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品標準合約中對於交割時間、交割地點、商品的質量等都有嚴格的規定,而且每發行一種新型的商品合約,都要報送證監會進行審批。這裏唯一的變化量就是合約的價格。一般的合約都是三個月為交割期限,投資者往往都不會持有到期,而是會選擇合適的價格進行了結,獲利出局。
對於這些內容我們不必要太過在意,也沒必要非得去較真這個商品的質量如何啊,去哪裏領取實物啊,這些基本與我們無關。真正關心這些的是那些機構投資者。我們隻需按照規則玩好這個遊戲,至於其他不要浪費精力。
四、漲跌停
與股票一樣,期貨也有漲跌停限製。之所以限製漲跌範圍是為了防範風險,避免出現較大的波動導致大麵積爆倉,讓投資者能夠有一個喘息的機會,進行了結或者補充保證金;同時也是為了抑製過度的投機行為,維護市場的良性運作。
目前我國的期貨漲跌停機製比股市更靈活,不像股市那樣一停了之,而是采用分段控製的方法。期貨的漲跌範圍一般都控製在7%左右。但是由於交易品種各有特點,所以我國的期貨漲跌停限製並沒有做統一處理,而是各自為戰。
例如,我國對於糧油類原料實行的是固定限製額,一般都是5%;而對於燃料油則是分別處理,第一天漲停5%限製,第二天漲停7%限製,第三天限製在10%,連續三天漲停會被強製停止交易一天。而去年剛剛發行的股指期貨則是增加了一個所謂熔斷機製,也就是第一次觸及漲停6%持續1分鍾之後,在隨後的10分鍾內會限製掛單的價格隻能在6%之內,10分鍾之後,漲跌停板放大至10%。所以說期貨的漲跌停限製比股市的限製更為靈活,當然這種狀況一般情況下極少出現。
五、套期保值
在期貨市場上,機構投資者要比個人投資多得多,他們進行期貨交易一個主要的目的就是進行套期保值。這種手段就類似於在看多的同時,進行一個反向交易。
比如一家機構客戶在現貨市場買進了一定量的銅,本身持有現貨就是一個看漲的過程,但是最近銅價波動很大,為了保證自己的資產不貶值,就會在期貨市場進行一個反向交易。這樣不管未來銅價格如何波動,該機構客戶的資產都被鎖定在了一個固定的值。這樣操作的目的就是為了保值。
有些朋友會問,這不是閑得沒事幹麼,不買不就得了。這裏我們需要再給大家普及一個經濟思想——什麼是保值。作為投資者,並不是所有人都是為了去獲利,很多時候他們是不得不參與這種市場行為的。
例如,一家金屬加工廠,他們的工業原材料就是銅,為了維持生產,他們不得不持續不斷地購進原材料,一旦停產那損失會更大,但是在購進這一批銅料的時候,市場價格已經很高了,為了使自己資產保值,不會因為未來價格下跌給自己帶來損失,他們往往會在期貨市場上進行一筆等量的看空交易。這樣即使未來價格下跌,在期貨市場的投資獲利會彌補自己購進高價原材料的損失。這就是套期保值。
期貨的難點主要集中在這幾個方麵,正是由於它較為複雜的交易理念和交易方式,使得其對於投資者的知識要求非常高,所以成為了目前來說最高端、最難的投資方式之一。接下來我們就看看到底有哪些人在迎難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