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 大櫻桃病蟲害及防治(2 / 3)

病毒由嫁接傳染,潛育期1年。

3) 櫻桃粗皮病

症狀特點:最初在病樹大枝和側枝樹皮上出現皰狀斑,其後皰狀斑相互融合並破裂,從粗皮部分滲出膠液。

病毒由嫁接傳染,潛育期2年。

4) 櫻桃小果病

症狀特點:病果暗紅色,有時病果為黑色,嚴重時為淡紅色。病果在生長初期果形正常,但到采收期病果明顯比健果小僅有健果大小1/3或1/2。果形變尖錐形,果肩部分多為三角形。病果香味減少,品質變劣。果園缺鋅時,病勢加重,果實側枝的果實有時生長正常。

櫻桃小果病主要由嫁接傳染,認為有幾種葉蟬可傳播此病毒,但並不高,病毒的傳播途徑需進一步研究。

5) 匈牙利櫻桃銼葉病(較多果農們稱之為“麻葉子”)

症狀特點:最典型症狀是葉背麵過度生長(增生)。症狀表現有兩種類型:(1)沿中脈形成暗綠色較隱蔽的扁平瘤;(2)沿主脈形成雞冠狀肉質突起。前一類型症狀葉片生長大體正常,後一類型的葉片多變形。過度生長的出現,以幼樹最嚴重,多發生在1-2年生或剛開始結果的樹上。枝梢上的嫩葉多在6月出現症狀。葉片變小,淡黃綠色,葉邊緣較多,致使葉片扭曲變形。

病毒由嫁接傳染,潛育期9-10個月。

6) 歐洲櫻桃銼葉病

症狀特點:瘋癲病葉症狀最明顯,,有初期症狀和二次症狀兩種。最典型的初期症狀,是大形淡黃綠色斑塊,病部與綠色的葉麵成鮮明的對比,透射光線觀察,狀如油漬狀。病葉大小正常或稍小,微呈波浪狀並扭曲不平,病葉有半麵彎曲,變小,生長不對稱。二次症狀是葉背麵過度生長。有些葉片變成明顯的鋸齒狀或雞冠花狀。葉片過度生長從葉中部開始,沿中脈向葉邊緣發展。葉片狹小或變形,邊緣成鋸齒狀。病樹抽發的葉片比健樹多,新梢生長緩慢,呈叢生狀。病芽在春天往往不能抽發新枝。病樹的枝條和新梢常枯死。

所有參與本病的病原病毒都能通過嫁接傳染。此外,樹莓環斑病毒、櫻桃卷葉病毒和南芥菜花葉病毒,都屬於線蟲傳多麵體病毒組,均能通過土壤線蟲,如長針線蟲中的和儉線蟲中傳染。李屬矮化病毒為等經易變環斑病毒組成的成員,也能通過花粉和種子傳染。病毒的潛伏期8-10個月。

7) 櫻桃卷葉病

櫻桃卷葉病毒,屬於線蟲傳球體病毒組,有5個主要株係,即普通(櫻桃)株係、大黃株係、榆屬花葉株係、金黃接骨木株係和木環斑株係。

症狀特點:受病毒侵染後,展葉和開花延遲且數量減少。花梗短,長度隻有健花梗的一半,葉片邊緣向上卷縮,病枝搖動易折斷。有些櫻桃品種的葉片,生長早期呈紫紅色。櫻桃的實生苗、砧木苗和品種的葉片,產生綠色環斑。如果病樹與李屬矮病毒複合侵染,則扁平,綠色增生等症狀加重。染病品種的樹皮開裂並流膠,病枝枯死。大多數病樹發病5年後便枯死,若與環斑病毒複合侵染,發病過程加快,病樹1-2年後便枯死。

病毒主要經嫁接傳染,但此病的的普通株係,也可通過樺木屬植物的種子傳染。其它株係和草本寄主,種子的傳毒率大致為0.6%-100%。病毒的潛育期約8個月。

8) 櫻桃線紋斑病

症狀特點:在葉片上產生顯著的鮮黃花或奶油色斑點,帶狀環或櫟葉狀斑駁。症狀類型和嚴重度,因寄主品種不同而有一定差異。夏季高溫時,症狀有隱蔽現象。在小櫻桃上斑駁狀更像櫟葉形,環紋發展的較大。

病毒主要有嫁接傳染,種子不傳染,潛育期時間為8-10個月。

9) 櫻桃線紋斑及鄒葉病

症狀特點:最明顯的症狀是沿葉脈周圍形成褪綠的線紋斑或斑塊。夏季線紋斑變成黃白色並出現壞死,葉皺縮變形。果實上有小的凹陷斑或鮮紅色環斑。病毒主要由嫁接傳染。

10) 櫻桃斑葉病

症狀特點:櫻桃斑葉病典型症狀是,葉片產生不規則的褪綠斑駁,頂端葉片扭曲變形,因品種或病毒株係不同,有時葉片出現皺縮、破碎和穿孔,或葉片變小等。高溫時,有症狀隱蔽現象。嚴重的病樹果實變小,無色,成熟期延遲,但果實不變形。

櫻桃斑葉病除嫁接傳染外,種子不傳染。病毒潛育期短,一般接種32天即表現症狀。在溫室內接種,9-14天即表現症狀。

(二)根部主要病蟲害

1.根部病害

主要有根頸腐爛病和根頭癌腫病。根部病害具有一定的隱蔽性,發病初期往往不易被發現,不扒根查看,有時隻從地上的枝葉看出一些問題,例如,有的樹勢逐步衰弱,花芽和葉芽發育不充分,抗病抗旱澇力低等情況,為盡早發現病狀,應經常注意查看根的各部位,發現病狀及時防治。

根頸腐爛病:根頸粗側根腐爛,多發生在進入初果和盛果期的樹,其症候是樹勢衰弱,生長遲緩,花芽和葉芽外表粗糙,發育不充實,大多在花期時開花晚,並且花期持續時間較長,花量較多,座果率低,單果重小,枝生長量少,發病嚴重的樹造成成棵枯死。發病初期的部位大多在根頸,而後逐漸蔓延到較粗側根的基部。但側根大部分生長較正常。病斑開始多因根頸埋於土壤裏的表皮組織受到破壞,或旱澇不勻等,出現潰爛,逐步蔓延擴大,並使形成層腐爛。根頸腐爛病發病的因素較多,其中與砧木有關,小葉品係的中國櫻桃發病重,大葉品係的中國櫻桃很少發病;與土壤和氣候有關,土壤粘重透氣性差的立地條件,發病重,在高溫、多雨、大風季節,以及有地下害蟲危害等發病較重。

防治方法:

1)藥物治療:對病樹進行扒土檢查,找到根頸腐爛的病斑位置和範圍後(包括邊緣7厘米處)用力將患病樹根(包括根的皮層)縱向平行劃道口,深達木質部,每道口間距3毫米左右,然後塗上配好的藥液,藥的配方是:一斤40%的福美砷和0.5斤平平加4斤水,塗抹程度以藥液欲滴流為止,幹後再抹一次,稍後,用幹土培好,此法治愈率可達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