了一盆冷水。諸葛亮就奇怪了,為啥三公子非得給自己找媳婦,而且是這麼斬釘截鐵,沒有任何的回旋餘地。

蔣幹琢磨了一下,道,“如此,某此去也隻有七分把握,若事不成,還望三公子勿怪。”

孫翊此時輕鬆道,“子翼既然如此說,那我隻能換人前往了。吾當親自前去荊州,為孔明兄提親!”

“撲通,撲通!”廳中倆人同時跪下了,一個是蔣幹,一個是諸葛亮。

諸葛亮先道,“三公子且勿如此啊,想公身子未愈,怎可長途跋涉;況且那荊州對公子之恨甚深,怕是公子一去就不能回返了。”

蔣幹更是急道,“三公子勿急,某必定把此事辦好便是。”

廳中其他人看著諸葛亮和蔣幹,莫不竊笑不已。為啥?因為賈詡、董昭、諸葛玄、魯肅、陸遜等早就看出孫翊是在行激將之法。而陳到、徐晃、陳武等統兵大將,則是腦子有點慢,還沒反應過來。等回過神來後,卻發現幾個狐狸正偷著笑,便也跟著傻笑起來。

照理說,孫翊如此拙劣的演技,換做平時的諸葛亮絕對看的出來。但此番卻是他自己攤上大事了,所以思維方麵就混亂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