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心髒病患者在運動過程中及運動後,應該密切關注自己的身體反應,如果出現以下症狀,說明運動量、運動強度過大。運動後次日早晨感覺疲勞;運動中心率加快或減慢;血壓異常;運動能力出現下降。判斷運動強度過大的標誌有:運動中因呼吸急促而不能自由交談;大汗淋漓、麵色蒼白;不能堅持運動;心悸。此外,運動前後要自測脈搏次數,以運動後比運動前增加不超過20次/分鍾為宜。
心髒病患者旅遊時應注意什麼?
一般來說,大部分心髒病患者如果病情穩定的話是可以旅遊的,但是如果有以下幾種情況最好不要旅遊:①最近4周內心肌梗死;②不穩定的心絞痛;③控製不良的心力衰竭;④冠狀動脈搭橋術後6個月內。
除此之外,大部分的患者如果病情穩定,是可以旅遊的。但需要注意以下內容:
(1)盡量不要到西藏、青海等高海拔缺氧地區。
(2)攜帶足夠量的藥物並記得按時服用,硝酸甘油一定要隨身攜帶,但要檢查是否在有效期內。
(3)你的主治醫生提供一份你本人的“病曆摘要”,包括診斷與治療,必要時附上近期的心電圖。
(4)避免勞累,不參加劇烈運動,避免攜帶過重行李,不參加滑雪、賽車等活動,以免增加心髒負荷。
(5)先了解旅遊目的地氣候變化,準備合適衣物,避免到炎熱或寒冷的地方。
(6)盡量不要去比所在地時差太多的地方,並且在出發前3天開始調整時差,若出現焦慮不安、頭痛、全身倦怠等症狀,請調整行程,以免旅途中猝發心髒病。當時差超過6小時以上時,服藥的次數需重新調整,宜選用長效型的藥物較為方便。
(7)設法了解目的地的緊急醫療救援聯絡方式,以備不時之需。
(8)需乘飛機出行的患者,請於出發前做詳細的身體檢查與評估。高空飛行的低氧氣濃度,可能誘發肺水腫或加重心力衰竭病患的負擔。
最後需要提醒的是,適時終止旅行。如果你在旅行中出現下列症狀,應立即終止旅行,及時前往醫院就診:發生暈厥;沒有原因的頭暈或頭痛;上身不適(包括胸部、臂部、頸部或下頜的酸痛、燒灼感、縮窄感或脹痛等);無力;氣短;呼吸困難;骨關節不適(如關節痛或背痛)。
為什麼心髒病患者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情緒與健康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係。無論對什麼年紀的人來說,不良的情緒都是非常不利的。人的情緒一旦緊張、激動,會使交感神經興奮,兒茶酚胺增加,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心肌耗氧量亦明顯增加,加重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更嚴重的是,這些變化有時會導致致死性的心律失常,引起心髒驟停。
大喜大怒都是不當的情感宣泄。中醫學認為,暴喜傷心,心氣渙散,會出現一係列心氣不足的症狀,如心悸、乏力、胸悶氣短、脈結代等,嚴重者則會出現冷汗不止,四肢不溫,脈微欲絕及心悸、胸悶、胸痛等心陽欲脫症狀。此種變化類似於冠心病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中醫認為怒則氣逆,氣的運行受阻。氣為血之帥,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氣滯血瘀的結局是不通,不通則痛。大怒導致的一係列反應,類似於冠心病心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等。由此可見,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對我們每個人都是十分重要。
古人所提倡“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這可說是保養心髒的座右銘。要經常與人交往,通過交談來往,了解社會,了解環境,體會到自己是社會中的一員。老年患者還可根據自己的愛好,種花、養魚、下棋、習書畫,以此陶冶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