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思嘉的故事(1 / 3)

祁思嘉剛出生的時候,父母對她寄予了很高的期待。這一點從她的名字就能看出來。

祁思嘉。母親迷戀《飄》裏的主人公斯佳麗多年,希望女兒能成為像斯佳麗一樣勇敢、樂觀、永不言棄,同時還有如此迷人的美貌,便給自己的女兒起了“思嘉”這個名字。

萬萬沒想到,從小就穿著公主裙,紮一頭俏麗小辮子的祁思嘉,會在幼兒園時期,拿起板凳就往老師頭上砸去。

老師帶著頭上的大包找上門的時候,祁思嘉的父母死活不敢相信,這種粗暴之事是自己的寶貝女兒幹出來的。母親抱著最後一絲期望問思嘉,道:“乖囡囡,告訴媽媽,老師不是你打的對嗎?”

誰知祁思嘉絲毫不領情,頭上頂著七彩的發夾,傲然地瞥了媽媽一眼,道:“是我打的。”

母親瞬間崩潰了,想打她的手幾次都沒打下去,哭喊道:“寶貝,你怎麼打人呢?”

祁思嘉依舊那一副傲然的表情,昂著頭道:“看她不爽,就打了,要什麼理由!”

“啪!”

這一巴掌終於落了下來,狠狠打在祁思嘉的臉上。不過不是母親打的,是父親。

望著父親怒目圓睜的表情,祁思嘉淡定地站起身,在所有人注視的目光下,頭也不回地從家裏離開了。

那是祁思嘉第一次離家出走。六歲的她顯然不會在外麵漂泊許久,不到一小時就被家人逮住關在家裏了。父親怒不可遏,揚言要打斷她的腿,母親哭得淚流滿麵,不停地勸祁思嘉跟父親道個歉,這事就算過去了。

祁思嘉對此冷冷回應道:“憑什麼?我又沒做錯。”

父親聽了這話,又衝過來想要打她,最終被母親死死攔下了。

後來祁思嘉的父母才知道,那名老師平日裏在幼兒園,會在午休期間對幾名男孩存在非禮行為。小孩子什麼都不懂,不舒服了隻知道哭,隨之而來的就是一巴掌。那日祁思嘉撞見這一幕,順手就將身邊的板凳砸了過去。

那天好像是祁思嘉人生的一個轉折點。母親逐漸放棄了對祁思嘉公主裝的打扮,可能是祁思嘉總是一臉不喜歡,慢慢也掃了她的興。

而父親也不主動跟祁思嘉說話,即使他知道自己女兒做的是一件正確的事情。祁思嘉也不跟他說話,兩人就這麼冷戰著,一直到她長大。

多年之後,祁思嘉才知道,那是大人在等小孩的一個道歉,或者說一次示弱,來鞏固他父親的權威和地位。

大人是不可以犯錯的。祁思嘉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隻覺得好笑。

大人當然會犯錯。在公眾場合吸煙的時候,隨地吐痰的時候,穿過斑馬線闖紅燈的時候。那些殺人的大人,搶錢的大人,不都是大人麼?

大人都會犯錯,所以就算小孩犯錯了,也沒什麼。更何況,一個小孩子沒犯錯,在大人眼裏,也是犯錯的。

既然如此,小孩還有不犯錯的道理嗎?

想通這一點後,祁思嘉更如脫韁的野馬一般,在學校大行其道。搞小團體?不存在的,她一個人就夠了。來五個打五個,來十個打十個,實在打不過就逮著領頭的那個人打。

久而久之,學校也知道了有這麼一個女瘋子,警告處分都不怕,退學更是無所謂,因此校長很是頭疼。

在第三次收到學校的退學通知時,父親在飯桌上難得跟她主動開了一次口。

“按道理,九月份你就要念初三了。但沒有學校要你,高中更是不可能了。以後我也不管你了,剩下的路,你好自為之吧。”

這話頗有些斷絕父女關係的味道,祁思嘉沒多問,甚至沒多想,隻淡淡“嗯”了一聲,就回到自己房間,繼續打遊戲了。

原本祁思嘉以為,這輩子就這麼渾渾噩噩過去了。不過她也不在乎,她這輩子沒什麼追求,開心就行。直到有一天,她遇到一個男生。

一個與她的人生軌跡,完全不一樣的男生。

那是很平常的一天,祁思嘉捏著幾個幣準備去遊戲廳玩。誰知沒走幾步,她聽見有人大喊:“抓小偷啊!抓小偷!”

祁思嘉順著聲源看去,一個大肚子的孕婦拖著腰大聲喊著,順著她手指的方向,一名男子迅速往前跑去,手上抓著一個紫紅色的單肩包,一看就價格不菲。

女人懷著孕,肯定沒辦法追趕。祁思嘉下意識準備追過去,下一秒又止住了步伐。

何必呢,又不關她的事。

幼兒園時期她就知道,多管閑事是不會有好下場的。

她聳了聳肩,準備事不關己地轉身離去。然而有一道身影卻迅速從她麵前閃過,朝小偷逃走的方向奔去。

祁思嘉當場愣在原地。等她反應過來的時候,小偷已經被那人一把抓住。

“呼,抓到你了。”男孩燦爛一笑,伸手就把女士包給搶了過來。

“給。”男孩一路小跑到孕婦前,把包還給了她。孕婦挺著肚子連連表示感謝,還問男孩在哪裏讀書,要給他學校寄表揚信。男孩隻是微微一笑道:“不用啦。”然後很快消失在人群之中。

這件事讓祁思嘉印象很深刻,甚至在打遊戲機的時候還在想這件事。倒不是見義勇為的男孩驚豔到了他,實際上她連他長相都沒太看清。真正讓她印象深刻的,是孕婦感激的話語,和周圍人讚賞的目光。

為什麼同樣是打抱不平,他就能獲得稱讚,我卻不能呢?

當時的祁思嘉自然沒想到是方式的問題。別人見義勇為,是把東西拿回來,物歸原主。而她見義勇為,不把小偷揍個鮮血直流,她是不會收手的。搞不好這種暴力場麵還會把孕婦給嚇暈過去,

那寄到學校的可就不是表揚信了。

是舉報信。

這件事並未在祁思嘉心中停留太久,她很快就將那天的事和那個男孩忘到了腦後。

她沒想過還會再遇見她。

那是某日的黃昏時間段,她翻牆從家裏跑出來。她收到消息,自己昔日的同窗好友被高年級勒索了,還揚言第二天還來。於是她背了一個大大的書包,裏麵裝了各種金屬棍、刀、榔頭等等用來打架的工具。

敢動她的朋友,也不問問她祁思嘉同不同意。

剛過14歲的祁思嘉並不知道,如果她真的在那天殺了人,她的下半生隻能在監獄裏度過。她隻知道,當時的熱血和義氣已將她衝昏大腦,她非要好好教訓一下那些高年級的人。

她沒想到,在那條小巷裏,她又遇見了他。

當時那群高年級的混混已經把朋友給圍住,朋友抱著書包大哭。祁思嘉往那一站,大喊了一聲“住手!”,剛準備把書包裏的東西掏出來,她就看見了小巷另一邊,出現了一個熟悉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