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魏騰恍然大悟,道,“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虞翻連忙壓住魏騰的肩膀,低聲道,“周林兄一定記得,此事不可明言,畢竟丁夫人如今正在廬江。”
“我明白,明白!”魏騰忙不迭的道。
“好了。”賈詡此時發言道,“周林可把那些世家的罪證都準備好了嗎?”
魏騰起身肅然拱手道,“回賈公的話,屬下已經全部安排妥當,隻等將那些人一網成擒後,便可審理。”
“好!”賈詡很滿意魏騰的角色轉換,公私分明。他慢慢站起身,冷哼一聲道,“咱們去問候一下這些大族吧,忙活了一晚,也都累了,別再耽擱太久!”
“諾!”魏騰、虞翻皆起身拱手應諾,而董昭則是起身先活動了一下,這才道,“吾先去看看三郎那邊的情況,想必華神醫也快完成了。”
剛說到這裏,門外有小廝通報,言諸葛亮已經來了。
四人皆是一喜,董昭命人速速將諸葛亮請來。
待得諸葛亮來到後,先對其餘三人拱手作揖,然後對賈詡執弟子禮道,“啟稟恩師及諸公,華神醫妙手回春,三公子已無大礙了。”
四人聽完,莫不都長舒一口氣。
賈詡此時陰陰的道,“既然如此,咱們就更得去和這些士族說道說道了,也讓他們,高興~,高興~!”
眾人從賈詡的語氣中,都聽到了冰冷刺骨的寒意,莫不都對那些士族反叛之人心有戚戚焉。
諸葛亮接著道,“恩師,學生還有一事要通報各位。”
賈詡收回了剛才的氣勢,點了點頭,示意諸葛亮繼續說。
諸葛亮從懷中取出一方絹帛,遞給了賈詡道,“吾在來此的路上,遇到魯子敬派人送來的汝南加急快報,言曹操忽然派手下大將於禁、李典二人,率領一萬精兵逼近汝南。並且先使人告知李通太守,要借道汝南至廬江處,準備在袁術自立後出兵討伐,以為前鋒。文達公不敢輕易做主,故而派人回來報信,詢問對策。”
“哦?”賈詡聞言皺起了眉頭。其餘眾人也都一臉憤憤之色。
虞翻先對諸葛亮道,“我等剛剛才分析了廬江大族在黃祖慘敗後依然敢發動叛亂的原因,矛頭直指曹操。現如今,曹操竟然這麼快就圖窮匕見了。明明是行“假途滅虢”之計,卻說得大義凜然。哼!曹司空和其手下人的謀劃倒是真真的不錯啊。”
魏騰點了點頭道,“曹操此番行事,可謂有理有節。動輒以朝廷名義,私下卻行不軌之事。若我們同意其借道,則其一萬精銳便可進入廬江腹地,對我虎視眈眈;若我們不同意,則他們便可指責廬江不遵聖旨,意同反叛,就給了他們開戰的借口。現如今,三公子身子不爽,無法理事;主公又平叛未回,這可如何是好啊?”
賈詡看了看董昭,又瞅了瞅諸葛亮,沉聲道,“孔明有何看法,不妨說來聽聽。”
諸葛亮認真的想了想,道,“眼下士族之亂方平,隱匿之人是否全部抓獲,尚未可知。若此時曹操兵馬進入廬江,必定給這些人以希望,到時恐怕他們死灰複燃,繼續禍亂廬江。若拒絕曹軍所請,則我軍又陷不尊大義之錯。此番確實乃兩難之選。學生以為~~”
諸葛亮說到這裏,並未馬上說出,而是瞧瞧的看了賈詡一眼。
賈詡嗬嗬一笑道,“孔明但講無妨,有老夫和董公在此為你做主。”
魏騰、虞翻一聽,便知諸葛亮後麵的話不太好說,相互對視一眼。魏騰道,“孔明直說便是,吾與仲翔兄也非小人也。”
諸葛亮聞言,起身拱手道,“事關重大,小子也隻就事論事爾。諸公,吾以為可同意曹軍所請。”
“啊?”廳中其餘四人,除了賈詡眼光一亮外,皆大驚失色。
賈詡微笑著道,“孔明詳細說說。”
“諾!”諸葛亮對賈詡一禮後,道,“學生的意思是,讓出汝南之地,將人口兵馬全部退入廬江。汝南本就與壽春郡相接,到時讓他們直接從那裏出兵征伐袁術便可。這樣我們既沒有違抗聖命,不給其任何借口;又使其不能染指廬江,而我軍則可趁勢收縮防線,將重點轉至廬江一線。既能震懾江夏黃祖,令其不敢妄動;又可讓我軍的江北防線更加穩固。到袁術明目張膽自立之時,他必定揮軍主要抵擋曹操進攻,並防備徐州呂布、劉備。而作為名義上的盟友,我軍到時便可突襲其老巢,奪回本就應該屬於揚州的壽春。不管是誰都不能對咱們收複失地多加言語。況且,用剛剛開始發展的汝南,換取袁術經營多年的壽春,怎麼算咱們都賺了!而且,袁術敗亡後,我軍範圍便和徐州交界,此州富裕不在荊、益之下。到那時,我們便可靜觀各家成敗,以求發展。”頓了一下,諸葛亮又道,“此乃學生淺顯之見,還請諸公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