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回 三郎醒驚現美人(1 / 3)

“報~~”

一名傳令兵小跑著進入帥帳之中,大聲道,“啟稟主公,廬江城內六大族,於五日前突然發動叛亂,現已被鎮壓,為首之人皆以成擒。不過~~”

“不過什麼~?”帥帳中坐著的小霸王孫策厲聲問道。

小兵低著頭道,“不過,在剿滅那些叛亂分子之時,許多頑抗者挾持廬江平民,導致城中有近千人傷亡,我軍也損失近千人。”

“啪~!”孫策怒拍桌案而起,怒道,“匹夫焉敢如此!”邊說邊走下主位,在帳中來回踱步。

忽然,孫策停下,急聲問道,“三公子現在如何了?”

那小兵回道,“稟主公,華神醫趕回廬江後,當夜便為三公子醫治療傷,業已無大礙。此乃賈詡先生和董昭先生聯名寫來的書信,上麵有此次事件的詳細說明。”邊說邊從懷中取出一個錦囊,雙手遞於孫策。

孫策接過後,揮手讓小兵退下,這才拿出絹帛細細觀看。看完後,孫策並未表態,而是把信交給了周瑜,自己則回到了主位上。

周瑜看過後,將信放在了帥案之上,沉聲道,“兄長,若真如賈、董二公推測,那麼兄長應即刻率兵回廬江坐鎮,絕不能給曹操可乘之機。”

孫策慢慢點了點頭道,“公瑾,放棄汝南之事,你如何看?”

周瑜想了想道,“小弟讚同文和先生與孔明的謀劃,若計成,則我軍便可在江北留下戰略跳板,進可直取中原,退可過江自保。而且,收縮防線後,我軍當可集中力量西征江夏、奪取荊州,報仇雪恨!”

孫策聽到最後,兩眼放光。進取中原,他暫時沒這個想法。但西征江夏,報仇雪恨,卻是他一直念念不忘的。

“好!”孫策起身道,“傳令下去,命賈詡先生依計而行,廬江上下在我未到達或者三郎未醒之時全部聽命於賈、董二公與魯子敬,凡事可在三人商量後執行,勿須回報於我。另外,派人將二弟~~二弟的頭顱送回吳郡厚葬,待我回返後親自率人祭奠。大軍三日後拔營,盡速趕往廬江。”

“諾!”帳中諸人皆拱手應諾,自去忙活不提。

周瑜則在其餘人走後,緩步來到孫策身邊,低聲道,“兄長,此番宣城之戰,我軍多造殺戮。小弟勸兄長回廬江後,不要再~~~”

“公瑾!”孫策打斷了周瑜的話,狠狠地道,“我也不想如此,可這些人吃裏扒外,趁火打劫,實在令我氣憤難平。若不以鐵血手段對待,吾怕不能震懾宵小。不過公瑾放心,這次回去,隻誅首惡,不問脅從。但那些傷害平民的混蛋,吾絕不姑息,定斬不饒!”

周瑜看了看已經下決心的孫策,知道這個義兄肯定不會改變主意了。他隻能寄希望於回去的時候,孫翊能夠蘇醒。“唉~三郎,你可一定要在我們回返之前醒來啊~”

話分兩頭,再看廬江這邊。

不知是不是孫翊聽到了周瑜的祈禱,幾乎是在同時,江東孫三郎,醒了。

從昏迷之後,孫翊整整五天沒有蘇醒。要不是因為張機還能把湯藥喂入孫翊口中,隻怕所有人都會覺得孫翊死了。

當孫三郎蘇醒的消息在廬江城內傳開的時候,全城都沸騰了。不一會,廬江太守府外就聚集了近萬的百姓,把個太守府圍得水泄不通。直嚇得五百猛虎衛都緊張的握住手中的武器,生怕出現一點差池。

廬江人現在對於孫翊有種莫名的崇拜。此番大族叛亂,許多家庭受到了傷害。而這些百姓,卻都顯得相對鎮定。因為他們相信,如果是孫翊沒有昏迷,那麼肯定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而且,後來的撫恤,都是以孫翊的名義給大家派發的。更有所謂“內線”消息傳出,說是孫三郎在昏迷之中仍然牽掛城中百姓,當他聽聞百姓遭難後,伸出了五個手指,意思是告訴手下人,凡是受傷害的人家,都能得到五十金的撫恤。這可是近千人啊,每戶五十金,就是五萬金。此時的人命根本不值錢,可孫翊卻如此作為,怎不讓這些百姓感恩戴德?

況且,諸葛亮還以太守府的名義,把從那些叛亂世家手中接管的產業、房屋中的一部分,無償提供給了受傷較重的百姓家庭,更是讓他們感激流涕。另外,諸葛亮和賈、董二公商量後,給那些沒有受到損失的百姓家庭,每戶一石米,名為壓驚費,如此行事可謂亙古未有的。廬江太守本就是孫翊,廬江太守府的命令自然就是孫翊的命令。幾乎所有的百姓都自發的在家中供奉起了孫翊的長生牌位,每天上香祈禱,請求神靈早日讓孫翊蘇醒康複。

實際上,此番平亂,廬江太守府共查抄世家大族的產業、財物等,價值早已超過兩百萬金之數。如今隻是拿出其中的很小一部分,給這些百姓分出的可謂九牛一毛。然而,就是這點小錢,卻讓城內的百姓空前的團結在了一起,積極協助官兵抓捕漏網之魚,檢舉士家大族的不法罪行。從這裏就能看出,諸葛亮的執政手段有多高超了。

當孫翊蘇醒後,聽聞了這些安排,他強忍著傷處的劇痛,擠出一絲微笑道,“孔明兄大才,吾不及也。”

諸葛亮忙道,“在下不敢貪功,此皆恩師與董公謀劃,廬江大小官員共同努力的結果。況且,三公子本就受軍民愛戴,在下隻是借題發揮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