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液體推進劑概論(四)(1 / 1)

(二)肼類推進劑的安全防護

1.液體推進劑跑、冒、滴、漏的主要原因

設備損壞:設備的各種控製閥、法蘭、開關、密封件的質量老化和失效及損壞。

管道或容器的破裂:由於意外事故、材料的被腐蝕、密封件的被溶脹,以及由於管道堵塞造成壓力的增高等可使管道或容器破裂。

反應失調:在推進劑的生產、加工和廢液處理過程中可能會發生反應失調。

操作失誤:未按操作程序規範操作而致操作失誤或誤操作。

指示儀表失靈:壓力儀表和液位儀表的失靈可造成管道破裂和液體推進劑溢出。

腐蝕、溶脹作用的結果。

違反規定傾倒液體推進劑或廢液。

2.著火與爆炸的危險性及其安全防護液體推進劑的著火與爆炸危險性可從其化學品的化學組成、結構形式、存在狀態、沸點高低、腐蝕性強弱,對各種因素的敏感性沉澱、燃燒爆炸極限、化學穩定性和特殊的使用條件來考慮。這樣,液體推進劑著火與爆炸的安全防護,也就必須首先從它們的危險性給予考慮了。

閃點和燃點:液體燃料的蒸汽和空氣的混合物與明火或電火花接觸時,能開始閃火(即氣相瞬時燃燒)的液體最低溫度稱為閃點。

除去明火後仍能繼續燃燒5秒以上(即液相燃燒)的液體最低溫度稱為燃點。

對低閃點的燃料,其燃點比閃點對高閃點燃料,其燃點比閃點一般高30攝氏度以上。燃料的沸點愈低,其閃點也愈低,火焰的危險性也愈大。從火災危險性分析,閃點比燃點更為重要,因此一般隻列出閃點的數據,它是評價各種燃料防火危險性的主要指標。

(四)防滲漏措施和充氮氣保護

1.防滲漏措施滲漏是貯存容器和輸送液體推進劑管道最易出現的問題,是引發著火和爆炸的直接原因。造成滲漏的直接原因是腐蝕性作用、密封件的破損、法蘭與閥門失靈。防止滲漏的措施有:

應急處理隻是一種暫時性保護手段,防止滲漏進一步加重。主要方法是封堵,采用的封堵材料一定要與所滲漏的推進劑無任何物理、化學作用。

更換所損壞的器材。

檢修貯存容器。

2.充氮氣保護因氮氣在常溫下對大多數物質的化學活性很小,又無色、無臭、無味,價格又便宜。所以常用氮氣代替一些惰性氣體用做保護介質。充氮氣保護使用範圍和作用是:

將推進劑與空氣隔絕,以防止氧氣和水蒸汽的進入而引起推進劑的變質。

用作防止推進劑燃燒著火、爆炸的保護氣體。

擠壓氣體,可防止因摩擦而產生著火。

用作置換氣體,可保護容器免受空氣的腐蝕。

易燃固體物質在粉碎、研磨、篩分、混合時,充氮氣保護防止著火或爆炸。

稀釋氣體時,以防止可燃性氣體著火。

液體推進劑加注時的安全防護

液體推進劑使用前,一崗、二崗要對各種密封件、加注設備(施)、通液管路連接後的氣密性、使用工具、應急封堵、洗消防範措施和個人安全防護裝具進行嚴格的質量檢查,確保萬無一失。

各級崗位人員必須明確職責範圍,嚴守工作崗位,嚴格按照操作規程的指令進行每一步操作。

凡承擔加注任務的崗位人員,必須按照規定穿戴經檢查合格的安全防護裝具進入工作崗位。任何進入作業現場的人員必須嚴格遵守有關規定。

型號發射試驗在加注和使用過程中,應指派專職監測人員對加注(溢出)活門及相關部位進行有毒氣體的安全監測工作。醫療救護和消防人員負責加注現場作業全過程的救護和消防值班。

加注或使用過程中若有液體推進劑發生滲、跑、冒、滴、漏,嚴禁使用未經浸泡過相溶性中和液體的棉絲、化纖織物等進行抹擦;禁止在氧化劑加注作業現場存在有活性碳、木屑;禁止在氧化劑下存在有耐酸泡沫塑料性差和密度稀疏的等可燃物;加注作業現場必須使用防爆型電源插座和揚聲調度分機。

加注和使用現場必須備有充足的消防水源和按比例配置合格的人體表麵洗消液及推進劑中和液。燃燒劑加注現場應按比例配置備有經過充分攪拌的高錳酸鉀水溶液;氧化劑加注現場應按比例配置備有碳酸氫鈉水溶液和個人在應急情況下實施臨時自我救護的小蘇達粉外塗加注液體推進劑完畢的有關設備和管路,要在規定區域內進行清洗處理,為確保崗位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參加人員也應認真做好個人安全防護工作。